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
坐标:内蒙古五原农业防病虫害气象科技小院
“气象医生”把脉“甜蜜事业”
本报通讯 员 李红梅王祯晗刘璐徐琳琳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地处河套平原腹地、黄河“几字弯”最北端。优质的气候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当地白梨脆香瓜、黄柿子、甜玉米等果蔬的美味。今年,五原黄柿子更是在网络上“火爆出圈”。
初夏,走进自治区首家气象科技小院——五原县气象局农业防病虫害气象科技小院(以下简称“科技小院”),气象自动观测站、环境传感器、农田小气候仪、土壤墒情监测仪、病虫害监测和自动化水肥灌溉等设备一应俱全。黄柿子试验田内,五原县气象局工程师赵媛和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研究生李朝乾,正记录着诱捕器中的成虫数量,分析成虫发生高峰和黄柿子生育期及长势等……
今年,这片试验田主要是为了研究气象条件与黄柿子番茄潜叶蛾病虫害的主要规律。“生长间歇期使用高温闷棚土壤消毒技术对土壤虫卵进行防治的效果很好,现已在胜丰镇扶贫产业园区农业气象试验示范基地应用推广。”赵媛信心满满地说。
走进五原县胜丰镇新丰三社,种植大户张美珍热情地迎了上来。“多亏了气象‘医生’,我们的白梨脆香瓜大丰收,比市场上的口感更好,已销往北京、山西、河北等多地。”张美珍口中的“医生”,正是五原县气象局推广的设施瓜类白粉病高温闷棚绿色防治技术。
农药控制在白粉病初期有一定效果,但对土壤生态、食品安全等有潜在危害。2021年,五原县气象部门联合农业院校通过人工气候模拟试验和试验田验证,监测保护地内的小气候条件,摸清绿色防控气象指标,研发了基于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施瓜类白粉病高温闷棚绿色防治技术。
“去年该技术在全县范围辐射推广2.2万亩,减少农药使用1.76万斤,示范种植户每亩可有1万元至1.5万元的收益,采摘期延长15天至30天,提高产值1320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五原县气象局局长张铁栓介绍。
五原县气象局以科技小院为依托,联合县科协、农科局等涉农部门加大新技术的示范种植、技术推广和人员培训等工作力度,在巴彦淖尔市建成4个农业气象技术成果转化核心示范区。同时,通过微信群面向全县23家设施农业企业、合作社和425家种植大户,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形成了“基地研究+核心示范区+合作社推广+农户应用”的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新模式。
五原县气象部门创新局校合作模式,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组建农业创新联合体,共建产学研教育实习基地和设施果蔬绿色防控博士科研工作站,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赋能农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小院吸引多方专家人才,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还经常开展示范培训和农技推广,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五原县绿色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靳存旺说。
科技小院“安家”一年多来,先后有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的40余名专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到这里工作,现场培训基层干部、种植大户、农民700余人次。
如今,科技小院的工作人员根据当地新的农业生产需求,又投入到重度盐碱地甜菜种植模式和盐碱地生态菌剂筛选的研究中……
5月23日,农业防病虫害气象科技小院业务人员对农户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图/刘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9 1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