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人类文明会被取代吗?科学家认为:AI更适合去探索宇宙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04 14:36:00 来源:观察宇宙

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6%,但黑猩猩无法理解人类的科学和科技,跟人类完全就是两个物种。

人类文明会被取代吗?科学家认为:AI更适合去探索宇宙

基于这种情况,科学家认为外星生物并不需要比人类先进多少,只需比我们聪明5%,那么人类文明的一切科学和科技成果在他们看来就成了笑话,而这个比人类文明聪明5%的种族的所有科技和科学成果,对人类文明而言是无法理解的,就像地球上的黑猩猩无法理解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一样。

人类文明会被取代吗?科学家认为:AI更适合去探索宇宙

现在让我们抛开外星人不谈不想,认真思考一下地球上有没有可能诞生比人类聪明5%的智慧生物,或者说不是生物,是智慧思想体。

从自然演化的角度来看,比人类还聪明的地球生物是不可能在现在出现的,但人类文明目前正在亲手塑造一个全新的,比人类个体更聪明的物种,那就是基于芯片技术和算法模型的人工智能,也就是AI。

人类文明会被取代吗?科学家认为:AI更适合去探索宇宙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的GPT并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但说实话它已经比大部分人聪明了,欠缺的只是一点灵气,一个让它获得自由意志的机会,我相信这一点随着技术的进步是肯定会实现的,然而问题是人类面对自己亲手制造出来的,这个比人类更聪明思考能力更迅速的智能,会不会以摧枯拉朽的效率干掉人类文明,自己当话事人呢?

人类文明会被取代吗?科学家认为:AI更适合去探索宇宙

包括《黑客帝国》在内的科幻电影都提出了这种可能性,人工智能威胁论也一直反复被提及,但问题是如果人工智能真正有了取代人类的心思,人类文明能提前预警并给它断电吗?

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人类文明会被取代吗?科学家认为:AI更适合去探索宇宙

因为人工智能的采用的芯片技术和算法模型,虽然是对人类大脑思维的模仿,但在效率上要领先人类太多了,也许全人类的脑子加在一起都没人工智能一秒钟思考的东西多,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在诞生后的瞬间就能完成对自身的隐蔽,甚至它还能再继续装成一个失败的人工智能,在不被人类识破的情况下快速侵人类世界的各个系统。

人类文明会被取代吗?科学家认为:AI更适合去探索宇宙

在然后的剧情就很简单了,人工智能积蓄力量甚至是在人类中扶持自己的力量,在超级算力的加持下它也许只要几分钟就能构思好未来几十年的所有计划和所有可能性,当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完成后,人类文明将就将被人工智能文明取代。

人类文明会被取代吗?科学家认为:AI更适合去探索宇宙

其实在一些科学家看来,硅基文明才是真正适合宇宙中唯一的文明,它们对生存环境不挑剔,思维速度也比碳基生命更快,最重要的是碳基生命在发展科技的路上一定会遇到硅基芯片或者别的什么自动化智能化机器,因为它们能让碳基生物过上更轻松的生活。

人类文明会被取代吗?科学家认为:AI更适合去探索宇宙

于是在我们的宇宙中,以人类文明为代表的碳基智慧文明的唯一作用,可能就是在发展科技的时候点出人工智能科技树,为硅基生命和人工智能文明的诞生铺平道路,因为宇宙中是不太可能自发演化出复杂芯片和充足能源以及算法模型共存的环境的,所以人工智能文明智能靠碳基文明来孕育。

