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美国“剑桥能源周”聚焦多维能源转型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4-03-20 02:2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每日电讯

美国“剑桥能源周”聚焦多维能源转型

探讨地缘政治紧张、气候变化加剧等多重挑战下的战略调整国际能源界高端会议“剑桥能源周”18日在美国休斯敦开幕,今年的主题是“多维能源转型:市场、气候、技术和地缘政治”。多家大型石油公司负责人当天发言,探讨地缘政治紧张、气候变化加剧等多重挑战下油气企业的战略调整。

主办会议的标普全球公司副主席丹尼尔·耶金表示,全球能源转型是多个维度、不同速度的非线性发展进程。他当天在开幕致辞中说,今年“剑桥能源周”的主题设置,反映了全球能源转型的复杂性。

法国道达尔能源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普亚纳认为,世界既需要传统化石燃料能源供应体系,也需要可再生能源供应体系。他介绍,目前道达尔能源不仅在俄罗斯境内保留大量投资,也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力投资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和电力项目,还在拉美的巴西和苏里南、非洲的纳米比亚等地进行多元化发展。

埃克森美孚首席执行官达伦·伍兹认为,传统能源产业对气候变化的看法正在“演变”,埃克森美孚已决定发挥其长期积累的碳捕捉技术优势,在碳捕获和储存方面进行重大投资,包括捕获和储存来自第三方的二氧化碳排放。

壳牌首席执行官瓦埃勒·萨万表示,壳牌的优势在于能源整合,目前正努力“稳定石油生产”,精简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同时针对欧洲减少对俄罗斯管道天然气的依赖,力图发挥其在全球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领域的优势。

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阿明·纳赛尔的立场明显有别于西方石油巨头。他认为,全球石油需求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达到历史新高,但不会很快见顶,因为发展中国家人均石油消费量过低,对油气的需求增长潜力巨大。

纳赛尔说,未来全球能源转型叙事,“将越来越多地由南方国家书写”。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大减排力度,积极提高能效,逐步采用成熟的新能源和技术。

今年“剑桥能源周”的热议话题还包括关键矿产及其供应链、电力需求的增长趋势、全球经济脱碳、氢能源市场开发、生物燃料和核能等。

据主办方介绍,今年共有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企业精英和专家学者等与会。 (记者徐剑梅 报道员:聂上游)

新华社休斯敦3月18日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0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航天等往年未曾与会的行业,展示了能源技术与创新的“多维度”。
2024-03-25 03:04: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休斯敦3月5日电 综述:“剑桥能源周”聚焦能源、气候和安全新华社记者徐剑梅国际能源界高端会议“剑桥能源周”将于6日至10日在美国“能源之都”休斯敦召开,重
2023-03-06 14:16:00
俄罗斯二十多年来首次未参加休斯敦剑桥能源周会议
...俄总领事馆代表20多年来首次未参加在美国休斯敦举办的剑桥能源周(CERAWeek)国际能源会议。扎哈罗夫称:“我们今年没有参加,这是20多年来的第一次。原因是会议登记几乎在最
2023-03-08 12:13:00
...环节,国际合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举。”剑桥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初大平近日表示。“剑桥南京论坛2023——零碳和可持续发展:科学、政策、实
2023-11-27 21:03:00
剑桥大学 X 戴尔:开发英国最快的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
...次级超算的角逐序幕。正值超算大会前夕,英国知名学府剑桥大学公布其与戴尔、UKAEA、英特尔合作制造的超算Dawn Phase 1将投入使用
2023-11-09 17:12:00
...社休斯敦3月6日电(记者徐剑梅)国际能源界高端会议“剑桥能源周”6日在美国“能源之都”休斯敦开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候任主席苏丹·贾
2023-03-07 17:16: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在休斯敦国际能源界高端会议“剑桥能源周”期间,美国能源部发布下一代地热发电“起飞”报告,称地热发电技术已显示出令人瞩目的进步,使其能够成为美国脱碳发电“关键贡
2024-03-21 15:58:00
2022“鹭创未来”第六届中国厦门海外创业大赛(英国赛区)决赛成功举办
...六届中国厦门海外创业大赛(英国赛区)决赛近日在英国剑桥大学举行。大赛以剑桥现场+线上方式联动举办。厦门火炬高新区通过网络视频连线方式全程参与,并在颁奖仪式上推介厦门市、火炬高
2022-12-20 09:21
...球百强高校,覆盖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29所海外名校;37.7%的参赛项目主创人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此
2024-06-25 07:38: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