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欧盟高层访华被拒,中方话里的潜台词,是给整个欧盟的政治信号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7-06 15:28:00 来源:张家栋观世界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原定于下周访问中国,但行程再次被推迟。不过这次不是个人健康原因,而是中方那边主动取消。欧盟那边已经收到了通知。

欧盟高层访华被拒,中方话里的潜台词,是给整个欧盟的政治信号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

为何取消,中欧都没有给出具体原因。有媒体去问中国外交部,也只是得到了一句,欢迎博雷利在双方方便时访华。这话说得比较模棱两可,潜台词无非就是,博雷利挑选的时间,对中方而言并不方便,有其他更要紧的事务去处理。既然时间安排上存在“不可抗力”,那博雷利就只能重新安排行程。

那么博雷利要等多久,才能等到第三次访华的机会呢?这个不好确定。几个月前巴西总统卢拉访华,因为个人健康原因,临时推迟访华行程,但是也就耽搁了半个月。博雷利的级别肯定不能跟卢拉相比,但两人有一个共同点,都属于高龄政客。

欧盟高层访华被拒,中方话里的潜台词,是给整个欧盟的政治信号

【博雷利跟卢拉都是高龄政客】

从这个角度来看,博雷利4月时因为个人健康原因推迟访华,也不至于休养三个月那么久。更何况,博雷利当时推掉访华行程后,还是以远程方式参与了G7会议。

说白了,访华也分轻重缓急。卢拉急着访华,是因为有与中国合作的迫切需求,中国也需要巴西在国际事务上的大力支持。但中欧关系,却不能完全照搬这种模板。博雷利是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他既要承担对外联络沟通的责任,也要为欧盟的安全负责。放在中欧关系的框架下,主要就是经济安全了。围绕这个话题,中欧最近的氛围,可以说是很不愉快。

欧盟高层访华被拒,中方话里的潜台词,是给整个欧盟的政治信号

【博雷利访华行程被取消,可能跟荷兰的出口限令有关】

另外还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中方原则上已经同意博雷利访华,要讨论的议题也已经准备好了,只是由于其他因素临时取消。要知道,博雷利要访华的消息,最开始是欧盟驻华大使放出的。

一般而言,欧盟高层传达访华意愿,从安排行程到拟定议题,欧盟驻华大使都会全程参与。他既然现身说法,等同于“权威认证”。但商定好的外访行程又被取消,这种情况还是比较罕见的。就好比今年2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访华行程,因为中美“气球事件”无限期推迟。

因此,我们可以猜测,博雷利访华行程再次被推迟,应该也有一个涉及中欧关系的关键因素起到了影响。虽然性质上跟“气球事件”这种纯粹的意外存在区别,但导向的结果是类似的。

这可能跟前段时间,荷兰对光刻机的出口管制令有关。

而过去几个月,中国与荷兰一直围绕相关话题密切磋商,但并没能说服荷兰政府改变决策。这个出口管制令,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中国进口光刻机有困难,荷兰光刻机巨头的主要供应商,也在考虑把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出去,去规避更长远的政治风险。

欧盟高层访华被拒,中方话里的潜台词,是给整个欧盟的政治信号

【中国跟荷兰沟通了很长时间,但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几天前中国商务部出台了对镓和锗这两种稀有金属的出口管制。虽然对外说是不针对任何国家,但还是引起了荷兰方面的注意。荷兰外交部就专门发表了一份声明,称这份出口管制,将对欧洲和荷兰经济产生多大的影响,取决于中方怎么去实施。这就是在变相承认,如果中国在许可证申请环节卡得很死,不仅仅是荷兰,整个欧盟都会很难受。不过,荷兰目前还是希望,能在中欧经贸合作的框架下,通过交涉解决问题。

至于负责跟中方交涉的具体人选,可能就是博雷利了。不排除荷兰想通过博雷利这个渠道,向中方传达自己的关切。这样一看,围绕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产品的出口限制,中欧主观上都有讨价还价的需求,但为什么博雷利还是来不了呢?这可能就是中国对欧洲发出的一个政治信号。

欧盟高层访华被拒,中方话里的潜台词,是给整个欧盟的政治信号

【产业链问题,中欧各有考量】

我们前面提到过,博雷利也负责欧盟的安全政策。在中欧关系中,欧盟目前更多是考虑经济安全,也就是要在中欧经贸合作中实现“去风险化”,让自己不那么依赖中国。不过,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去风险化”跟“脱钩断链”,本质上类似,只是程度不一样而已。这种话题,中欧过去已经争执了太多次,博雷利估计也拿不出太多的新意,来与不来确实没什么影响。中欧下半年也不怎么缺对话的平台。

