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宣太后被称为“千古一后”,有没有夸大其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6 18:16:00 来源:戏说三国

“我虽出身王族,却一直被人踩在脚下,一无所有,我不墨守成规,也不怀挟偏见,我既能一掷决生死,又能一笑泯恩仇。”随着热播剧《芈月传》的播出,这位传奇人物大秦宣太后变得家喻户晓。甚至在各种历史科普文、通俗读物中,她是杰出的女政治家、掌权四十余年的千古第一真女帝、史上第一位有谥号的太后、大秦帝国的奠基人、吕雉、武曌、慈禧的楷模。

秦宣太后被称为“千古一后”,有没有夸大其词?

精彩的剧情将这位连真实姓名都无人知晓的宣太后被捧上神坛,甚至有人说她才是兵马俑的真正主人。历史上的芈月真的是这样吗?今天让我们来扒一扒这位母仪天下的“女神”。姓名乃艺术加工,出身实无人知晓正史中关于芈月的记载可谓少之又少,这不禁让人生疑,作为大秦帝国的奠基人,居功至伟的芈月应当名垂青史,为后世歌颂赞美。

但事实上,这位“千古第一太后”真名不详,出身不详,所有的正史记载屈指可数,还都颇有讽刺之意。

秦宣太后被称为“千古一后”,有没有夸大其词?

根据正史记载,芈月并非楚国公主,相反芈家是楚国所有贵族中又穷又落魄的一支,不过芈家倒是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屈原。屈原是楚国人,姓芈,但并非电视剧所说的那样是芈月的师傅,屈原是芈姓屈氏,名平,而芈月是芈姓向氏,二者的关系姑且只能算同一宗族。当然,穷也不是一无是处,据历史学家结合史料合理推测,芈月母亲因为家中贫穷改嫁,生下同母异父的弟弟魏冉,这位弟弟可是芈月后来开启开挂人生的关键人物,咱们到后面再说。

秦宣太后被称为“千古一后”,有没有夸大其词?

战国时期通行媵妾婚,即“一王娶九女”,就是娶一人当正妻,其他八人陪嫁,芈月就是这陪嫁八人中的一人。战国时期嫔妃们分为九等,从上往下依次分别为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芈月被秦惠文王封为第五等嫔妃,故史书称“芈八子”。至于“芈月”这一姓名的由来,乃是后来考古学家在兵马俑身上发现了“月芈”的字样,而当时又有人谣传兵马俑其实是给宣太后殉葬的。

秦宣太后被称为“千古一后”,有没有夸大其词?

恰逢《芈月传》的编剧为剧名发愁,叫《大秦宣太后》没新意,叫《芈八子传》又不合适,索性结合两条谣言,就叫《芈月传》吧!于是这位大秦宣太后就有了一个后人给起的名字——芈月。宫斗失败,全靠“躺赢”芈月刚到秦国的时候,就引起了惠文后的敌意,那个时候还很年轻的芈月全身上下散发着单纯的气息,容貌姿色也是一等一的好,惠文王也非常宠爱她。

秦宣太后被称为“千古一后”,有没有夸大其词?

芈月一连生了三个儿子,但地位始终没有变过,是惠文王不够宠爱她吗?不,是惠文后看不惯她。王后乃是魏国人,又受秦国法家思想的多年熏陶,讲究的是人性本恶,楚国新人芈八子在自己的眼里就是典型的“白莲花”,外表圣洁内心“腹黑”,不知道要在这后宫卷起什么风浪,自然是先下手为强。从小就远离皇室的芈月哪见过这阵仗,自然是处处受制。秦惠文王一死,王位当然是毫无疑问地落入惠文后之子嬴荡手中,嬴荡史称武王。

秦宣太后被称为“千古一后”,有没有夸大其词?

生前碍于惠文王,惠文后并没有太大的动作,惠文王一死,她立即把芈八子打入冷宫,将芈八子的大儿子嬴稷送到燕国当做“质子”。单纯的芈八子在冷宫的五年中终于觉醒了自己的腹黑属性,每天都在策划翻身的机会。翻身的机会说来就来,还是武王亲手送到芈月面前。从王号上就可以看出,这位秦国的新王尚武,嬴荡身高体壮、孔武好战,平日里喜好比武角力,身边的大臣亲信都是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大力士。有一天,这位脑袋里都是肌肉的武王突发奇想,跑到周畿王都洛阳,在人家太庙前与自己的亲信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

秦宣太后被称为“千古一后”,有没有夸大其词?

