• 我的订阅
  • 健康

在洪水中逆行 每一步都走得胆战心惊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8-08 00:1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每天走四万步 寻找失联村庄 运送物资和村民下山

在洪水中逆行 每一步都走得胆战心惊

在洪水中逆行 每一步都走得胆战心惊

下山的路破坏严重,消防员要带被困村民出山只能使用轮椅或者担架摄影/本报记者 崔峻

在洪水中逆行 每一步都走得胆战心惊

背着背包的王升其(中)在王平镇镇政府前被南港村村民拉着道谢

关注抗洪救灾

8月7日,是由北京市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战训处处长姚运春率领的救援队伍在门头沟驻扎的第8天。这些天里,他们转移疏散群众246人,其中有66人是消防员们用担架和轮椅抬下来的。

此外,他们还多次进山为村民送物资,有的队员一天就能走上4万多步。

带上物资连夜挺进失联村

姚运春是7月31日接到支援命令的。当天,西城消防救援支队就组织了人手前往永定消防救援站。8月1日,在所有人为如何进入失联村庄一筹莫展时,韭园村的两名居民冒着危险翻山出村寻找救援的消息传到了前方指挥部。“我带人去。”在得知居民愿意带着搜救队伍进山后,40岁的姚运春站了出来。5点钟,32名消防员集结完毕,带着装备义无反顾地往山上走。

路上,姚运春和其中一名居民王升其聊起了村里的状况,“他说村里快断粮了,我这一听感觉糟了,我们不能就只带着装备上去,得找点食品和水带给村民。”姚运春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刚巧遇到了民政部门的人在路边分发物资,“我就过去沟通,问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能不能给我们一些物资。”得知姚运春一行是去山里救援,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二话不说,给他们每个人拿了一个背包开始装物资。

这一路上走得心惊胆战

进山的路十分艰难,“全是泥,一脚下去那泥能没脚脖子。”姚运春告诉北青报记者,除了道路泥泞,路上还有许多大沟,“夜里上山特别的黑,我这一路上走得心惊胆战的。”姚运春说。

晚上8点多,姚运春的队伍终于抵达了王升其居住的韭园大队西落坡村,“村民看见我们进村,眼睛都在发光。”姚运春告诉北青报记者,进村后他们立即和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了解整个韭园大队下辖4个村子的情况,并询问目前最需要的东西,“村子里的老人很多,他们不仅缺吃的,还缺药,甚至还有村民家里有婴儿,需要喝奶粉才行。”姚运春在得知村民们的需求后,立即用卫星电话与指挥部取得联系,韭园大队下的4个村子终于和外界建立了联系。

当晚,姚运春和队员们夜宿西落坡村。“村民们特别热情,我本来怕给村民们添麻烦,要求队员们住在廊下,谁想到半夜又下起了雨。”姚运春说,村民主动招呼他们进屋睡。“下雨的时候特别特别冷,为了轻装,我们根本没带铺盖。村民半夜来叫我们的时候,我太感动了。”一同进村的消防员付翔告诉北青报记者。

次日5点多,消防员们就收拾好了东西,带着一些补给和通讯设备,分成3路行动。“我安排两支队伍去寻找失联村,一支队伍翻山出去寻找医疗队求助。”姚运春说,只韭园大队,就有七八个人需要出去就医。

付翔是其中一支去寻找失联村队伍的队员,在寻找途中,他们遇到了太多的困难,“翻山已经不算什么事了,我印象最深的是过河。”付翔告诉北青报记者,有一条横亘在去失联村路上的河,水流特别急,水也很深,“我们选了一名水性最好的队员绑着绳子下水试探,那水最深的地方都没过脖子了。”付翔说,最终,这名队员游过了河,在岸上打好支点,其他人拽着绳子过了河。过河时,为了防止东西被河水打湿,他们一路都举着物资。

“就那两个小伙子,他们从山上滑着下来,进我们村的。”在转移村民离开的集结点,村民赵桂莲告诉北青报记者,她当时看到消防员进村的时候激动得不行,但也十分心疼他们,“都是孩子啊,他们为了救援我们,就那么坐着划下来,我心里特别不好受。”经过一整天的搜寻,王平镇所有的失联村都与外界取得了联系,转运需要就医人员的工作,也同步展开。

