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点亮多彩贵州的万家灯火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9-29 06:11:00 来源:贵州日报

张祁 吴有康 龙定锦

75年风雨兼程,75年沧桑巨变。

一代代贵州电网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贵州电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在创新中不断攀升,电网网架更加坚强,供电服务更加优质,数字技术应用更加深入。

电,渐渐由点点微光,汇集成光辉绚丽的海洋,不断铺就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腾飞之路,点亮了多彩贵州的万家灯火。

主干电网与城乡电网协调发展 电力保障坚强有力

初秋时节,在黔西南州兴仁市巴铃镇,300余名工人干劲十足,机器轰鸣声、钢架切割声交织在一起,加快建设着500千伏仁义输变电工程。

与此同时,在300余公里外的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新寨村,几位电力工人也在将10千伏余满线桐木坪公变“以旧换新”,把100千伏安的变压器升级为200千伏安,彻底解决季节性过载问题。

这一大一小的建设场景,是主干电网和城乡电网齐头并进的生动缩影,在如今的贵州大地,不断上演。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贵州还没形成电网,是“一穷二白”的状态。为此,75年来,贵州电网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把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完善电网网架,推动主干电网和城乡电网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坚强保障。

75年来,贵州电网网架持续完善。

1958年,贵州35千伏电网形成;1978年形成220千伏电网;1992年12月,首个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电网网架呈规模化发展趋势。2022年,220千伏电网实现县域全覆盖。2023年,“三横两联一中心”500千伏目标网架全面建成。

75年来,贵州农村用电愈发向好。

贵州农村用电自1950年开始起步。历经了1986年“县县通电”、1999年“乡乡通电”、2003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2007年“村村通电”、2009年“户户通电”后,于2019年再上新台阶,实现全省以市为单位的农村用电指标全部超过国家标准。

贵州电网的75年,作为“大动脉”的主干电网,规模越来越大、电压等级越来越高,更可靠、更强劲;作为“毛细血管”的城乡电网,从细微之处延伸到广袤天地,更深入、更广泛。两者“手拉手”,一同助力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与强劲电网相伴的,是贵州发电装机的跨越发展。根据贵州电力行业协会数据,截至2024年8月底,贵州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达8899万千瓦,较新中国成立之初增长超2.9万倍。

数字化和科技引领创新发展 电力新质生产力日益提升

在贵安,贵州电网智能作业中心的监控室内,当按下“一键起飞”指令,无人机在电网员工远程操作下开始巡线任务。传回的资料,AI通过算法自动识别出21类缺陷,从而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这是贵州电网输电线路实现无人机“一键起飞”自助巡检后,全省4.9万公里、17万基杆塔日常巡维的常态,相对于传统人工巡视,效率提升了150%。

在铜仁,贵州电网首座智能化试点变电站——铜仁220千伏太平变电站内,一台新一代5G智能机器人,搭载有28个高精度传感器和4组高清摄像头,具备红外测温、图像算法识别等功能,代替人工完成了“自动巡检+智能分析+风险等级+处置方案”一体化作业。

“从接收指令到完成工作,智能机器人只需要50分钟。”铜仁供电局变电管理一所变电智能作业班副班长周敬余介绍,相比过去人工巡视所需的12小时大幅减少。

如今,贵州已有智能变电站313座,变电巡视“机器代人”率达50%以上,有效解决了变电站分布广、路程远的运维难题。

75年来,无论是电力线路还是变电站的运行维护,都历经了从人工到信息化、数字化再到如今智能化的深刻转变,成为发展电力新质生产力的生动注脚。

在此过程中,科技的力量也得到彰显。

冬季输电线路覆冰是贵州电网面临的最大挑战。2008年特大冰灾后,在南方电网公司主导下,以贵州电网为试点深入开展防冰技术研究,先后攻关“电流精准可控直流融冰技术及系列装置”“直流融冰装置等效试验”“山区输电线路覆冰精准监测”等技术,成功解决了输电线路覆冰这一世界难题。

