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赣鄱大地高铁飞驰 8座车站一站一景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2-27 17:5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杨颜菲

从赣鄱大地,到山水安徽,杭昌高铁黄昌段如同一条金色的纽带,串起了皖赣两省的“名城、名湖、名山”,成为一条世界级黄金旅游线。

线路全长300公里的杭昌高铁黄昌段是杭州至南昌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自南昌市,途经进贤县、上饶市、景德镇市、祁门县、黟县等县市,终至黄山市,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共设11座车站,其中,江西境内设有南昌南、南昌东、进贤北、余干、鄱阳、乐平北、景德镇北、浮梁东共8座车站。

位于南昌市青山湖区罗家镇的南昌东站是杭昌高铁黄昌段沿线唯一一座省会级大型高铁车站,也是杭昌高铁黄昌段与京港高铁交汇处的综合枢纽高铁客站。南昌东站总建筑面积22.35万平方米,车场总规模8台16线,站房建筑以“霞鹜齐飞,瑞祥绽放”为主题,车站屋顶采用“三联拱”钢桁架结构,造型优美,犹如展翅翱翔的“霞鹜”。

如何将这样一个覆盖面积达5.8万平方米,总重约1.4万吨的异形、大体量钢结构屋顶施工完成,建设者们创新采用了“累积滑移”工艺。“将屋盖十四榀钢桁架分为190个散装单元,在站房东侧拼装成整体后,再通过轨道分3次向西顶推滑移到位。”南昌铁路建设指挥部房建管理室主任喻学华介绍,这种工艺兼具了安全性与经济性,“三联拱屋盖钢结构整体同步滑移技术在全国铁路站房项目中尚属首例,我们在智能系统的指挥下,不同部位的精度误差不超过5厘米。”

南昌东站形似浪花起伏的屋面系统覆盖面积达到8.4万平方米,由金属屋面和玻璃天窗共同组成。金属屋面施工从上往下共计11层,采用多种材料,具有屋面封闭、防水、保温、隔音等效果,同时达到节能环保、低碳绿色的目的。“面对大型金属屋面施工难题,我们经过专家论证编制了专项方案,运用BIM技术协同管理,采用集成装配式单元模块化技术,有效优化施工流程提高精准度。”喻学华说。

“山是脊梁龙卧虎,湖犹玉液秀灵钟。”从南昌东站向东,位于军山湖畔的杭昌高铁黄昌段进贤北站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站场规模为2台4线。站房整体形态以自然舒展的曲线勾形,表现出“山之脊梁、水之灵秀”,顶部向上隆起的屋顶外轮廓,与湖边峰峦叠翠的远山相呼应,下部的波形挑板与湖面荡起的涟漪相互映衬,立面白色格栅及半月形挂件的疏密变化恰如波光粼粼的湖面,建筑风格既与地域环境有机结合,又具有现代美感。

杭昌高铁黄昌段余干站坐落于一片稻田之间,车站以“湖光掠影,候鸟飞腾”为设计理念,站房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整体造型轻盈灵动,屋顶犹如鄱阳湖面波涛涌动,与建筑造型浑然一体,展示余干河湖众多星罗棋布的独特魅力。立面优美的曲线设计蜿蜒流动,如白鹤展翅的惊艳瞬间。“余干站的建筑立面采用两端向中间由宽变窄的横向线条过渡,如同候鸟飞羽苍劲有力,既能呼应主题又满足建筑遮阳的实际需求。”中建三局昌景黄站房2标负责人黄种发介绍说。

杭昌高铁黄昌段鄱阳湖特大桥全长45.6公里,是全线最长桥梁,鄱阳站与余干站均建在大桥上,拥有“登高望远”的乘车视野。鄱阳站总建筑面积15930平方米,站房主体形态两侧平缓中间微起,双向双曲线和谐而有韵律,犹如平静鄱阳湖面上轻轻泛起的涟漪。建筑立面采用折线形铝板格栅系统,两侧大面积实体和百叶充分满足湿热气候的遮阳需求,渐变的设计亦如水波连续浮动,既丰富了建筑立面的韵律,又为室内带来变化多姿的光影效果。

江西省历史文化名城乐平被称为“赣剧之乡”,是“中国古戏台博物馆”。杭昌高铁黄昌段乐平北站以当地赣剧舞台为基础,将古戏台造型原有的“干阑式+重檐+马头墙”的建筑形式,通过现代化手法进行表达。“我们通过仿木材质的格栅结构玻璃屋檐组合形成重檐屋顶,加上风雨柱廊,形成古戏台的干阑式建筑立面,生动地反映出乐平古城马头墙的民居特点。”中铁北京工程局昌景黄站房3标乐平北站技术负责人张茂盛介绍说,乐平北站以“赣剧之乡,古城乐平”为设计理念,提取戏台藻井边木托结构、图案、斗拱,巧妙的运用到整体空间中,同时赋予24节气的中式传统文化,以“四季”布局分布,清晰表达出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

新建景德镇北站为杭昌高铁黄昌段全线唯一既有线施工车站,在九景衢车场北侧新建2台5线,使车站总规模达到5台13线,站房总建筑面积16650平方米。景德镇北站“景”绣中华、从“瓷”腾飞为设计理念,中央候车大厅瓷碗造型源于宋代影青斗笠碗,庄重典雅,站房立面如祥云飞舞,玲珑剔透,充分展现瓷器器型之美、纹饰之美、工艺之美。