总的来看,在产业链问题上,中国有中国的考量,欧盟也有欧盟的顾虑,都是为了自己的长期利益出发,不存在对错。但这种僵局,对于中欧后续的合作,还是会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过去累积起来的分歧,往往会迎来阶段性的爆发,博雷利访华行程被取消,可能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盟,对此都需要高度重视,也要拿出更为开放的态度,去保持对话,消解猜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6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欧盟秋后算账,匈牙利遭惩罚,欧尔班提前布局,中方接到特殊信号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纷纷表露出了明显的不满,他们指责欧尔班访俄未得到欧盟授权,对普京搞“绥靖政策”,暗示欧尔班是普京的“工具”。正是在此背
2024-07-26 10:21:00
西方7国开会围堵中国,注意1个细节,马克龙为中国挖开墙角
...台海问题,动摇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作为欧盟外长,博雷利对台海问题的看法耐人寻味】但耐人寻味的是,G7外长会召开时,欧盟外交与安全事务代表博雷利发声,再次用“伙伴、竞争对手和
2023-04-19 11:27:00
是否介入台海局势,欧盟内部正展开左右互搏
...系也是如此”这一说法,就显得更加具有说服力了。它的潜台词就是,跟中俄关系一样,中欧的合作前景也是无限广阔但又不会走到军事结盟对抗第三国的地步。这不仅有助于化解一些人对中俄关系
2023-04-25 14:03:00
151:20国!中方刚办完论坛,欧盟就不许武力收台,透露重要信号
...国大陆武力收台。不久前,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刚同外交部长王毅进行了会面,然而,在中欧战略对话结束后,博雷利却又转头声称,欧盟认为在台湾问题上应该“维持现状”,即中
2023-10-24 16:38:00
德国外长要来,分寸得搞清楚,中方请柬,不是给第二个冯德莱恩的
...几天,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博雷利和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也放出消息,要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不过,就在成行前,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博雷
2023-04-14 09:51:00
【王毅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通电话】2023年8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通电话。 博雷利对中国近期发生暴雨洪涝灾害表
2023-08-06 20:51:00
中方高层的第一站,选了德国,中国不是俄罗斯,朔尔茨知道轻重
...评论,不应该把所有对华出口都置于监管之下。朔尔茨的潜台词是:德国的一系列政策,已经能够有效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德国目前的措施是够用的,现在没有新增经济安全措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023-06-22 15:03:00
欧洲阵营分化,中方接到邀请,冯德莱恩被喊下台,欧尔班另起炉灶
...然而,近来又有消息传出,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预计将在8月底组织一场正式外交峰会。倘若该消息属实,这也就是说,其他欧盟成员国的外长如果参加博雷利组织的会议,那也就等
2024-07-17 11:55:00
中美开始讲和,冯德莱恩这次来中国,是时候重新摆正自己位置了
...实、理智的那一派】 至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他其实属于反复横跳的那一派,有时对华强硬,有时又对华务实,看情况行事。中方一直希望欧盟内部能够形成统一的对华立场,
2023-11-12 09:35: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2日讯(记者李智)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将于11月13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
2025-11-12 13:51:00
有记者问:美东时间11月10日,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在《联邦纪事》上发布公告,宣布暂停实施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一年。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
2025-11-12 03:44:00
中国网11月11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1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加拿大外长阿南德通电话。王毅表示
2025-11-11 20:04:00
中使馆:两艘中国渔船在韩国附近海域倾覆,致2人死亡12人失踪
中国网11月11日讯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11日晚间发布消息称,据中国驻光州总领馆通报,11月9日、10日,两艘中国渔船先后在韩国附近海域倾覆
2025-11-11 22:11:00
据韩联社10日消息,一艘中国渔船在韩国群山附近海域倾覆,船上共9人。来源 新华社编辑 何涛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1-10 14:44:00
中国网11月10日讯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暂停实施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措施答记者问。有记者问:美东时间11月9日
2025-11-10 21:28:00
2025“中国南京周”探索遗产保护与文旅创新
“文学之都”对话“音乐之城”2025“中国南京周”探索遗产保护与文旅创新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当地时间11月7日,南京—莱比锡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创新交流会在德国“文化艺术中心”莱比锡举行
2025-11-10 08:00:0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方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的声明答记者问问:近日,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在个人社交媒体账户发布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的声明
2025-11-09 23:07:00
美国佛州一车辆高速冲撞行人 已致4死11伤
当地时间11月8日凌晨,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失控冲撞行人并撞入商铺,造成至少4人死亡
2025-11-09 12:42:00
责编:刘强、卢思宇
2025-11-09 06:50:00
11月8日上午,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下一代互联网”论坛在浙江乌镇举办。面对人民日报海外网的镜头,加纳教科网董事长,被誉为“非洲互联网之父”的尼·奎诺表示,在互联网发展的进程
2025-11-08 15:59:00
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204人死亡 109人失踪
△菲律宾宿务省发生洪水灾情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消息,截至11月8日上午6时,台风“海鸥”已经导致菲律宾204人死亡,109人失踪
2025-11-08 15:21:00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首席检察官办公室7日发表声明,对包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内的37名嫌疑人发出逮捕令,指控他们涉嫌在加沙地带犯下“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行
2025-11-08 13:47:00
秋风扫尽落叶,万物悄然收藏。11月7日,立冬,这天起冬季正式拉开序幕,人们如何迎接冬季的到来,有着怎样的期待?记者走上街头
2025-11-07 2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