最多一天走了4万步

姚运春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觉得不可思议。“我们这些天抬了66人下山。”姚运春说,因为很多老人居住在村里,下山的路又被破坏得比较严重,想要带这些老人出山,只能用轮椅或者担架,“大约有40多个(人)是直接用担架抬下去的,剩下是用轮椅抬下去的。”

北青报记者在南港村转移现场看到,仅仅半天工夫,消防员和武警官兵就从南港村抬出了16名行动不便的村民。除了大人,还有不少小孩子需要转移,“小朋友太小了,这路不好走,我们差不多全程抱着孩子下来。”一名消防员告诉北青报记者。在转移当天,北青报记者也跟着消防员们一同上山,在中途不休息的情况下,这条原本步行只需二三十分钟的路,至少要走一个半小时,而抬着村民则需要走得更久,“我们前几天转移一名生病的老人下山,走了整整4个小时。”姚运春说。

“我今天已经上去四趟了。”衣服已经湿透了的付翔告诉北青报记者,这几天,他的步数都在两三万步左右,北青报记者也在姚运春的运动手表上看到,他最多一天走了41530步。

8月4日,王平镇所有居民的转移工作基本结束。据统计,他们一共转移疏散群众246人。

完成转运任务后的姚运春和队员们又接到了新的任务,运送物资、消杀和搜救失联人员。他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肩膀已经肿得老高,“应该是之前背物资上山时勒的,前几天太忙,都没注意。”北青报记者在姚运春露出的肩膀上看到,一条紫红色的分界线清晰可辨。文/本报记者 王天琪

延伸

门头沟区王平镇韭园村成大山里的“孤岛” 王升其和马景来冒雨出村

他们徒步8小时出山找到救援武警

7月29日,北京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降雨量为北京地区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最高值。

8月1日,因连日暴雨和山洪道路损毁严重,门头沟区王平镇多个村子成了大山里的“孤岛”。没有水、没有电,物资几乎耗尽,这些村子亟待救援。居住在韭园村的王升其和马景来冒着暴雨和洪水翻山出村,徒步8小时,把村里的求助信息带给了救援队。此后,两人主动带领救援队进入韭园村施救,并作为向导协助东落坡村、西落坡村、桥耳涧村、南港村、东马各庄村的救援工作。王升其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想想的确挺危险的,但我出去就是为了救乡亲,当然要和救援队一起回村。救援人员更辛苦,我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送信

镰刀开路木棍为杖 两位村民一路涉险出山

戴着一副眼镜,说话带着点南方口音的王升其是湖南长沙人,8月4日在王平镇政府前的小广场上,北青报记者见到了这个正在吃着自热米饭的小伙子。王升其很热情,和村里很多人都非常熟。他从事的是工程建筑工作,因为太喜欢韭园村的环境,就在韭园村租了间小院子,“我没事的时候就回村里住,这里在洪水到来前,是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回这里住的时候,我经常和乡亲们互相串门、一起吃饭,关系也越走越近。”

然而,王平镇却成为本次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王升其向北青报记者回忆了洪水来时的情景,“雨是从29号下起来的,连下了两天两夜。到了31号,从山上冲下来的洪水一瞬间就冲毁了村里的桥、路、房屋。我们从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水,通信也断了,水电也停了。”

韭园村就此断开了与外界的联系,成为了暴雨中的孤岛。躲在房中的王升其幸免于难,但眼看乡亲们的房屋冲毁、人员被困,他与房东马景来决定,“先出去和外面取得联系,即使有生命危险,也要找到救援力量。”

8月1日早上6时,门头沟依旧下着大雨。王升其和马景来披起雨衣、拿着镰刀、戴上安全帽,走出了韭园村。王升其发现,昔日安定美丽的韭园村已经不再,随处可见倒伏的树木,出村的道路已经变成了行洪的水沟,湍急的洪水从他们脚下流过,大雨也遮挡了他们的视线。

