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现金理财收益超4%!揭秘背后的玄机和争议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1-17 11:40: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从去年末到今年初,银行现金理财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小高潮,出现了一大波7日年化收益率突破4%的产品,甚至收益率突破5%的产品屡见不鲜。肉眼可见,市场热了。

这种收益率让市场其他类型理财产品都黯然失色。与其他机构的资管产品横向比较,也有一些每日开放的债基收益率与现金理财当前的收益率相当,但是波动却比现金理财要大,时不时地还会出现当日负收益率刺激一下投资者的神经。而现金理财这个品种,凭借其高收益、低波动,一骑绝尘。

在利率下行、市场不振而大量投资者仍然难以接受风险收益较高的产品的背景下,这些产品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客户多重需求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贡献了部分理财公司的规模增长。

收益高,流动性好,看起来这些产品不错,但不少理财同业表达了被卷的极大“焦虑”。“这些收益很扎眼,但是否可持续?都这么卷,我们怎么竞争呢?”

超4%这背后是怎么实现的?以及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有合规风险,我们展开了调查。

争议平滑信托

多位银行理财投资经理对记者表示,目前银行理财中收益比较“惹眼”的现金类产品,包括现金管理产品和最低持有期产品(过了最低持有期就可以每日申赎),做高收益有自己的“技巧”。有些依靠不断新发产品,在初期规模较小时的时候,用底层专户积累的收益给到这些小规模产品,很容易就能做高“近7日年化收益率”,快速吸引客户资金,但资金进来之后产品规模扩大,这些产品的收益率又会回落。然后再通过新发高收益产品招徕客户资金。

在日开产品中,有一个工具被普遍使用,即平滑信托。平滑信托积累的收益,给到新发的小规模产品,把收益释放出来去揽客。但客观上,这样做形成了一个隐形资金池,帮助不同理财产品之间调节收益,形成了资管新规要求产品净值化管理之外,一个较为隐蔽的灰色地带。

不管是“底层专户”还是平滑信托,其实质都是银行理财通过信托通道设立的一个信托专户,若干个银行理财产品作为同一委托人,该账户扮演着这若干个理财产品“蓄水池”的角色,进行削峰填谷的操作。

现金理财收益超4%!揭秘背后的玄机和争议

“本质上把客户的收益转移给了另外一部分客户,理财产品的单位净值是假的。”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公司投资经理对记者直言,部分股份制银行和少数大行理财公司都在试水这种做高收益的“捷径”。

他认为,这有新型资金池运作模式的影子,资金池的特点是滚动发行、集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平滑信托是所有的资产混在一起,产品不断申购赎回,产品期限比债券期限短,基准可以随时调整以便于把收益隐藏或者释放出来“分离定价”,可以实现在产品间调节收益。

事实上,理财子公司本身也有一些调节产品收益的做法,例如“计提超额回报”。定开和封闭式产品,超过业绩比较基准上限的部分,都会每日计算并计提超额,也有类似平滑信托的效果。比如,目前收益5%,基准4%,超过1%的部分被计提一半超额,客户看到的是4.5%的收益,明天收益不够了,0.5%的管理人计提的超额会还回来。但“计提超额”是没有合规问题的,因为合同明确写了这种机制,而且只是在定开产品、封闭式产品的周期内做超额计提,收益最终都是同一拨客户的。

其实理财子公司从来不讳言平滑信托的机制,也有理财子公司将其应用在养老产品或者长封闭期产品中,但前提是,产品无论涨还是跌,最终的收益都是属于同一个客户。

但是平滑信托应用在现金理财是另外一个情形。很多产品用一个平滑信托,平滑信托设置一个基准,今天超过基准就把超额收益藏起来,明天低于基准就补回来,基准还可以每天都变,以实现收益需要。此外,日开产品用平滑信托,但是每天都有不同的客户申购和赎回,客户如果赎回了,藏在平滑信托里面的收益就属于剩余客户,对前后赎回的客户来说,存在不公平。

“资管新规明确禁止资金池业务、提出‘三单’(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管理要求,但是平滑信托巧妙地避开了资管新规,导致资金池重现江湖。”一位合资理财公司人士表示。

记者了解到,一般来说一家基金公司的现金产品还是个位数,但是有些理财公司已经做几十个现金产品了,监管的难度也非常大。

一位信托业人士对记者指出,在这种模式下,多个理财产品作为同一个资产管理信托的委托人,实现理财之间的收益调节,不少信托机构都在做类似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三季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截至三季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2.64万亿元,同比增幅7.45%,连续6个季度实现正增长。多位银行理财投资经理表示,信托业在资产端合规要求提升的情况下实现规模增长,与银行理财合作的这种资产管理信托“功不可没”。

虚假导购?

