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定西日报

图为通渭县李店乡金银花种植基地。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 张子斌 摄
编者按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胶州与甘肃省徽县、通渭县,一地临海,一地依山,虽跨千里之遥,却因东西部协作续写了感人至深的“山海情”。
胶州聚焦西部所需,把先进的发展理念、技术、资金、人才等优势与徽县、通渭县的区位、资源等结合起来,主动对接、跟进衔接,持续推动东西部协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迈进。
这其中,有一批胶州人,他们走进大山深处,与当地干部群众共谋发展、共创未来,留下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正是因为他们的辛勤努力,两地携手共赢的步伐愈发稳健,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征程上,一路高歌,逐梦前行!
金胶州记者 何光翠
“我们马上就要投入第二条生产线了,两条生产线加起来一天可以生产9万瓶!”通渭县清凉沅金银花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企划部经理连连虎带着记者参观日化厂的生产车间,隔着玻璃,可以看到生产车间内几名工人正拿着手上的“小瓶子”忙得起劲。这里生产出的金银花日化产品将销往全国各地。
胶州·通渭金银花健康产业园是东西部协作资金参与投资的产业园之一,在聚“胶”汇“合”·“通”向“渭”来党建联盟的促进下,金银花二产产值突破1亿元。
聚“胶”汇“合”·“通”向“渭”来党建联盟的建立,破解了通渭县东西部协作工作中力量不集中、事权不统一、联络不顺畅、信息不对称等短板弱项,深度统筹资源、拓展协作领域、凝聚工作力量,全面构建起“党建统领统合、条块齐抓共管、各方协同参与”的全新协作格局。
作为东西部协作的典范,胶州与通渭县通过人才交流、产业互补、资源共享等方式,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推动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农业转型 打造发展“金名片”
近日,记者来到胶州·通渭金银花健康产业园,看到琳琅满目的金银花特色产品摆满了整个展厅。“我们这款金银花提取液制作的除臭喷剂,通过电商直播的方式销售,一天能售出4万瓶,每瓶售价12.8元,光这个产品一天的销售额就能达到51万元。”连连虎自豪地介绍道。
据了解,目前,通渭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达15万亩,带动全县5.2万户种植户通过种植金银花实现致富增收。为延伸产业链条和优化产业结构,通渭县携手我市用足用好东西部协作帮扶政策,投入资金1.5亿元(东西部协作资金5276.8万元)建成胶州·通渭金银花健康产业园,目前建成色选厂、提炼厂、日化厂,全力研发以金银花、黄芪等道地中药材为主要配方的日化产品和饲料添加剂,通过“线上+线下”模式销往全国各地。
伴随着金银花健康产业园的投产,通渭县金银花产业实现了由农业种植到工业生产的转型升级,由企业示范带动形成三产深度融合的发展新局面,金银花产业已成为通渭县域乡村振兴的“金产业”、经济发展的“金名片”。全县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年交易量达到5.5万吨、市场交易额突破11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超过20亿元,走出了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产业振兴之路。
“聚‘胶’汇‘合’·‘通’向‘渭’来党建联盟的成立,极大地赋能了企业发展,挂职干部工作组很关心企业运行,通过嫁接东部平台资源,积极为我们打通金银花下游企业,搭建了良好的产业技术交流合作平台,现在又为我们链接了上合综服平台,为企业产品远销日韩及东南亚国家打开了全新合作局面。”通渭县清凉沅金银花公司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总经理陈耀说。
产业扶持 构建生产新场景
在甘肃省俊牧丰服装科技有限公司服装生产车间内,
机器轰鸣,四条流水生产线全部启动,员工们忙碌着手头上的服装缝纫工作。
车间墙上红色的“光荣榜”格外耀眼。“四组张红红,四组常艳艳,二组周乖旺……”每个月前十名在榜上一目了然,入围前十名的另有50元的现金红包奖励。
生产线四组的张红红在三月份的工资名单里夺得了第一名,“我家住在通渭县城里边,每天骑自行车过来上班,就十来分钟,之前我是在北京的一家服装厂上班,离家比较远。
“现在这份工作既能顾家又能赚钱,对于我们这种‘陪读’妈妈来说很合适。”张红红笑着说。
“产业园的建设,给我们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也为我们企业下一步扩大产能提供了发展空间。目前订单量非常充足,员工不到200个人,接下来会大量招工,也会在机器设备方面做一个更新,希望把公司做大做强。”甘肃俊牧丰服装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厂长郑美滪说。
郑美滪口中的“产业园”,指的是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2000万元,与甘肃骏丰服装科技城重组建设的胶州通渭服装产业园,目前已落地企业两家,总投资突破1亿元,提供300多个优质工作岗位。
同样落户该产业园的西布猫纺织品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床上用品的企业,目前员工有30人左右,年产值在1500万元左右。
“产业园建成之后,对于我们企业来说,生产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产业园实现了全县服装产业的生产集聚,为我们搭建了资源共享的平台。之后我们也希望利用好平台优势,引进东部先进生产模式,推动全县服装制造业提档升级。”西布猫纺织品(甘肃)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王过银说。
胶州通渭服装产业园的建立,推动通渭县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中化、集约化发展,但产业园内的公司仍采用传统的制造模式。为此,胶州团市委副书记、通渭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昊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对接海尔卡奥斯等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企业完成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助推企业完善供应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做优产品链,为整个通渭进一步面向上合组织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打开全新产业‘出海口’”。平台赋能 拓展销售“朋友圈”
甘肃通渭飞天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通渭县当地丰富的豌豆和马铃薯等优势资源,生产粉丝、淀粉、马铃薯鲜粉等特色产品的公司,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区市场及周边邻国,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公司正在运行4条生产线,可年产马铃薯鲜粉5000吨。
产能高了,往哪销售是个问题。聚“胶”汇“合”·“通”向“渭”来党建联盟发挥“牵线搭桥”作用,解了甘肃通渭飞天食品有限公司的后顾之忧。
“通过东西双向产业协作,我们的产品不仅实现了通货入胶,通货入鲁,同时通过上合综服平台的助力,帮助我们放大坐标,寻求合作,在更广阔的平台助推产品走向全球市场。”甘肃通渭飞天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晓军说。
“挂职通渭,我们将始终锚定‘通渭所需、胶州所能’,坚定党建引领‘主心骨’,做实产业协作‘压舱石’,借力上合示范区‘国字号’平台资源禀赋,做优通道建设、节点建设,全力打造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产业协作生态格局,全面做好教育、医疗、农技等各条战线工作,走好上合、胶州与通渭之间‘强党建、搭平台、聚产业、促振兴’的创新协作之路,打造东西部协作齐鲁样板。”胶州挂职通渭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匡立林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1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