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81年前,9名溧高县女干部参加中共苏南第三地委扩大会议并合影留念
烽火映芳华 笑靥迎曙光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胡英华 实习生赵璇 通讯员金飞端舒娅
在位于溧水区白马镇石头寨村李巷村的梅章旧居,一张梅章与溧高县部分妇女干部的合影吸引了众多观众凝视。这张斑驳的黑白照片中共有9名女性,她们青春洋溢,灿烂的笑容感染着每一位观者。她们分别是谁?何以拍得这张合影?照片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尘封往事?近日,记者来到溧水区档案馆,见到了这张珍贵的历史性照片。在专家和工作人员的解读下,唤醒了照片背后蕴藏的红色记忆。
烽火岁月闪耀青春光芒
随着一阵档案柜移动的声音,溧水区档案馆珍藏多年的史料被打开。工作人员阴树琪戴上手套,找到一个泛黄的纸盒,缓缓打开,里面存放着一张10寸照片,黑白色调的画面已经有些斑驳,但照片中人物的脸庞依旧清晰。这正是梅章与溧高县部分妇女干部的合影。
“这张照片拍摄于1944年1月,中共苏南第三地委扩大会议召开期间。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有9位年轻的女性党员干部,虽然穿着十分朴素,但从她们的眼神中,看到了作为革命者的坚韧力量。”阴树琪介绍,最后一排中间位置,就是梅章,当时担任中共溧水县新桥区委书记。
梅章1923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7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塘马战斗后来到溧水从事地方党组织工作,拍这张照片时刚满21岁,正值青春年华。
“梅章旧居是她当时在村民李敬国家住过的老房子。”红色李巷讲解员陈美告诉记者,梅章在溧水新桥区、韩胡区等地工作了3年多,组织领导了当地减租减息和雇工增资运动等,与溧水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红色李巷梅章旧居旁,一组新四军与孩童玩耍的雕像,反映了军民鱼水情深。
抗日战争时期,有无数像梅章这样奔赴抗日根据地的热血女青年。照片中的女干部,当时大都担任各区的领导职务,在敌后战场发挥着重要作用。南京市档案馆(原)二级巡视员张军表示:年轻的她们为了共同的理想相聚,在各自的岗位都干得非常出色,在溧高地区组织带领人民坚持抗战,真正起到了“半边天”的作用。
全面胜利前夜的曙光
1944年是抗日战争历史转折的一年。苏南敌后抗日根据地,经过几年的艰苦斗争,也开启了抗战局部反攻的大好局面。
据史料记载,皖南事变后,苏南军民身处复杂险恶的斗争环境,日、伪军集结重兵进行疯狂残酷的“扫荡”“清乡”。1943年9月,日军集结两万多兵力,从皖南、苏南、浙西兵分三路发动进攻,相继占领了溧阳、广德、郎溪、宣城等县城及周边广大农村。
新四军第六师十六旅跟踪敌后,追击前进,收复了大片敌占区。随后,中共苏南第三地委成立,下辖溧阳、溧水、高淳、横山等县。1944年1月,中共苏南第三地委扩大会议在高淳西舍胜利召开。与这张女干部合影同期拍摄的还有一张中共苏南第三地委扩大会议的大合影,照片中除了这9位女干部,还有其他40多名同志。“每一个人身后,都有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共产党员。”张军表示,当时的战争环境下,能有这么多领导干部开会,这说明当时苏南溧高地区党的组织建设稳固,即使是在日军和汪伪政权的“心脏”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作用强大,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开展的党的建设非常成功,正是有了党的强大领导力,才取得了苏南溧高地区抗战的最后胜利。
这次扩大会议后,各县按照会议部署,继续发展壮大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动群众,扩大民兵和地方武装,支持新四军,积极打击日伪军,取得了花墙门等一系列战斗胜利。
秦淮源头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八十一载光阴流转,“梅章们”用青春守护的热土,正书写着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漫步石头寨村红色李巷,一座座农宅,青砖乌瓦;一条条石径,蜿蜒曲折,呈现出典型的江南山野乡居美景。
作为中共苏皖区委和新四军第六师十六旅驻地,李巷被誉为“苏南小延安”。8年前,在省市区的帮助下,当地深挖红色资源,恢复了陈毅、江渭清、钟国楚、李坚真、梅章、地下交通总站等旧居旧址,还打造了一条红色街区。对比这里曾经的艰苦卓绝、浴血奋斗、顽强忠贞,强大的历史张力吸引了一批批游客纷至沓来,红色李巷成为南京十大红色文化地标之一。石头寨村驻村第一书记蔡志民介绍,近年来,该村年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同时,大力发展蓝莓和黑莓的“两莓”经济,激活“红、蓝双引擎”,走出了一条特色振兴路,2024年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4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4万元。
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昔日的抗战堡垒,成为今天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李巷所在的石头寨村入选全国文明村镇,石头寨村所在的白马镇,升级为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全国首批、长三角地区目前唯一的国家农高区,正努力探索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而溧水区深挖红色资源,守护青山绿水,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生态农业等绿色高端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溧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3.81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1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