不得不说,这位武王还真是有两把子力气,一声大喝下就将九鼎中的一座大鼎举过头顶,奈何身为华夏重器的“龙文赤鼎”实在太“重”了,当场就把嬴荡的胫骨压折了,当晚就在洛阳驿站里去世了。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位武王平日里沉迷刀枪棍棒,居然抽不出时间给自己生个儿子,如此不近女色的君王也算是凤毛麟角了!武王薨殂的消息飞回了秦王都,听到风声的芈月当即从冷宫的床上蹦了下来,开始实施自己的夺嫡大计。

秦宣太后被称为“千古一后”,有没有夸大其词?

嬴荡一死,惠文后心中立马有了新的王位继承人——公子壮,只要事成自己就可以继续把持朝政了。但是史书上的记载却是“诸弟争立,嬴稷质于燕,国人迎而立之,是为襄昭王。”什么情况?难道这嬴稷真是那天降祥瑞的真龙天子?当然不是,当然是背后的母亲芈月和他的舅舅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秦宣太后被称为“千古一后”,有没有夸大其词?

自封“太后”,祸乱朝纲自武王驾崩后,秦国内部分为两派,一派是支持公子壮的秦惠文王后和秦武王后;另一派是芈八子、魏冉以及芈月的弟弟华阳君芈戎;其余六国之间,魏国支持魏系,燕、赵、楚三国支持楚系。秦国朝中的两大政治势力分别为左右丞相樗里子和甘茂,虽然朝中舆论倾向于公子壮这一派,但惠文王后和武王后手中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政治势力。反观芈八子一派,虽然只有一名实力老将魏冉,但并非势单力薄,这都要归功于亡夫惠文王赢驷和武王嬴荡,延续了商鞅的军功爵制度,才让庶民出身的魏冉才华得以施展,同时得到两代秦王的重用。

秦宣太后被称为“千古一后”,有没有夸大其词?

依靠魏冉手中的政治资源与两位丞相做交易,芈八子取得了樗里子和甘茂的支持,成功推自己最喜欢的二儿子嬴芾上位,成为了王位的继承人。可就在此时,想要亲近秦国的赵武灵王与燕昭王合谋,派大军护送嬴稷回国,并对芈月说:“王位必须是嬴稷的,不然燕、赵两国就要对秦国宣战!”反正横竖都是自己儿子登基,芈八子自然乐得少一事,于是扶嬴稷登基,成为秦昭襄王,同时封自己为秦宣太后,并将惠文后一派赶尽杀绝。估计是心疼秦昭襄王年纪太小,这位新晋太后搞起了垂帘听政这一套。当时,楚国围攻韩国,韩国多次向秦国求救,但秦国不愿意施以援救。于是韩国派了一名叫尚靳的使者,同是游说,尚靳却没能像烛之武那样不辱使命,在说了一番唇亡齿寒的陈词滥调后,垂帘听政的宣太后对他讲了这样一段话。“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韩,兵不众,粮不多,则不足以救韩。夫救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妾少有利焉?”

秦宣太后被称为“千古一后”,有没有夸大其词?

这段话意思是:“以前我侍奉惠文王时,如果他只用大腿压在我的身上,我会感到很累;但他要是整个身子压在我身上,我却一点也不嫌重。为什么?因为我尝到了甜头!我们现在要救韩国,兵不众,粮不多,就不能达到目的。但为救韩要我们付出日费千金的代价,那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尚靳完全被宣太后独创的床上外交言论打败了,而且败得一塌糊涂。身为一国太后能讲出这种话也足以令人震惊,而宣太后不但讲了,还身体力行地实践了自己的言论。

秦宣太后被称为“千古一后”,有没有夸大其词?

牺牲色相安天下,却一脚踏入欲望深渊中原的四大宿敌:东夷、西狄、南蛮、北戎,而义渠更是西狄中最为强大的部族之一。当时正值东边的韩、赵、魏三国围攻秦国,而西边的义渠人也开始了对秦国的征战。秦国腹背受敌,无奈之下,昭襄王邀请义渠王到都城咸阳商谈议和。据说宴会上,成熟妩媚的宣太后和年轻孔武的义渠王一见钟情,当晚便留在了咸阳并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宣太后还命人修建了甘泉宫作为二人的爱巢。

秦宣太后被称为“千古一后”,有没有夸大其词?

这对昭襄王来说是何等奇耻大辱,而对自己母亲的失“礼”举动,做儿子的却装作视而不见,为什么?因为秦国和义渠整整停战了34年,或许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在宣太后年老色衰后,二人渐渐失去了联系。突然有一天,义渠王收到了一封来自宣太后的情书:“我想你了!”义渠王念及旧情应约而来,但等他来到甘泉宫后,等待他的不是鸳鸯帐下的粉红老佳人,而是索命的刀斧手。

秦宣太后被称为“千古一后”,有没有夸大其词?

