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沈阳都市圈协同创新渐入佳境,体制机制不断完善。2024年,将通过构筑都市圈协同创新利益共享机制,进一步激发出科技创新强大动力,为辽宁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2月21日,记者在沈阳市科学技术局采访时了解到,今年都市圈七市一区科技主管部门将以提高都市圈高新技术企业联盟服务效能为抓手,建立协同创新利益共享机制,大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该局科技合作处处长邢颖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利益共享机制建设过程中,都市圈七市一区将立足区域创新资源禀赋,政府、企业、社会资源共同参与,以“一体化”思维强化协同合作。其中,建立各方创新主体互利共赢、稳定可持续的协同创新利益共享机制是重中之重。
通过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形成区域联动、分工协作、协同推进的技术创新体系,联合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创新平台示范引领作用,拉动更多都市圈头部企业围绕行业共性技术需求,与区域内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联合投资、技术入股、平台共建、设备共享等模式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发挥沈阳市科教、人才等创新资源丰富的优势,吸纳各地龙头企业在沈阳设立研发中心,实现研发在沈阳、转化和生产在各地,将沈阳市科创资源与各地产业优势深度融合,构建跨区域的“创新研发—成果孵化—产业落地”生态链条。
大力破除制约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都市圈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做大做强都市圈科技条件平台,建立都市圈城市工作站,提升都市圈其他六市一区入驻平台服务机构数量、服务项目质量和服务水平,集聚更多都市圈科技成果和企业技术需求,推动都市圈内科技资源互联互通。
今年,都市圈七市一区将共同布局建设一批技术开发能力强、中试熟化服务水平高的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立领域全覆盖、管理体制新、运行机制活、中试成效好的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网络体系,全面提升都市圈相关行业研发、制造、应用技术水平,推动各地主导产业快速发展。(下转9版)(上接1版,沈阳都市圈构筑协同创新利益共享机制)
沈阳都市圈协同创新已取得显著成效,七市一区出台相关协议和专项规划,携手确立了协同创新三级协调推动工作机制。截至目前,都市圈科技条件平台汇聚服务机构310家,共享科研仪器设备2952台(套),登记科技成果2105项,在线注册企业3482家,可提供各类科技服务项目3131项,已累计为都市圈各地近200家企业对接服务订单210笔,服务金额达到1877.93万元。
2023年,征集和发布都市圈七市一区高校院所成果信息和企业技术需求信息1000余条;累计为都市圈各地培育技术经纪人282人次,培训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人员102人次;沈阳市创新主体与都市圈其他各地签订技术合同865份,合同金额14.37亿元。阜新、辽阳等地企业在沈设立研发飞地,抚顺、铁岭等地企业与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了联合攻关,辽宁材料实验室与鞍钢集团共建了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岳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2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