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贵港日报
黄齐超
主持人语:范潞霞十多年来坚持义务向市民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体现了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雷锋精神。同时也说明,只要有爱心、讲奉献,人人都能成为“活雷锋”,为社会增添温暖和光亮。
据2月24日中国新闻网报道,范潞霞是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十余年来,她常在街头摆摊,免费教授市民急救技能。一个常备生理盐水、纱布、绷带等急救用品的黄色背包,一个40厘米长的塑胶娃娃、一台音箱和一幅红色条幅,这便是陪伴她走过普及急救知识公益路的“家当”。
别人摆摊赚钱,而她摆摊“救命”。网友的这句评价,是对范潞霞最好的夸奖。
统计数据显示,医院外发生猝死的救治成功率仅有1%左右。由此可见,对突发疾病患者在入院前的“黄金4分钟”内展开急救,尤为关键。
开展院前急救,必须具备急救技能。近年来,我们在急救技能普及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如有关部门组织急救技能培训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如一些媒体开辟急救技能平台,向受众讲解急救知识等。但即便如此,我国急救技能普及率依然很低,远远达不到公众的预期。
作为护士的范潞霞,每天上班非常辛苦。但她下班之后,坚持到车水马龙的街头摆“急救地摊”,向路人讲授急救知识,不为名利,不为钱财,就是想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知识,挽救亲人或他人的生命,其行为和精神,令人钦佩。再者,她的这个“星星之火”,或可点燃更多人的公益热情,加入“急救地摊”的行列。
现如今,普及急救知识的渠道很多。一些具有急救知识的博主利用短视频平台向观众传授急救知识,这自然是好事,值得点赞,多多益善。不过,在笔者看来,范潞霞的“急救地摊”效果更佳,因为视频的互动性不强,而直播虽有互动,但不具实操性,观众不容易掌握要点;“急救地摊”则可以面对面地传授、手把手地指导。
有人建议,对像范潞霞这样的无偿“急救地摊”,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采取一些支持措施:如在职称晋级时加分,如给予“出摊补贴”等,以此激励更多的志愿者参与进来。毋庸置疑,如此初衷是好的。可是,我们不能不担忧,如果真的有激励措施,那么,参与者就极可能存在功利性,他们还能尽心尽力地普及急救吗?会不会有人滥竽充数呢?
接地气且无功利心的“急救地摊”,为普及急救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我们由衷地希望其壮大,希望更多的人支持、点赞和加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7 11: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