道路尽毁,两人只能凭借自己常年生活留下的印象,按着大致的方向前进。树木横在道路中间,王升其就用镰刀砍树开路;砍断的树枝拿在手里,渡过水沟的时候便能打探水流的深浅。

当时,洪水已经淹到了王升其的大腿。他说,“趟水的时候,能感受到洪水在湍急流过,一失足就可能被冲进永定河。”遇到水深的地方,王升其就用木棍支撑着沟底,才勉强维持平衡。两人一脚水、一脚泥在山里穿行,王升其走在泥泞之中,“突然感觉两脚陷在泥里,拔不出来了。”他庆幸地说,“幸亏马哥(马景来)搭了把手,我借着他的力才从泥里拔了出来。”

继续向前行进,两人发现,原本沿山坡而下的道路已经被塌方的土石隔断。两人便坐在塌方形成的山坡上,用石头砸掉滑坡上的其他危险石头,一路向下滑,滑到了铁路丰沙线上。此时的丰沙线已被山洪冲毁,不再通车,“但是沿着丰沙线的铁轨走,就有了出山的方向。”

向导

徒步8小时抵达救援队驻地 为消防员当向导返回村里

下午2点,经过8个小时的跋涉,两人在韭园村下游约20公里处的三家店村见到了前来救援列车滞留旅客的武警。顾不上歇歇脚,王升其便通过武警部队向当地防汛救灾指挥部报告了韭园村的状况。王升其说,“当时还在下雨,直升机开不到我们这片山里,大家都没想到我们会出来送信,决定派队伍去救援。”

在救援队伍的驻地,王升其和马景来吃上了出山后的第一口热饭,喝上了热水。这时,两人才发现,对方身上都有许多擦伤,腿脚处也磕破了不少地方。下午4点,王升其和马景来决定,要为进山搜救的32名消防救援人员当向导。

已经脱离险境,为什么要再次进山?“乡亲们平时对我很好。但现在遇到这么大的洪水,有3个月大的小孩由爷爷奶奶带着,奶粉已经吃完了;有老年人的腿受伤了,我实在放心不下乡亲们。”王升其告诉北青报记者。

于是,二人随消防救援人员驱车抵达尚未断联的陇驾庄,再由陇驾庄步行进山。一路上,两人主动与消防救援人员一起扛着救援物资,同时为消防救援人员引路。一路上,他们翻过了牛角岭,洪水从山上汹涌而下,“我们和消防员拽着绳索,从急流边走过去。”

晚上8点,天已经黑了。出来之前,王升其、马景来二人并没有告诉家人要“出去找救援”。村里人见到他们时很惊喜,“都说很感谢我和马哥,根本就没想到救援队会来。我心里就觉得,这也没什么,他们对我这么好,我做这些事情都是应该的。”王升其说。

救援

每天只睡三五个小时 协助找到5个失联村

当晚,北京市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战训处处长姚运春带着31名消防救援人员勘察了村中情况、发放了救援物资后,就驻扎在了韭园村。王升其想起自己的小院房间多,便请消防救援人员睡在家中。次日,王升其又随队进了几个山中更深处的失联村。他说,“我们每天都想着多联系几个村,这几天每晚只能睡三小时,睡得久的时候也只是四五个小时。”

到了第三天,已经回到门头沟城区的王升其依然牵挂着山上的乡亲,“他们还一直没有通电,我就想为他们买一台发电机。”当天他便驱车到市场买了一台发电机,在驱车回村的路上,又遇到了几天前在韭园村一同勘察的消防救援队。“既然这么巧,我就想着自己对山路比较熟悉,继续为他们做向导吧。”

带着送给乡亲们的发电机,王升其又回到了韭园村。一连多日,王升其都在协助消防救援队伍在门头沟区王平镇工作,“不仅帮了韭园村的乡亲,还去了东落坡村、西落坡村、桥耳涧村、南岗村、东马各庄村。”

