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e法耀陇原|以法护绿——探访祁连山生态司法创新实践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8-27 20:31:00 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8月27日讯(记者 唐佳蕾)初秋的祁连山,层林叠翠,碧空如洗。黑河水奔腾不息,滋养着河西走廊的万千生灵。在这片曾经伤痕累累的土地上,法治的力量正悄然书写着绿色蝶变的奇迹。近日,记者跟随“全国网络普法行”采访团走进甘肃张掖,实地探访这里的生态司法创新实践。

移动法庭: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张掖地处国家“两屏三带”主体功能核心区,境内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四大自然生态系统交融交汇,绵延1000多公里的祁连山一半在张掖境内,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穿境而过,孕育了河西走廊最大的绿洲,形成61.8万亩的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维护国家西部生态安全中承担着重要使命。

e法耀陇原|以法护绿——探访祁连山生态司法创新实践

祁连山林区法院山丹马场巡回办案点。中国网记者 唐佳蕾 摄

失火案、非法采矿案、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祁连山下,一个“借住”在派出所里的“移动法庭”——祁连山林区法院山丹马场巡回办案点,正书写着"法槌落处皆青山"的生态司法实践。自2021年6月挂牌以来,这个仅80余平方米的办案点,已成为当地农牧民“家门口的法院”,打通了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e法耀陇原|以法护绿——探访祁连山生态司法创新实践

祁连山林区法院山丹马场巡回办案点的审判法庭。中国网记者 唐佳蕾 摄

记者看到,这个巡回办案点设有一个审判法庭、一间调解室和一个办公室,并配有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各一名。据祁连山林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副主任张艳琼介绍,该办案点通过“12368”服务热线、跨域立案、网上立案的方式,受理山丹马场自然保护站辖区内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以就地开庭、当庭调解、当庭结案的审判方式,及时有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该巡回办案点成立以来,已受理各类案件11件。

巡回审判的灵活性是最受牧民称赞的,法官们经常把法庭“搬”到草原上、牧场里,实现就地开庭、当庭调解、当庭结案,及时有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据统计,4年来巡回审判现场旁听群众超1200人次,发放普法手册3000余份,群众满意度从2021年的87%提升至2024年的98%。

“这个办案点建立后,平均办案周期缩短40%,为群众省去了往返数百公里的奔波。”祁连山林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海军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祁连山林区法院不断加大巡回审判工作力度,结合辖区地域特点,设立了9个巡回办案点,构建起覆盖全域的便民诉讼网络。通过优化诉讼程序、简化诉讼流程、就地审理等方式,提高诉讼效率,让群众少跑腿。

以法护绿: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守护一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祁连山林区法院还创新采用了“巡回审判+普法”的模式,用小案例讲述大道理,把庭审变成生动的“法治课堂”,用好案例“活教材”,进一步增强农牧民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法治意识。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守护一方”的生态司法效果。

普法带来的最大变化是群众从被动接受法律约束转变为主动参与生态保护。山丹马场一场副总经理常小龙告诉记者:“现在,牧民们会自觉监督草原上的异常情况,发现盗猎、盗挖等行为会立即举报。”

e法耀陇原|以法护绿——探访祁连山生态司法创新实践

山丹马场。中国网记者 唐佳蕾 摄

据了解,近年来,在司法力量的“加持”下,这座古老的皇家马场也散发出了勃勃生机。数据显示,山丹马场森林草原生态总体呈现良性演替的趋势,草原植被覆盖度、植被高度、草产量、活立木总蓄积量逐年增加,同时许多绝迹已久的野生动物也频频出现在保护区域内。

陈海军表示,祁连山林区法院将以山丹马场巡回办案点为样板,持续健全“党委领导、法院主导、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长效机制,为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2024年11月,祁连山林区法院综合审判庭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称号。这份荣誉背后,是法院坚守生态底线、创新司法实践的艰辛付出。

让司法阳光照进祁连山最深处

走进张掖市甘州区黑河林场,满眼皆是绿色,曾因无序采砂采石导致的生态“伤口”,早已不见了踪迹。据了解,黑河林场于2017年开始建设,2021年6月经甘肃省林草局批准设立为国有林场,总经营面积22.55万亩。该林场通过实施万亩常青苗木基地、黑河生态园等造林工程,累计完成人工造林6万亩,栽植苗木超2000万株,植被覆盖率超85%,创造了戈壁荒滩变林海繁花的绿色奇迹。