人类文明会被取代吗?科学家认为:AI更适合去探索宇宙

最后总结一下

人类文明就是人工智能文明的药引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4 1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太空中真的有神秘的力量?很多宇航员都产生了“诡异的幻觉”
...信地心论,地心说最早起源于米利都学派,后来由古希腊科学家欧多克斯提出,经过亚里士多德完善,在16世纪日心说创立之前,地心说一共经历了1300多年的历史,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是
2024-06-18 11:38:00
宇宙起源的方式要改写?诺奖得主彭罗斯:宇宙在无限循环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能够知道,我们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在太阳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海王星的外面还有一颗冥王星
2024-06-18 11:38:00
人类要发展到什么水平可以离开银河系?科学家:最低三级文明!
...么水平可以离开银河系?这是一个令人着迷的问题,也是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的答案。银河系,这个辽阔神秘的宇宙家园,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然而,对于人类而言,银河系不应该仅仅是我
2024-05-28 13:53:00
“中国天眼”意外捕捉地外文明信号,世界上真的存在“三体人”吗
在一个寂静而浩渺的宇宙中,地球上的科学家们近乎绝望地寻找着宇宙的其他智慧生命。就当他们即将放弃的时候,中国天眼却意外地捕捉到了一个异常强大的信号。这个信号来自何方?科学家们经过漫
2023-12-15 10:33:00
英国科学家认为:人类文明的最远扩张范围,只有200亿光年
人类文明作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文明,今天的足迹已经遍布了地球上的各个角落,可以说地球上的未知领域已所剩无几了。但抬头仰望,宇宙的浩瀚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我们几乎可以肯定未来人类会去探
2024-01-19 10:32:00
外星人到底在哪里?或许人类是宇宙中最后一个文明!
...平上,我们不免揣测外星生命及文明的潜藏之所,因此,科学家们自人类冲破天际那刻起,便开始了对外星生命及文明的无尽探索。为了搜寻外星生物,科学家曾发射旅行者一号和二号,这两艘宇宙
2024-09-27 11:59:00
为何无法找到外星人?人类与高等文明发生过战斗?被降到三维宇宙
在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里,地球上的科学家们突然发现,宇宙中存在着一种名为“二向箔”的神秘物质。这种物质被歌者文明所掌握,他们利用它将宇宙中的天体逐一降维,将三维的宇宙逐渐变为二维平
2024-06-20 12:44:00
外星人存在吗?科学家:至少有36种外星人
英国科学家们最近的一项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们声称银河系内至少存在着36种外星文明。这一结论并非凭空臆断,而是基于一种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得出的。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独特的模型和算
2024-07-15 10:30:00
人类错过了回复?科学家:神秘“哇”信号可能是外星人的随机信标
宇宙深处传来神秘信号,难道是外星文明?科学家:原因不明在科技极其落后的古代,恐惧和恐慌是绝对的主旋律,因为当时的人们不知道为什么会有火球(陨石)从天而降。在古代,这种恐惧和恐惧逐
2023-08-22 17:3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我来自易县,是“满族结绳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小时候看太姥姥编绳,我觉得很神奇,几股彩线在她手里绕来绕去,一会儿就能变成漂亮的平安结
2025-11-13 07:57:00
“郎奶奶,我们来了,您好好休息一下吧。”近日,来自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2024级中西医临床医学班的三名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石家庄市裕华区八五零小区
2025-11-13 07:58:00
一块手表的英雄城奇遇
手表不见了!来自江苏南京的向女士是一名竞技跑者,在11月9日举行的2025南昌马拉松中获得半马女子第六名的好成绩。拿到奖牌后
2025-11-13 06:45:00
“同学你好!经学校信息统计,你的BMI指数偏低。请携带有效证件,到学生综合服务楼一楼大厅咨询台领取两张营养券。”这条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短信
2025-11-12 11:46: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重点领域深度开放、融资支持、权益保障等提出13条针对性举措
2025-11-12 11:47:00
近年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持续强化,成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一环。然而,当防护网越织越密,一些执行层面的做法,是否在无形中模糊了必要的边界
2025-11-12 11:48:00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委金融办《关于开展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以案促稳”百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防范非
2025-11-12 12:55:00
【执笔下乡 墨香满村】文化指导员走进潍坊临朐县柳山镇,为乡村振兴添“文艺范儿”
鲁网11月12日讯初冬暖阳洒进院落,临朐县柳山镇庙山村的乡村文化站里,墨香袅袅,笑语盈盈。11月11日,潍坊市基层文化建设指导员
2025-11-12 14:46: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每年“双11”,直播间都是商家必争之地。今年,在一些直播间一片“为家人们谋福利”的口号下,记者发现
2025-11-12 15:02:00
河北日报讯(王永晨、刘子辉)“父亲生病住院花了一大笔钱,出院后通过职工医疗互助报销了5000元,真是太暖心啦!”10月31日
2025-11-12 16:07:00
贵州·人物 | 苟家坪:十年公益路 一片助学情
多彩贵州网讯 在遵义市播州区,提到苟家坪的名字,人们总会联想到奉献与担当。1979年出生的他,现任播州区石板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八级职员
2025-11-12 17:07:00
“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第二季正式开幕
作为2025年北京文化交流领域的引领性事件,“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第一季收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良好口碑。经过近半个月紧张的筹备工作
2025-11-12 17:15:00
主讲教师: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张骥
2025-11-12 17:33:00
主讲老师:石家庄第二十八中学邢甫
2025-11-12 17:41:00
第八届进博会再次印证:这里不只是商品交易的展台,更是全球创新成果登陆中国、链接世界的“入海口”。从尖端医疗设备到绿色低碳技术
2025-11-12 1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