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李宁品牌:砥砺奋进,助力体育行业高质量发展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7-15 05:55: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5日 第 16 版)

李宁品牌:砥砺奋进,助力体育行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简称“李宁公司”)发起“以我为名”的活动,以“敢于想象,不懈追求,赢得突破,创造属于你的精彩”为主题,在品牌口号“一切皆有可能”的基础上为品牌注入新内涵:每个人都是运动的主角,更是创造自己精彩人生的主角。

作为知名的民族运动品牌,“李宁”已陪伴国人30余年。自1990年品牌创立以来,李宁公司不断超越自我、迎接挑战,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并致力于通过体育用品服务中国体育行业,积极赞助各项体育赛事及运动队,持续为中国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持之以恒,服务中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

李宁公司因创始人、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得名,致力于“让中国运动员穿着民族品牌服装站上最高领奖台”,是最早赞助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和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国内运动品牌之一。多年来,李宁公司支持中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自1992年起连续4届奥运会成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指定领奖装备赞助商,并先后携手中国体操队、中国跳水队、中国乒乓球队、中国羽毛球队等国家运动队,成为赛场装备指定合作伙伴,陪伴中国运动员征战国内外赛场。

2012年开始,李宁公司通过签约国际知名篮球运动员、成为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长期战略合作伙伴、打造自有篮球赛事“3+1”街头篮球联赛及李宁Top24篮球精英赛、关注和签约国内篮球运动员等一系列举措,为李宁公司搭建篮球专业运动及赛事资源矩阵蓄力。2022年,李宁公司与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全力支持中国初中篮球联赛和中国小学生篮球联赛,至此李宁公司完成了从国际篮坛到国内赛场、从职业联赛到自有赛事、从成人职业联赛到青少年赛事的篮球专业运动及赛事资源矩阵布局,成为国内首家完成系统化构建篮球专业运动及赛事资源矩阵的体育品牌。

近年来,国内马拉松赛事热度不断提升,李宁公司及时参与这一项目,先后赞助了深圳马拉松、杭州马拉松、青岛马拉松、无锡马拉松等一系列专业马拉松赛事,在搭建跑步运动营销体系的同时,为广大跑者提供专业的赛事体验。

科技创新,构建品牌核心竞争力

自创立以来,李宁公司始终追求在运动科技领域实现突破和创新,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在科技创新方面已形成系统化、平台化优势,具备“需求洞察—创新研发—产品应用”全链条创新能力。围绕运动科技应用,李宁公司已具备成熟的运动品类扩容能力、品类产品矩阵化能力以及产品系列迭代能力。在产品研发方面,李宁公司持续鼓励具有突破性的创新实践,逐步成长为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知名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以鞋类产品研发为例,李宁公司已构筑起由科技研发和运动科学研究两大板块组成的关键技术平台,成为产品创新的重要引擎。

李宁公司高度重视原创设计,1998年建立首家服装与鞋类产品设计开发中心,成为自主开发产品的中国体育用品公司;2004年在香港成立设计研发中心;2008年在北京成立李宁运动科学研究中心;2017年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北京市级企业科技研究开发机构;2021年在广西开工建设“东盟李宁中心”,中心建成后将以“运动实验性研究”为导向,关注专业运动科学技术及环保科技的研发创新。同时,李宁公司还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专业研究机构以及全球领先的材料公司保持长期密切合作,持续开展专业运动研究和产品研发创新项目。

通过在产品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发力,李宁公司在以篮球和跑步为中心的专业运动领域形成巨大优势。

在篮球领域,李宁公司以出色的产品功能性和产品设计为特点,以与知名联赛和运动员合作为抓手,打造独特的李宁篮球文化。通过韦德之道、驭帅、闪击等专业篮球装备,街头篮球文化产品以及自主街头篮球赛事,李宁公司在篮球赛事和篮球文化领域持续深耕,提升品牌在海内外的美誉度。

在跑步领域,李宁公司抓住机遇,与中国跑步市场共同成长。作为搭建起完整跑鞋矩阵的国内运动品牌,李宁公司针对从初级入门到专业竞速的各阶段跑者的不同需求,提供专属解决方案,打造飞电、绝影、赤兔、烈骏、越影、超轻六大系列产品,形成李宁独有的专业跑鞋产品矩阵,持续强化李宁跑步的专业属性。

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李宁公司探索多元环保产品落地方案,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绿色消费选择。在鞋类产品方面,李宁实现了轻质止滑橡胶科技及地面控制系统大底科技等创新科技的绿色低碳材料应用,在环保产品落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服装领域,李宁公司大量应用再生材料和环保包装,2023年,李宁公司整体碳减排量超过4000吨。

多品类拓展,满足群众体育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国体育产业也在不断迭代。群众的体育消费需求更加旺盛更为多元,体育产业迎来广阔发展空间。李宁公司持续深耕中国市场,逐步迈向国际市场,不断探索拓展。

