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以正义之名】贾春宇:第一现场走出的勘察“专家”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1-17 12:2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央广网

编者按:忠诚、勇毅是他们的品格底色;无畏、守护,是他们的无私付出。他们是中国人民警察,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他们用坚守换来社会的安宁。央广网吉林频道特别推出《以正义之名》人物事迹系列报道,用点滴小事,讲述警民深情。以此,向每一位人民警察致敬。

央广网长春1月17日消息(见习记者 舒震)“上学的时候就特别崇拜警察这个职业,入警后我牢记服务群众、扶危救困是警察的职责所在,为了不辱警察使命,我必须努力工作。”长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宽城区大队事故科科长贾春宇说。

【以正义之名】贾春宇:第一现场走出的勘察“专家”

贾春宇在事故现场提取物证(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贾春宇是名从警26年的老民警,2008年加入交警行列。事故现场,他心细如尘,工作之余,他苦心钻研,成了大队里能啃“硬骨头”的主心骨。

2020年,在大马路和三马路交会处附近,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名女士驾驶共享轿车,在变道时与后方突然驶来的出租车相撞,无人受伤。看似简单的事故,却被细心的贾春宇发现了破绽。“事发是凌晨1点,路面上的车辆很少,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很低。我们勘察现场发现,后方出租车并没有减速的痕迹,这不合常理。”贾春宇提出对出租车进行调查,并调取保险公司数据,调查结果印证了他的猜测: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这辆出租车出了9起“交通事故”,出租车驾驶员存在“碰瓷”嫌疑。在证据面前,出租车司机只能承认,自己故意造成这起交通事故以骗取赔偿。

【以正义之名】贾春宇:第一现场走出的勘察“专家”

贾春宇在为年轻民警授课(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每当破案后看到群众能够得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我都非常满足。”近年来,贾春宇坚持把破大案、查要案作为保障民生的切入点,对各种交通事故有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先后破获了一批有影响的大案。他工作过的南关辖区死亡交通事故平均每年下降7.1%,宽城辖区2021年死亡交通事故同比下降39%。

贾春宇屡立战功,先后荣获长春市追逃行动嘉奖、长春市公安局“道路交通安全百日攻坚会战”先进个人、信息化建设先进个人、系列安保维稳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由于表现突出,贾春宇被纳入吉林省公安厅专家库人才,参与吉林省各地、市、州交通事故处理系统教学授课、重大疑难交通事故案件鉴定分析与会商等培训授课。

