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打破变换光学理论限制 遗传算法助力隐身器件设计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1-10 01:3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打破变换光学理论限制

遗传算法助力隐身器件设计

【新知】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近日,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陈焕阳教授团队提出了运用遗传算法设计隐身器件的方案,并成功设计出可作用于微波频段和太赫兹频段的隐身器件。相关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E》。

隐身是指物体对人眼或电磁探测不可见的现象。随着变换光学理论的不断发展,科研人员通过操纵光和物质相互作用来实现物体隐身逐渐成为可能,但要想在现实中设计出完美的隐身器件,仍存在巨大挑战。

此次研究中,科研人员将人工智能算法与传统电磁理论相结合,通过机器学习来探索光子器件的隐身性能,在最小化人为干预前提下,找到了针对多种散射体隐身器件的设计最优解。

“我们用到的设计隐身器件的遗传算法是一种受到生物进化启发的学习方法。该算法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搜索最优解。”陈焕阳表示。该研究将隐身器件的最小化散射截面设为优化目标,将隐形器件的几何结构、材料及工作波长这些变量定义为遗传算法中的个体染色体。优化过程从随机生成由隐身器件组成的种群开始,通过解析计算每个隐身器件对应的散射截面,运用遗传算法进行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选择最优个体参与下一代繁殖,并重复该过程直至找到全局的最优方案。

研究人员用该方法分别设计了可作用于微波频段与太赫兹频段的双层圆柱隐身器件。仿真过程显示,随机初始化的隐身器件一般散射较强。随着进化过程的进行,散射逐渐变弱最终实现了隐身。此次研究发现,六角氮化硼、射频材料等天然材料及其层状结构能实现多频甚至宽频隐身。此外,研究还首次发现双曲色散材料或双曲超材料也能实现隐身,突破了此前变换光学的认知。

此次研究的成果打破了变换光学理论对于隐身器件设计的限制,为设计多频甚至宽频隐身器件提供了较为高效而实用的方法,有望加速推动隐身器件从理论走向应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0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加12开始卷潜望长焦了 李杰:直立长焦被用户戏称为“凑数”
...感、立体感、临境感。一加认为,移动影像一定是光学和算法双重发力,在此思路下,手机一方面需要定制光学器件,让光学发挥最高效率;同时也要自研顶级算法和显示技术,协同提升影像能力。
2023-11-14 20:59:00
36氪首发 | 「维悟光子」获得真格基金超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专注被动单目3D视觉感知技术
...传统CMOS获取的单幅图像上;软件端,通过自研计算成像算法解码,可以同时获得目标场景高精度、自配准的三维点云和二维图像。单目3D相机示意图相较于已有的三维感知方案,维悟光子联
2023-02-27 12:15:00
芯片化的空间激光通信“并不遥远”——光子集成激光相控通信
...OPA的扫描角度则受到了约束。近年,由于工艺和相位校准算法的进步,完全依靠相位调谐实现大角度二维扫描的集成光波导相控阵开始崭露头角,展现出了较好的发展前景。图5为一种完全依靠
2024-05-29 10:56:00
OPPO影像战略沟通暨巴黎影展即将登陆法国巴黎
...须是光学+计算摄影的双重发力,这次在一加12上,硬件+算法将会全面发力。硬件方面,一加12拥有同档最强定制影像硬件;联合索尼研发全新“光喻LYTIA”系列旗舰主摄,基于手机硬
2023-11-06 14:35:00
PRL:超对称波导完美激发拓扑态
...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李涛、祝世宁课题组通过超对称变换方案,实现了一维晶格中拓扑态的完美激发,并在硅波导阵列中实验展示了SSH模型拓扑边界态的宽带高效激发。图1.超对称波导完
2024-01-10 10:35:00
...究中,李宝军团队基于双层超构表面结构,结合梯度下降算法和巧妙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自然界中结构所能达到的最大8个自由度的光场调控,并且给出传统设计方法所不能实现的光场调控功能,如
2022-12-21 08:01
斯坦福、港大、英伟达用全息术+先进纳米光子实现普通尺寸AR眼镜
...栅、紧凑的色散补偿波导几何结构和人工智能驱动的全息算法组合来克服相关挑战。元件属于共同设计,以消除空间光调制器和波导之间对庞大准直光学器件的需求,并以紧凑的设备形状参数来呈现
2024-05-13 10:47:00
...合攻关,研发了氮化镓DC/DC变换器的新型拓扑、高效控制算法和主动热管理等关键技术,实现满载效率98%以上,变换器功率密度为全球领先水平;曹文平教授团队与合肥安赛思半导体有限
2023-05-04 02:05:00
...最近的《光学》杂志上。这一突破得到了革命性神经网络算法的支持,该算法能够重建全息显微镜观察的物体,增强对细胞和细菌等微观物体的检查,而无须笨重的传统显微镜或额外的光学器件。大
2023-05-09 02:0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