行业内人士对这种操作,认为存在一些风险隐患。

第一,一旦规模下降或者出现大规模赎回,抑或出现债市剧烈调整时期,理财产品如果出现大规模浮亏,信用风险不断累积之后,很容易引发流动性风险,产品实际收益“原形毕露”,最终受损的仍是理财产品的最终持有者。此外,容易引发风险在多个金融机构间互相传染。2022年11月也出现过债市波动调整,当时也有出现踩踏现象。

第二,资管新规好不容易拆掉的资金池,结果通过平滑信托复制了资金池的套路,换了个“马甲”归来,违背了政策的初衷。

第三,在债市上涨的时候把收益提取出来,在跌的时候把收益回冲进产品,相当于拿前面客户赚的钱去弥补后面的客户,其实对于投资者不公平。

第四,至少存在虚假宣传的嫌疑。刻意做高的现金理财收益只能维持较短时间,后面还会回落下去,客户在购买理财的时候看到的收益实际上根本无法兑现。

第五,现金理财如此吸引客户,含权产品、长期限产品根本没有希望从竞争中胜出。客户风险偏好不断被拉低,R3-R5的产品根本无人问津,资金集中在现金,没有办法真正进入权益市场,乃至实体经济。引导理财中的中长期资金入市也很容易成为空谈。

“我们做投资的也是很失望,虽然客观上维持了产品的收益不波动,但是虚假净值、资金池又拉低了行业的底线,又存在监管套利的行为。而且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在浮现,一家这样做,其他家只能去复制,不然规模上就会掉队。”上述股份制银行理财公司人士表示,这样下去大家都没有心情做好投研,做好资产配置,被迫参与“卷数据”的恶性竞争。

也有理财子人士表示,这样做不利于与国际资管市场接轨,“资管新规要求净值化,其实一方面是为了防风险,另外一方面是为了金融市场更加国际化,但是这些套路外资是真的看不懂,可能会望而却步、退出竞争。”

也有一些理财子公司的高管隐晦地表达出对当下现状的担忧。

亦有来自银行理财行业的专家指出从整个产品趋势来看,经历了市场两三年的变化,银行理财资金越发集中于短期限产品,尤其是类现金理财,而包括固收+、混合、含权益的中长期产品整体规模呈现下降趋势。这极大限制了理财资金做权益投资发挥的余地,因为现金产品基本是不含权益资产的。“长期来看,还是希望固收+产品成为我们产品货架的压舱石,而不是流动性较强的现金产品,我们也可以延展产品线,做一些权益投研的布局。”

“现在理财做规模,大家都靠现金理财,我认为这不是真实力。”一位大行理财子公司的高管也如此表示。

银行理财投资者的无奈和“良心”

但银行理财以及买银行理财的投资者都面临着无尽的无奈。

2022年末受债市大幅波动影响,银行理财破净率一度达到21.23%。彼时,尽管政策层面和行业、机构层面已经按照资管新规实现了净值化转型,市场也始终在进行投资者教育,但是理财客户由于其本身特性并没有完全接受这一新的现象,出现了大面积投诉事件,银行理财公司面临很大压力。这种压力也在随后的经营和产品设计、营销中始终存在,如何在满足客户需求、符合监管要求、同时兼顾规模增长之间取得平衡一直是理财公司面临的核心难题。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追逐低波稳定性成为迫切需求,以至于买存款成为不得已的选择。

一些专业人士也认为,应该要允许金融机构采取一定的创新投资方法,努力为客户提供低波稳定性产品。不过,这个方法需要有一定的合规性。

刚刚过去的2023年,银行理财破净率大幅下降,产品波动也趋小。据21世纪资管研究院此前的研究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5日,仅4.7%的理财产品破净。理财产品净值波动也越来越小,纯固收类理财产品2023年最大回撤的平均值为-0.14%,相比2022年最大回撤-1.42%回撤幅度明显下降。回撤幅度也明显小于其他类型资管产品。收益上存续公募理财产品2023年平均回报(累计净值增长率口径,下同)为2.73%,其中有93.8%的理财产品实现了正收益。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3年12月29日,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沪指全年下跌3.7%;深成全年跌13.54%;创业板指全年跌19.41%。在全市场2300只股票型基金中,1855只产品收益率为负。