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李宁公司形成了“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的发展策略,聚焦跑步、篮球、运动生活、健身和羽毛球五大主要品类,积极优化线上线下渠道建设,围绕产品体验、运动体验和购买体验提升品牌价值、与消费者建立连接,真正融入体育运动和健身人群,实现品牌价值全方位提升。

未来,李宁公司将继续深耕五大主要品类,通过对细分领域产品矩阵的持续打磨,为消费者提供更专业的运动体验;根据运动场景需求变化,持续投入和布局新兴运动品类,创造更丰富多元的产品体验;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夯实自有科技的开发和应用;持续关注体育运动和健身人群需求,尤其关注青少年群体的体育需求,加大投入,助力更多年轻人充分享受运动乐趣,感受体育魅力。

担当作为,助力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

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是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一环。李宁公司致力于推动中国体育事业全方位发展,在篮球、乒乓球等多个领域,为青少年体育爱好者提供更好的运动体验和赛事体验,助力青少年更好地享受运动,发掘自身天赋,实现体育梦想。

作为中国小学生篮球联赛独家运营推广商与唯一运动装备赞助商、中国初中篮球联赛及中国中学生篮球锦标赛初中组别的战略合作伙伴及唯一指定运动装备赞助商、中国中学生篮球队的运动装备独家赞助商,李宁公司积极推动中小学校园篮球运动发展。同时,还通过李宁篮球学院平台携手李宁韦德篮球学院,为基层教练员和青少年运动员打造专业的训练和竞赛体系,挖掘优秀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汇聚多方力量为其搭建多元、专业的成长平台与展示舞台。同时,李宁公司还全力支持青少年运动员在乒乓球领域的发展,为国青队和国少队提供专业运动装备保障,参与国青队和国少队训练营、国际级训练营等,促进更多运动交流;与中国乒乓球协会合作,为国青队和国少队输入更多运动人才;推出“乒乓小将”项目,鼓励更多青少年参与乒乓球运动。

数据来源:李宁公司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5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安踏上半年收入超337亿元,领跑中国市场拉开与NIKE差距
...战略,以强信心的长期主义布局行业,以创新为根基推动高质量增长,进一步夯实了三大核心竞争力。”其中安踏品牌是安踏集团的根基。安踏品牌收入同比涨13.5%至160.8亿元,继续巩
2024-08-27 17:20:00
...五届蔡崇信以体树人校长年度盛典在浙江南浔隆重举办,李宁品牌创始人、集团董事长李宁先生出席本次教育研讨会,与姚基金发起人姚明先生就“体育如何培养青少年领导力”的主题,深入探讨体
2024-12-15 11:59:00
李宁的「科技长跑」
...中国运动品牌来说,这也是一个重要时刻,他穿的是来自李宁竞速跑鞋飞电 3 Ultra,也刷新了中国品牌跑鞋马拉松赛场的最快完赛纪录。再早之前,李宁的飞电 3 Ultra也成为首
2024-05-31 18:07:00
李宁:体育品牌要融入普通人的生活,回馈社会
...大湾区国际体育商业峰会现场。如韦德所愿,这个周末,李宁品牌成了中国体育产业的一个关键词,但原因不只是这位NBA总冠军球员在舞台上的“灵光一现”,更是因为年过六旬的品牌创始人李
2024-02-26 09:31:00
年营收275亿,李宁蓄力「爬坡」|氪金 · 大事件
...三年的“黑天鹅”事件后,国产体育品牌增速普遍放缓,李宁集团也开始进入“爬坡期”。 3月20日,李宁集团发布2023年财报
2024-03-23 11:26:00
奥运冠军转型当老板:李宁品牌市值约480亿,邓亚萍进入金融圈
...查发现,那些转型进入商场的奥运冠军们中市值最高的是李宁,李宁品牌的市值约为480亿人民币。8月14日,资深投资人刘先生告诉记者:“不少奥运冠军利用个人的知名度和在运动生涯中培
2024-08-15 12:17:00
361度赞助亚运会,安踏却火了?
...踏稳居一哥之位提及体育用品,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安踏和李宁,李宁在2005年成功上市于港交所,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体育用品公司,也长期“霸占”一哥的位置。安踏不甘落后于2007年
2023-10-13 17:42:00
股价大涨,李宁或私有化
文|李振兴3月12日,李宁股价曾一度大涨20%,最终报收于22.10,涨幅为8.07%。对此,李宁方面发布公告称,董事会确认其并不知悉该等变动的任何原因或为避免公司证券出现虚假市
2024-03-12 18:17:00
...马莲红1月15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正式发布公告,宣布李宁公司正式中标2025—2028年中国奥委会及中国体育代表团官方体育服装合作企业征集项目。之后李宁品牌创始人、集团董事
2025-01-16 09:09: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