几天下来,王升其的衣服已经没法再穿了,而且他把所有干净的衣服都分给了乡亲们。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的消防员们发现了他的“难题”后,主动把支队给队员们送来的换洗衣服拿给他穿。穿着深蓝色夏训服的王升其好像真的融入了救援的集体里一样,和消防员们一起去帮助很多村民。

每天在各个村出出进进,每个村子的村民都能认得出这个小伙子,4日晚上的王平镇镇政府,被转移下来的南港村村民见到王升其时,眼眶湿了,抱住他连说谢谢。“搞得我还挺尴尬的,但是也挺开心。”王升其说。

王升其表示,回想起出山送信和救援,自己也有些后怕。“万一被水冲走了怎么办?但当时来不及想这些了。”他说,“比起消防救援人员,我这点苦算不上什么。我觉得,自己的事情没什么好讲的、没什么好炫耀的,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8 09: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小宝,还记得我吗?”暴雨中施救的消防员,重返门头沟
...众,确保山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上午11点多,在门头沟王平镇东马各庄村村民张芳家中,被救援的孩子已经1岁4个月。“小宝还记得我吗?”西城消防救援支队广安门消防救援站副站长明波看
2024-07-30 19:20:00
孟二梅和乡亲们再度出手相助
...,一位23岁的驴友在门头沟区的深山探险时迷路,被困在王平镇落坡岭站附近。消防员驾驶皮划艇渡河救人。周边落坡岭社区的书记孟二梅等干部群众自发前来提供协助,还将驴友安全送回城区。
2024-04-15 13:47:00
很可惜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你们,致敬!
...也是他遇难的点位。02她叫熊丽,生前是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包村干部。受台风“杜苏芮”影响,7月31日上午,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色树坟村出现短时强降雨,瞬时降雨量达到全区最强,
2023-08-12 09:47:00
感动!这一幕,感动了所有人!
...是除了冯振还有三名英雄壮烈牺牲他们是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干部熊丽北京房山蓝天救援队队员王宏春北京房山蓝天救援队队员刘建民请记住这些英雄的名字3总有一种安全感叫人民子弟兵北京门
2023-08-05 14:54:00
抗洪救灾 重建家园
...▼8月5日,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抢修人员在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铺设光缆,恢复受灾地区通信网络信号。张武军摄(中经视觉)▲8月7日,河北省易县裴山镇辛旺村,洪水退后,村民积极开展农
2023-08-08 17:18:00
央视:王平镇尚未实现正常供水
8月3日,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由于前方道路中断,车辆难以行进,志愿者们需要背负救援物资,徒步前往10公里外的大台街道支援。因河流上游水厂损毁,目前王平镇尚未实现正常供水,居民需
2023-08-05 01:02:00
京西山村救灾录:消失的手机信号回来了,救援和抢修还在继续
...滩村,便进入狭长的山谷,手机信号一度消失,直到进入王平镇。王平镇镇政府大院里,通讯车整日运行,发出信号,但信号不稳定,时有时无。镇政府门卫室里的一台无线电电台在灾后被启用。8
2023-08-08 07:32:00
北京门头沟王平镇部分村子和社区恢复供水
...新村,村民在做家务。当日,记者从门头沟水务局获悉,王平镇集中供水厂3口深水井主要供给山区7村、4社区以及周边的企事业单位。受洪水影响,1号、2号深水井还在抢修中,目前3号深水
2023-08-07 11:11:00
暴雨下的京郊民宿,房东苦等回暖
...林直到8月3日深夜,半山木喜民宿的老板周深才从门头沟王平镇被转移出来,电力和网络的恢复让他得以与外界联系上。7月29日以来,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北上造成京津冀地区超强降水,降雨
2023-08-06 19:5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马上立冬了 进补和运动需要注意啥?
大皖新闻讯 在冷空气持续发力下,安徽省大部气温走低。距离立冬节气还有几天,而“立冬是进补最佳时机”“立冬后宜静不宜动”等说法已经开始在社交媒体流传