如今,冬季雨雪凝冻天气再次来临时,贵州电网人已从容不迫。

而有效防范苗乡侗寨的火灾隐患,是贵州电网人面临的又一挑战。

“电力指纹”技术因此应运而生。

在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的酒店、民房、商店,363套带有“电力指纹”技术的插座已安装试用。

不同于普通插座,它能通过运行设备在电网中留下的电流、相位、谐波等蛛丝马迹,识别设备的类型、参数、状态等特征,在火灾发生前及时发现和控制危险用电设备、用电行为、电气事件,做到一秒钟识别设备类型和隐患,一小时识别设备参数,一周识别用户用电行为习惯,从而实现电气火灾的主动消防和事前预防。

坚持推进绿色发展 新型电力系统形态初具

今年5月底,全省新能源装机突破2000万千瓦,占全省统调装机容量的30.4%,超过水电成为贵州电网第二大电源。

以2011年首台风力发电机投运为起点,历时13年,贵州电源结构实现了由传统“水火互济”向“水火风光储”多能互补的转变。

与之相伴的,是贵州电网并网通道的大力建设。依托“三横两联一中心”500千伏网架,打通了贵州西部风光清洁能源送出大通道,满足贵州西部大规模新能源接入送出,有效助力了新能源的并网发电,有力保证了我省连续多年新能源发电利用率均超过99%。

到2024年年底,贵州电网将建成西部3000万千瓦新能源送出输电通道,新增接入新能源装机4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300万千瓦,满足清洁能源就地消纳。

面对新能源的飞速发展,贵州电网积极应对新的挑战。

电力调度更加精细、可控。针对新能源发电间歇性、波动性等特征,贵州电网建成新能源可观可测可控一体化综合应用平台,风电、光伏短期预测准确率提升至75%、85%以上,为新能源精细化调度运行提供了强力支撑。同时,以黔西南州为试点,建成省地两级“水火风光”AGC(自动发电控制)协同控制系统,实现了所有新能源场站并网的可观可控、有序发电。

发展农村分布式光伏有了示范。在南方电网近零碳示范区——六盘水市羊场乡纳木村,贵州电网全面建成分布式智能电网,将新能源、储能、充电桩等多种能源形式深度融合,推动农村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发展,助力纳木村光伏消纳能力提升30%以上,满足了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和乡村生产生活的电气化需求。目前,相关技术已在盘州、紫云、望谟、六枝、湄潭、平塘等地推广应用。