关于下一站,贾春宇说,他会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新一代民警铺好路。“我会把我多年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年轻民警,让他们在交警的这条路上少走弯路,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贾春宇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7 13: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以正义之名】白鑫宇:做一名守护百姓的“勤务兵”
...坚守换来社会的安宁。央广网吉林频道特别推出《以正义之名》人物事迹系列报道,用点滴小事,讲述警民深情。以此,向每一位人民警察致敬。央广网长春1月20日消息(见习记者 舒震)“在
2023-01-20 11:11:00
甘肃开展2024年G30连霍高速乌鞘岭隧道群突发事件综合应急演练
...人员进行转移。交警立即对事故现场开展全面勘查,路政勘察人员按预定的责任分工迅速展开路损勘验,清障救援大队使用平板拖车拖离事故越野车,同时使用两辆50吨大型清障车,一前一后采取
2024-05-16 11:45:00
...,车身变形。目前事故的具体原因还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勘察后确定。对于无辜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许多人都在关心应该由谁来负责赔偿。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安璟律师分析认为,这起案件中
2024-03-14 19:56:00
杭州警方消息传来:身份确认!抓获归案!
...场)案件陷入瓶颈,侦查从未停歇事故民警在认真、仔细勘察现场后,固定了一系列物证,初步确定了该车肇事驾驶员为“刘某某”。随即对“刘某某”发布了通缉令,但受限于当时的种种客观原因
2024-03-01 11:51:00
...挥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内蒙古应急处置指挥部救援组专家组专家张勇答记者问时说,事故现场塌方量巨大,滑体清运需要时间较长。滑体稳定性较差,滑体后缘边界还存在坍塌风险,现场救援过
2023-02-24 19:26:00
居民楼坍塌事故致4死1伤,安全隐患排查要走在雨水前面
...步排查有5人失联。铜陵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受访时表示:专家推断,大雨造成的浸泡,对房屋的地基产生影响,有可能是导致事故的原因。(据5月27日央广网报道)另据新华社5月28日消息,
2024-05-28 11:57:00
央广网评王妈塌房:“王妈”只是角色,但背刺劳动者迟早翻车
(来源:央广网)近日,总在屏幕里替职场人伸张正义、出口恶气的王妈,因现实中成了自己讽刺的模样,让不少职场人感觉遭到“背刺”,颇为失望。相关话题频频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网友热议。央
2024-05-30 09:17:00
山东莱荣高铁被举报:偷工减料暗藏重大安全隐患
...在专业人士的配合下,大量查阅莱荣高铁相关路基段地质勘察图、施工设计图、分包工程量确认单、混凝土用量结算单,以及结合实际混凝土用量进行工程实物量推算,结果与举报人反映的偷工减料
2023-07-20 13:40:00
汕头8车相撞,有车辆变形严重!当地公安部门:4名受伤人员均无生命危险
央广网汕头12月1日消息(见习记者 罗世伟 实习生 冯美静)12月1日上午6时47分,汕头市龙湖区汕汾路与昆仑山路交界发生一起8车相撞事故。央广网记者从当地公安、应急部门了解到,
2023-12-02 09:3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2025“连接文化:巴西-中国”项目侧记
中国网11月19日讯(记者 郭晓红)当南美大陆的朝阳穿透伊瓜苏雨林晨雾,洒在倾泻而下的瀑布上,跨越近两万公里来到巴西的中国旅行博主陈荔湾用相机将这壮美瞬间定格
2025-11-19 06:42:00
雄安建设者拍雄安|职业技能高手赛场亮绝活
在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赛区,选手们精准调整机器人系统的参数。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赛场,选手手拿工具,细心校准无人机的“眼睛”和“翅膀”
2025-11-19 07:42:00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手相握”,用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河北好环境长出三个“全国第一”在近期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
2025-11-19 07:42:00
2025年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在北京举办24只京津冀基金与37家企业签约河北日报讯(记者郝东伟)11月18日,2025年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
2025-11-19 07:43:00
河北日报讯(贡宪云、夏国成)11月11日,石家庄机场邢台城市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营。该异地航站楼的启用,将石家庄机场航空服务从石家庄延伸至邢台区域
2025-11-19 07:44:00
超大特大城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场。近日,在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上,《2025中国超大特大城市治理十大案例》正式发布
2025-11-19 07:46:00
敞开大门,让青年学子逐梦未来——“首都高校雄安行”活动观察
11月11日,雄安新区容东片区街头,一群年轻人前往雄才大厦咨询人才政策。 河北日报记者 刘光昱摄10月31日至11月1日
2025-11-19 07:47:00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麦田里的宣讲会
11月11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的试验田里,卢振启(中)为科研人员宣讲四中全会精神。河北日报记者 焦 磊摄初冬时节
2025-11-19 07:47:00
加快构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我省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7年,建成算力领先、数据驱动、智能融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2025-11-19 07:4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三):创新型河北建设实现新突破
创新型河北建设实现新突破——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三)近日,位于沧州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南开大学绿色化工研究院内,科研人员正在做实验
2025-11-19 07:49:00
记者走基层|小蒲草“编”出大市场
日前,在雄安新区安新县赵北口镇杨庄子村“创富工坊”,杨庄子村党支部书记杨志亮正在展示用蒲草编织的枕头。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李 畅摄初冬季节
2025-11-19 07:51:00
聚焦雄安新区|雄安站累计运送旅客631万人次
“轨道上的京津冀”越来越繁忙雄安站累计运送旅客631万人次11月17日,在雄安站,一列高铁即将发车。河北日报记者 刘光昱摄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康晓博 记者刘光昱)“各位旅客你们好
2025-11-19 07:53:00
11月18日从市教育局获悉,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第四届教育局长论坛在珠海落幕,论坛发布了“2025年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案例”
2025-11-19 07:55:00
央媒看太原11月18日,《中国日报》第16版以《守护古树名木,让绿色“活化石”焕新生》为题,报道了太原晋祠3000年树龄的周柏以绿色“活化石”身份进入第一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
2025-11-19 07:56:00
心的光明公益跨越山海,情暖高原
在海拔3309米的川西高原玉桑村,因位置偏远、集体经济薄弱,村民生活保障问题较为突出。2025年3月,在驻村工作队的积极联络下
2025-11-19 07: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