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法治日报
用工匠精神打磨通关细节
走进杭州机场亚运边检服务现场□本报记者 蒲晓磊王春
□本报通讯员
李翔
9月21日至22日期间,杭州国门口岸迎来涉亚运会人员入境高峰期,来自多个国家的4500余名运动员、教练员、随队官员和媒体记者抵达杭州。
在边检候检大厅,各国代表团成员纷纷在亚运吉祥物前驻足合影,现场丰富多彩的亚运元素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标志着杭州进入了亚运时间。
9月22日上午10时,随着156名印度和中国香港代表团成员乘坐的航班抵达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国门口岸现场迎来了当天第一波入境高峰,杭州边检站执勤六队民警胡体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我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入境人员的分流和引导。特别是当多架航班同时抵达,国门口岸现场瞬时人流量可能突破500人。这时就必须快速准确地进行引导,让中国籍旅客走自助快捷通道,让涉亚人员走亚运会专用通道。”胡体磊介绍说,这项工作最考验的是眼力,要快速询问和区分入境人员类别,在高峰时准确“削峰”,为验证台上的检查员减轻工作压力,确保顺畅通关。
为应对入境流量高峰,杭州边检站也启动了“指尖服务”预报系统,及时了解掌握入境人员信息,提前做好高峰分流工作,在入境高峰时开足18条人工通道和15条快捷通道,包括两条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和8条亚运会专用通道,确保现场通关井然有序。
到中午休息时间,胡体磊查看手机中的步数已经突破了1万,在不足500平方米的入境办理现场,移民管理警察每天步行两万多步是必修课。
随着亚运会开幕,杭州边检站全体民警正全力以赴埋头苦干,用工匠精神打磨通关细节,用心用情做好抵离服务、口岸稳定和外事礼宾等工作,为简约、安全与精彩的亚运盛会贡献边检力量。
本报杭州9月22日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3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