“微电网”发展迈出步伐。在兴义市桔山街道建成贵州省首个光储充一体示范充电站,既可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孤立运行,共有充电枪22支,630千伏安的储能光伏发电6个小时就能充满,可以为10至12台车充电,余电还可以上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9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温暖万家灯火 能源保供“组合拳”守护民生温度
...前,煤炭、电力、油气行业开足马力增产,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提供绿色支撑,多方打好能源保供“组合拳”,温暖万家灯火。——保障电网运行和供电可靠性。“线路已升流至630安……”2月
2025-02-08 18:44:00
...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建设需要的同时,保障当地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外送与消纳。守护万家灯火节日里,贵州各地迎来大批游客,贵州电网公司优化服务措施、强化供电保障,守护旅客平安旅途。10月
2024-10-06 18:36:00
...业人员去抢修。”朱雷说,“我们所有的努力,一切为了万家灯火,为了湄潭的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另外,该局以核心指标全面提升为着力点,2023年一流评价指数76.63分,同比
2024-05-23 06:23:00
劳模工匠守护万家灯火
...自:贵州日报贵州省“最美退役军人”王磊劳模工匠守护万家灯火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韵穿上军装,他是祖国的保卫者;脱下军装,他是万家灯火的守护者。他是王磊,1998年12月入伍
2023-12-06 06:06:00
南方电网兴义供电局王昆伦荣获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劳动模范称号
...航,处于公司领先水平。此外,他带领团队首家建成地调新能源AGC主站,实现贵州电网地调新能源AGC控制零的突破,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凭借着过硬的专业技能,王昆伦在全国、网省各
2024-12-24 12:28:00
【我的幸福时代】“中国好人榜”上榜者禹海林:从“橄榄绿”到“南网蓝”,创新守护万家灯火
“中国好人榜”上榜者禹海林:在武警陕西某部服役5年后,2004年末,禹海林光荣退伍,“转战”供电系统,成为一名电工。初来乍到的他,白天跟着师傅们巡线、检修,晚上回到家啃“安规”、
2024-03-08 22:17:00
夏昌:扎根一线20余载 保障万家灯火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夏昌夏昌,男,1983年11月生,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毕节威宁供电局草海供电所配电一班班长。自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夏昌一直坚守电网维护一线。2019年,他调
2023-09-22 04:52:00
...。 如今,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已成为提升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打造世界电力技术新里程碑昆柳龙直流工程
2024-02-21 02:02:00
贵州遵义供电局全力守护万家“灯火明”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春节至,年味浓。为了让全市人民度过一个温暖、舒适、祥和的新春佳节,针对节假日用电需求,贵州遵义供电局提早谋划、积极部署,多措并举保供电、护民生,确保春节期
2024-02-09 23:1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桦墅村“稻香印迹”主题活动启幕
近日,栖霞区西岗街道桦墅村举办“桦墅稻香印迹‘漫’生活”主题活动。以“美艺拼图”为线,融合稻田画展、骑行等内容,打造运动
2025-11-11 08:02:00
于都长征源宣讲团来宁宣讲“永远的长征”传递磅礴力量南报网讯(记者余梦娇通讯员肖力民练红宁)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1周年和长征胜利89周年
2025-11-11 08:02:00
南报网讯(记者钱红艳)谁说当老师就不用考试了?体育老师也需要参加测评!近日,南京市中小学中青年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测评工作举行
2025-11-11 08:03:00
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共治,鼓楼织密社会防控网724个“最小防范单元”成功阻骗百余起南报网讯(记者张彪通讯员鼓公宣)“爷爷
2025-11-11 08:03:00
央媒看太原近日,“晋闽携手,构建文旅新发展格局”交流洽谈会在太原市晋祠博物馆举办,中国日报网、中新网相继报道了这一活动
2025-11-11 07:07:00
轨道联世界,磁浮通未来。11月7日至9日,2025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在湖南株洲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山西品牌中华行轨道交通专场活动同步举行
2025-11-11 07:07:00
随着各电商平台迎来网购高峰,太原铁路部门充分发挥铁路网络优势,科学调配运力、优化服务举措,深化“高铁+普速”双网联动,全力保障快件运输安全高效畅通
2025-11-11 07:07:00
11月10日从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获悉,2025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公示,该院报送的钟楼街片区修缮(复)保护工程项目荣获传统建筑设计一等奖
2025-11-11 07:07:00
近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202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名单”,太原市第五中学校吴振宇主持的课题“人工智能视域下语文情境教学项目化深度进阶的行动研究”成功入选
2025-11-11 07:08:00
“原来觉得法律枯燥、冰冷,离我们很远,但这场家门口的听证会,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还感受到了温情”……初冬时节,娄烦县检察院将不起诉听证会“搬”到杜交曲镇人民政府
2025-11-11 07:08:00
11月10日,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陈磊介绍
2025-11-11 07:08:00
近日,省医保局、省卫生健康委、省药监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进一步推进集采药品“三进”(进零售药店
2025-11-11 07:08:00
“你瞧!快递直接送到村里,这是村里一名老人在网上买的挖耳勺和锅盖把手。”11月6日,峡江县马埠镇县域物流配送曾安村服务点的负责人谢雄一边将快递分类放入货架
2025-11-11 07:08:00
江西吸引2700余名博士后“揭榜”攻坚
在许多人传统认知里,“博士后”仿佛是比博士更进一步的“学霸”。但实际上,它并非一个更高的学位,而是博士毕业后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或工作站进行科研的经历
2025-11-11 07:08: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吕甜甜)近日,有网友在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发帖反映,高安市八景镇坪口村村口萧江河老桥因路障损坏,存在机动车违规通行现象
2025-11-11 07: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