义渠王惨死后,秦国发兵征服了群龙无首的义渠。在结束了长达34年的床上外交后,垂帘听政的宣太后将大权还给了自己的儿子秦昭襄王,退居深宫开启了自己的老年浪漫生活。

年迈的宣太后依旧欲求不满,找了一个叫魏丑夫的年轻男宠,快活了一段时间后,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想让魏丑夫为自己陪葬。年轻的魏丑夫听说老太太要他陪葬,吓得半死,他自诩前途无量,如今怎么就半截身子都入土了。于是他赶紧找大臣庸芮为他求情。

秦宣太后被称为“千古一后”,有没有夸大其词?

庸芮为魏子说太后曰:“以死者为有知乎?”太后曰:“无知也。”曰:“若太后之神灵明知死者之无知,何为空以生之所爱葬无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积怒之日久矣。太后救过不赡,何暇魏丑夫乎?”太后曰:“善。”乃止。(出自《战国策秦策一秦宣太后爱魏丑夫》)庸芮以“死者死后没有知觉,没必要让活人白白牺牲陪葬”的道理劝导;又以就算“死者有知觉,太后也应该向先王请罪以平息先王怒火”的假设告诫,最终使宣太后打消了陪葬的念头。由此看来,宣太后也就是个普通人,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厉害,她被捧上神坛,更多的是因为影视作品的夸张加工和谣传。

秦宣太后被称为“千古一后”,有没有夸大其词?

被称为千古一后确实有些夸大其词,这对秦国统一的真正贡献者们和历史上真正的杰出女性们是不公平的,不过也不能完全否认她的功绩。毕竟在她掌权之时,秦国稳步强大,为之后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7 00:46: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芈八子也称宣太后,相传芈八子城府极深,雄才大略,在秦国把持朝政、呼风唤雨近40年。中国历史上,太后这个称谓始见于她,太后专权亦自她而始,实为千古太后第一人。从“芈八子”到宣太后秦
2024-05-18 10:54:00
宣太后一生为秦国做出哪些贡献
...下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赵姬,另一位就是秦昭襄王的生母宣太后。好多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宣太后的称谓,但是提起另一个称谓可能看过影视作品的朋友们应该都不陌生-芈八子。秦国宣太后是去世以
2024-05-17 19:43:00
秦宣太后竟然要男宠陪葬,可见她对这个男宠是真爱
秦宣太后芈八子,又叫芈月;原本是楚国公主,后被嫁给秦惠文王为姬妾;后来给秦惠文王生了个儿子稷,也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原本秦惠文王死后,是秦武王继位的,武王身高体壮,重武好战,在位
2023-04-22 09:43:00
秦惠文王是怎么死的,赢驷的儿子结局如何?
...,反而是在六年后才造反。这时候,秦昭襄王在他母亲宣太后的统治下,秦国内政已经稳定下来,嬴恽造反基本没翻起什么浪花,就被司马错给平定了。嬴恽也死于非命。图片来自网络,侵删05泾
2022-12-31 22:02:00
秦国宣太后为义渠王生育两子,他们结局如何?
...无吕武之恶”,还有更早的一位大器女子,她就是秦国宣太后,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太后的女人,她的一生可谓充满传奇。宣太后出生在楚国贵族芈氏,像众多历史上的女性一样,她在史书上连
2023-08-23 16:33:00
芈月、芈姝相争,为何被嬴稷中途截胡
...文王嬴嗣。公元前329年,她生下了未来的秦武王嬴荡。宣太后(?—公元前265年),姓糜,楚国丹阳人。她也被称为芈八子、秦宣太后。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后。战国时期,秦王的太
2024-04-22 16:27:00
秦宣太后芈八子的执政之路
...妃嫔掌握朝政的开创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尊称为“太后”的女性。她更是最为开放的太后,毫不掩饰地在朝堂上与百官分享她与君王的亲密之事。她就是秦国宣太后芈八子,今天,我们将一探
2023-09-19 00:58:00
宣太后,开启中国历史上后宫摄政先河的第一个女人,秦宣太后摄政长达41年,期间为秦国政治安稳做出很多贡献,其中最大的贡献就是消灭义渠国,增强了秦国的国力,扩展了国土范围。而就在秦国
2023-08-30 22:02:00
秦昭襄王即位背后的权力博弈
...陈小香王出生于公元前325年,父亲是陈惠文王,母亲是宣太后。但是陈惠文王的王后不是先太后,而是来自卫国的女人。秦武王就是这位王后生的。陈武王出生于公元329年,比萧襄王大4岁
2023-11-07 07: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