张掖市甘州区林草局党组成员,黑河林场厂长浦兴元介绍说,近年来,甘州区林业和草原局持续强化对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类案件的生态修复力度,创新构建了“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多元化协作”的生态修复模式,全力修复受损生态环境。

e法耀陇原|以法护绿——探访祁连山生态司法创新实践

涉林案件公益诉讼补植补种基地。中国网记者 唐佳蕾 摄

在黑河林场设有一处“涉林案件公益诉讼补植补种基地”。张掖市甘州区检察院干警李文娟告诉记者,这个基地是2021年,张掖市甘州区检察院联合区法院、市公安局甘州分局、区林草局及区青绿林草投资公司,在黑河林场设立的。“比如田某某滥伐林木一案,法院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20000元。此外,被告人还缴纳了补植补造费用14880元。而这里就是集中补植补种的基地。”李文娟举例说。

据了解,该基地由区青绿林草投资公司代为履行涉案生态修复义务。通过签订代为履行协议、缴纳生态修复费用等方式,有效解决了违法行为人缺乏栽植地块、后期管护不到位、树木成活率低等现实问题。截至目前,甘州区青绿林草投资公司已在基地完成补植复绿500余亩,取得了显著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判决不是终点,修复才是目的。”陈海军介绍说,在环境资源审判实践中,祁连山林区法院坚持预防为主、重在修复的恢复性司法理念,以“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为原则,将打击环境资源犯罪、惩戒环境资源破坏与生态环境修复相结合,积极探索适用“补种复绿”“劳务代偿”“异地补植”等多种修复性责任承担方式,在肃南县、民乐县、民勤县建立5个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异地补植”栽种林木10.1万株(成活率98%)。

“祁连山林区法院还创新适用‘生态修复+碳汇赔偿’机制。”陈海军举例说,在2025年2月一起滥伐林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中,首次引入“碳汇”理念,除判决被告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外,引导被告人通过认购林业碳汇的方式,赔偿林木碳汇价值损失,使受损环境得到有效恢复。

从失火案到盗采案,从“补种复绿”到“碳汇赔偿”,每一次法槌落下都成为生态修复的新起点,让司法阳光照进祁连山的最深处。

祁连山的云杉林海在夏风中翻涌,黑河水携着雪山的清冽奔流东去。曾经满目疮痍的祁连山腹地,如今展露的是天蓝地绿、万物竞发的勃勃生机。这场壮美的生态蝶变,其根基深扎于“良法善治”的坚实土壤。从司法触角的深入延伸,到修复行动的精准落地,再到治理体系的智慧升级,法治犹如无形的经纬,紧紧守护着张掖的绿水青山。