“景德镇北站的施工难点在于既有营业线施工,要面临周期长、交叉作业多、精度要求高和作业空间受限等难题。”中铁十七局昌景黄站房4标景德镇北站工区经理王肖冲介绍说,为了按时保质完成施工,建设团队创新应用物联网智能同步监测技术,对施工过程实现“毫米级”控制。“在新建旅客天桥顶推施工中,我们借助滑动装置将相当于150辆汽车的重量的新建旅客天桥分阶段滑移81.5米,成功跨越8条既有线、3处站台雨棚实现精准落梁,提前10天完成了顶推任务。”

浮梁东站位于景德镇市东北方位,总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整体造型取自“瓷之都”的御窑文化,建成后将实现浮梁县高铁零的突破,助力旅游振兴,带动产业发展。为了体现车站“瓷源茶乡,诗画浮梁”的设计理念,浮梁东站站房的屋顶造型和依山就势的背景遥相呼应,立面构图方正大气,和周边枢纽建筑相契合。立面檐口的白色线脚抽象自赣北建筑独具特色的“搏风线”,装饰材料采用铝合金扁管定制的花格幕墙,呼应浮梁“瓷之源”的御窑文化。“在夜景灯光下,建筑整体既像一座精美的陶瓷艺术品,又像茶叶沉浮一般虚实相生,特别好看。”中铁十七局杭昌高铁黄昌段浮梁东站现场技术负责人吕晓峰对浮梁东站的造型很是满意,“既体现了赣派建筑文脉,又彰显了浮梁瓷源茶乡的文化底蕴”。

杭昌高铁黄昌段在江西南昌连接京港高铁,通过横岗联络线可连通沪昆高铁、昌福铁路等线路,在景德镇市连接九景衢铁路,在安徽黄山连接合福高铁和杭黄高铁,结束了江西省浮梁、乐平、余干等地不通高铁的历史。高铁沿线一座座车站如同一个个窗口,展示出红色英雄城南昌、世界瓷都景德镇、鱼米之乡鄱阳等地的地理人文特点,与杭昌高铁黄昌段一同融入赣鄱美景,成为跨越皖赣两省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审签:郑少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7 21:46: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站一景各具特色!带你打卡济郑高铁新建站房
...南至濮阳段,将于明天(12月8日)建成通车,标志着济郑高铁全线贯通运营。这次将要通车的济郑高铁济南至濮阳段,设濮阳东、南乐、莘县、聊城西、茌平南、长清、济南西7座车站。其中濮
2023-12-07 20:30:00
设计时速350公里!昌景黄高铁开始联调联试
...驶向浮梁东站方向进行轨道和接触网检测,标志着昌景黄高铁(即杭昌高铁黄昌段)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昌景黄高铁西起自南昌市,途经上饶市、景德镇市,经安徽省祁门县、黟县,终至黄山市
2023-08-26 11:02:00
385公里!昌景黄高铁联调联试跑出最高测试时速
...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9月1日,昌景黄高铁在前期逐级提速联调联试的基础上,进行最高测试速度等级提速试验,试验列车顺利跑出了385公里每小时的试验目标速度值,实现
2023-09-01 16:00:00
杭昌高铁今天全线贯通 明年6月杭温高铁也有望通车
制图 高薇杭昌高铁的黄山至南昌段,定于今天(12月27日)建成通车,至此,杭昌高铁也全线贯通运营了。杭昌高铁,是继沪昆高铁杭州至南昌段后,连接杭州至南昌的又一条高铁大通道,途经众
2023-12-27 10:07:00
...车载着旅客开启了北上之旅。这是景德镇首开直达北京的高铁列车。该趟直达高铁列车的开行,让赣东北往来北京方向的旅客有了更多出行选择。“以前从景德镇坐火车到北京,都要从婺源或者九江
2024-01-14 07:45:00
昌景黄高铁10月26日试运行 大皖新闻带您打卡皖赣最美风景
...着G55331次列车从黄山北站出发,沿着南昌至景德镇至黄山高铁(以下简称昌景黄高铁)驶向浮梁东站方向进行列车运行图参数测试,标志着昌景黄高铁联调联试工作结束,转入试运行阶段,
2023-10-26 12:56:00
...第三幼儿园的150余名师生来到景德镇北站开展研学活动。高铁的最新科技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神情专注,耐心询问、仔细聆听,“将来我要当科学家,发明最快的高铁。”殷雨辰小朋
2024-04-26 14:03:00
杭昌高铁黄昌段静态验收 安徽两座火车站竣工亮相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铁路部门获悉,日前,杭昌高铁黄昌段(原名“昌景黄高铁”)已全线进入静态验收阶段,此次静态验收将于本月完成全部项目。静态验收结束后,还将进行动态检测、联调联试及
2023-07-09 18:02:00
...组织班组成员学习规章知识以及处理各类突发情况。杭昌高铁黄昌段开通后,车站客流增加,她每天辗转于候车室、综控室、安检口、站台间,一天下来,每天要步行上两万步,在综控室,每块大屏
2024-05-08 13:5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