2025-11-04 12:22:00
杏林整形医院:6种嘴凸表现,你是哪一种?怎样摆脱土气感?
普通人凸嘴会让颜值大打折扣,可以说凸嘴是一个自带土气感的面部特征。但是凸嘴也分很多类型,如果你也有凸嘴的症状,那就看下去吧
2025-11-04 14:26:00
政企同心护成长!中健长生露深耕公益,绘就安丘关心下一代新图景
10月31日,安丘市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如期召开,中健长生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健长生露”)董事长陈聚宝作为企业代表出席会议并发言
2025-11-04 14:27:00
什么品牌的眼霜去皱纹好?50岁抗皱眼霜排行榜深度测评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眼周肌肤作为人体最薄弱的区域之一,平均厚度仅0.03mm,每分钟表情运动高达22次,成为衰老的首要信号区
2025-11-04 14:28:00
见义勇为,大爱无疆——烟台海港医院职工紧急施救,挽回生命获赠锦旗
2025年9月9日,烟台海港医院人力资源科科长、职能第三党支部书记杨蒙同志在晨跑途中见义勇为,及时救助一名突发疾病的安保人员
2025-11-04 15:20:00
购物狂欢下的理性指南:《心灵导航》解析消费心理陷阱
购物节“剁手”后懊悔不已?如何识破营销套路、理性消费? 11月3日,由十堰市科学技术协会与十堰市心理咨询师协会联合制作的《心灵导航》为听众和网友送上了一份及时的消费心理指南
2025-11-04 17:05:00
配料表越“简单”食品越健康?记者实探合肥一酸奶工厂
大皖新闻讯 如今,“纯净配料表”已成不少消费者的选购新追求,食品配料表真的越简单越健康吗?就酸奶品类来说,成分数量越少就越优质吗
2025-11-04 17:38:00
单县中心医院疼痛科开展超声+X线双引导腰交感神经阻滞术,为糖尿病足患者带来“温暖”希望
鲁网11月4日讯近日,单县中心医院麻醉疼痛科团队联合骨科姜新强团队成功为多名糖尿病足患者实施超声联合X线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术
2025-11-04 17:41:00
长顺县2025年重阳节走访慰问离休干部和困境离休干部无工作遗孀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营造关心爱护老同志的良好氛围,2025年重阳节期间,黔南州长顺县委组织部开展走访慰问离休干部和困境离休干部无工作遗孀活动
2025-11-04 19:04:00
小叶医探 | 警惕秋冬季节的“隐藏杀手”,老年人要做对这三件事
大皖新闻讯 秋冬季节气温降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吴佳纬指出,老年人可以通过适当调整晨间起居
2025-11-04 19:22:00
哈尔滨百年威帅综合门诊荣获“2023年度黑龙江省诚信医疗示范单位”称号
近日,哈尔滨百年威帅综合门诊凭借在医疗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及诚信经营方面的卓越表现,被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省消费者协会联合授予“2023年度黑龙江省诚信医疗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2025-11-04 20:10:00
牙医首推!脱敏好的牙膏:2分钟修复敏感牙
牙齿敏感的困扰想必很多人都深有体会:一口冰饮下肚,突如其来的刺痛让人措手不及;一杯热茶入口,瞬间的酸软令人眉头紧锁。这种说不出的“酸爽”
2025-11-04 20:11:00
国内知名体检机构推荐之爱康国宾:三大壁垒奠定行业标杆地位
随着居民健康意识觉醒,“机构专业性”“服务闭环完整性”“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消费者选择体检机构的核心决策因素。在这一趋势下
2025-11-04 21:19:00
康比特连续8届护航北马:以专业营养守护“我们的北马”,每一步都要能量充沛
2025年11月2日,北京马拉松再次如约而至。当3.2万名跑者再次踏上这条承载着热血与记忆的赛道,这场以“我们的北马”为名的奔跑早已超越赛事本身
2025-11-04 21:21:00
牙龈出血推荐用什么牙膏?根源直击,一周见效
益周适是赫力昂集团旗下专业口腔品牌之一。益周适(牙膏)是专业牙龈修护品牌,专为牙龈问题研制的解决方案,根源直击反复牙龈问题
2025-11-04 2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