编审:王月博【责任编辑:唐佳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28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按计划推动纳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冬日的祁连山,辽阔壮美。肃南,正是大自然的宠儿:集冰川雪山、森林草原、河流瀑布、湿地湖泊、丹霞丘陵、沙漠戈壁等地形地貌于一身,融历
2023-12-23 13:36:00
...公园建设任务主要承担省份,甘肃将高质量推进大熊猫、祁连山、若尔盖三个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强化大熊猫国家公园跨省联建,巩固祁连山国家公园区域联合执法成果。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综合
2024-02-28 03:00:00
...生态环境实际,扛牢生态环境保护重任,围绕黑河流域、祁连山南麓、环青海湖北岸大力开展公益诉讼检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以具体行动、实际成效,在保护建设中展现检察作为,彰显检察
2023-10-27 04:24:00
...记者问。甘肃省副省长雷思维在会上指出,甘肃深刻汲取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教训,建立了全域保护常态化监管监测机制,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植被指数增幅达到了10.88%。同时,已启动首
2024-06-13 11:47:00
...于大气污染防治、水源地保护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制定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祁连山国家公园武威片区建设两个重点任务清单,持续开展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外围地带生态修复治理。健全覆盖市县乡
2023-04-17 03:05:00
海北州过半数国土面积已纳入保护地范围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和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以及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环境教育协会等单位代表分别作交流发言。据悉,海北州人民政府与青
2023-10-10 16:13:00
接续奋斗  再启新程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4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2.9%。通过接续努力,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健全完善,祁连山地区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
2025-03-04 06:52:00
甘肃省祁连山生态环境质量如何
...视网消息 他们是主动退出草场的牧民,也是常年行走在祁连山的巡护员;他们是扎根在祁连山下从事水源涵养观测的研究员;他们常年行走在祁连山,了解这里的一草一木,比一般人更早洞悉祁连
2024-10-17 00:31:00
守护“生态绿”  念好“公益经”
...新之举。2022年2月,省检察院印发《关于在三江源地区、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环青海湖区域探索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巡回检察的意见(试行)》,探索构建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域生态公益
2023-02-03 03:5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响应县域高中振兴行动:海亮科服在黔南再落一子
近日,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人民政府与海亮教育科技服务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成立惠水县海亮教育综合改革示范校。自今年7月以来
2025-10-09 17:03:00
二十余载检测路,她用青春诠释“青山”
王桂敏,现任中建筑港海陆通检测公司副总经理兼质量负责人,被聘为交通行业、住建行业、水利行业评审专家,参编多本行业标准规范
2025-10-09 17:03:00
近日,安徽桐城市烟草专卖局深入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及部门负责人走进员工家庭,开展以“话家常、讲廉洁、问冷暖”为主题的廉洁家访活动
2025-10-09 17:03:00
国泰航空与湖北机场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共促鄂港空中互联互通
国泰航空中国内地华北地区首席代表魏然与湖北机场集团代表王磊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国泰航空中国内地商务及运营总经理徐谷昀与湖北机场集团总经理江涛出席并见证签约仪式
2025-10-09 17:03:00
临沂职业学院举行2025年山东省学校急救知识与技能大赛
鲁网10月9日讯9月24日至26日,由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红十字会主办,临沂职业学院、临沂市教育局、临沂市红十字会承办的山东省第三届学校急救知识和技能大赛在临沂职业学院举行
2025-10-09 17:04: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个融入”】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东方红社区:上门庆寿辰 暖意满心房
鲁网10月9日讯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近日,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东方红社区的工作人员带着精心定制的生日蛋糕和鲜花
2025-10-09 17:04:00
临沂商城国际贸易服务大厅投入试运行
鲁网10月9日讯10月9日,临沂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正式启用并试运行临沂商城国际贸易服务大厅。临沂商城国际贸易服务大厅位于兰山区临西十一路与聚才六路交汇处
2025-10-09 17:04:00
鲁网10月9日讯入秋以来,天气持续多雨,地处“板栗之乡”腹地的临沭县青云镇紧盯秋季栗园管理关键节点,按照“早排查、早防控
2025-10-09 17:04:00
德州市宁津县津城街道:“反邪教”宣传进村庄 共筑平安防护网
鲁网10月9日讯(记者 逯广宇 实习记者 李安琦 通讯员 菅浩钧)为扎实推进反邪教宣传教育工作走深走实,切实提升辖区群众对邪教的辨识力与抵制力
2025-10-09 17:05:00
临沂市信息工程学校成功承办2025年临沂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商务运营赛项比赛
鲁网10月9日讯9月28日,由临沂市教育局主办,临沂市信息工程学校承办的2025年临沂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商务运营赛项比赛圆满落幕
2025-10-09 17:05:00
今年国庆旅游,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在一些景区和城市公园、湖边、江滩甚至路边,有些游客搭起了帐篷,形成了连片的“帐篷阵”
2025-10-09 10:01:00
三河浩然文化村:8天主题活动绘就乡村文旅新画卷
河北新闻网讯(马皓琪、陈晨)10月1日至8日,三河市浩然文化村围绕“借势节庆·广谱触达·深度深耕”主线,精心策划推出“国庆中秋8天乐”系列主题活动
2025-10-09 10:02:00
体验非遗制香两岸少年共篆“福”字2025第二届海峡两岸(集美)科普研学季启幕东南网10月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 吴舒远)嘉庚故里
2025-10-09 10:16:00
城市设计共探索,馆校联动促创新——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成功举办“城市设计的发现之旅”学术交流活动
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建设“国土空间实践教学共同体”的部署要求,推动城市规划领域“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助力培养高素质规划人才
2025-10-09 10:25:00
暖心义诊进集市,健康服务零距离——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走进店子集
鲁网10月9日讯为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提升居民健康意识,9月30日上午,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在廉忠学主任、孙美丽副主任及刘萍护士长的带领下
2025-10-09 10: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