相比于基民亏钱基金赚钱的惨状,银行理财为客户交出的这份答卷应该说相当有“良心”了,可以看出,银行理财人在转型道路上一直在摸索前行。不过当下的局面是否能够持续,能持续多久,其中存在怎样的隐忧等,理财客户未来会面临哪些变化,仍然是未知数,需要拆解背后的深层原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7 15: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财早新闻丨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今日公布;春运将有90亿人次出行
...独家丨资金池影子?虚假宣传?现金理财收益超4%背后的玄机和争议从去年末到今年初,银行现金理财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小高潮,出现了一大波7日年化收益率突破4%的产品,甚至收益率突破5
2024-01-17 11:28:00
垫资“T+0”成本扛不住了,民生银行公告全面停止“薪盈宝”服务,此前还曾叫停部分货基快赎服务
...金留存额后剩余资金自动申购货币基金,实现货币基金的收益;在客户进行支付操作时,自动触发卡内货币基金T+0赎回交易,实现“货币基金的收益,活期资金的便利”。“薪盈宝”曾经在20
2024-07-24 12:44:00
英科医疗“存贷双高”背后:依靠汇兑、理财收入填补经营亏损
...不清偿借款以减少利息支付。殊不知,现金类资产的投资收益对该公司最近两年的经营业绩具有决定性意义。最近两年,国内理财产品收益率低于贷款利率,英科医疗却不惜大幅贷款理财。该公司取
2024-09-29 18:55:00
增额终身寿最近卖得火,低利率之下该如何借助保险理财?
...是否也经常遇到保险代理人和银行的业务经理跟你谈锁定收益?在利率不断下调的当下,无论是年轻白领还是退休阿姨都在思考同一个事情:如何让钱保值。作为理财手段的一种,保险代理人和银行
2024-01-31 21:58:00
都已经2023年,还有人在存“定期存款”?内行人道出背后原因
...金融产品,比如基金、股票等,通过这类方式能获得更多收益。因此,搞不懂为什么还有人在存“定期存款”?对此,内行人道出背后原因。一、现金流的重要性可能很多人对于现金的重要性,并没
2023-01-23 12:16:00
朱智勋韩孝周新剧首播,财阀斗争暗藏玄机,人工肉菜引爆热议!
在屏幕前的各位观众,握紧你的遥控器!朱智勋和韩孝周联袂主演的《支配物种》轰动登场,财阀间的权谋斗争和科技食品的争议成为了全民茶余饭后的热点。正版视频平台刚一上线两集,就引发了一场
2024-04-16 02:49:00
科伦药业:业绩增长但估值偏低,是价值洼地还是另有玄机?
...来下跌?这是市场还没有发现科伦药业的价值,还是另有玄机?国内输液龙头,业绩表现不俗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输液领域的龙头,2004年至2009年,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居于大
2023-09-15 17:29:00
半年关店上千家,险企收缩战线背后有何玄机
“机构开到哪里,业务就做到哪里”曾是保险行业最真实的写照,但如今,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却上演了“关店潮”。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10日,年内有1046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
2023-07-12 09:45:00
魔兽怀旧服:偶遇良心团长,自己倒贴700G?队友道出玄机
作为魔兽怀旧服的一名普通玩家,农工自己每天的生活无非是刷副本、攒金币、盼着分金时能多拿几个子儿。然而,在TOC金团遍地开花的当下,所谓的“良心团长”却成了稀缺物种。农工看见网友们
2025-02-05 01:25: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恒生ETF:4月2日融资买入8728.07万元,融资融券余额54.33亿元
证券之星消息,4月2日,恒生ETF(159920)融资买入8728.07万元,融资偿还8463.19万元,融资净买入264
2025-04-03 11:56:00
智能物流概念股冲高,飞力达涨逾10%
4月3日,智能物流概念股冲高,飞力达涨逾10%,天顺股份、长久物流涨停,华鹏飞、三羊马涨逾7%。/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2025-04-03 11:58:00
福寿园三十年:绿色殡葬,生态文明的时代答卷
一、序言福寿园建园以来,一直致力于创新绿色产品。从1994年的亭葬、室内葬、别墅葬开始,到1998年的植树葬、花坛葬、草坪葬
2025-04-03 12:07:00
上峰水泥投资奇瑞旗下壹能科技,新经济股权投资再迎新进展!
4月2日,甘肃上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代码:000672,简称“上峰水泥”)发布了《关于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暨新经济股权投资进展的公告》
2025-04-03 12:07:00
爱康:以 AI 矩阵重构骨健康管理格局
常言道:“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而腿部衰老往往从关节开始。”关节健康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就像基石之于高楼,是保障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
2025-04-03 12:08:00
贵州银行业绩“双增”代价沉重,不良率连续4年攀升
来源:密探财经近日,贵州银行发布了2024年成绩单,粗看起来还很“惊艳”。2024年,贵州银银行实现营收124.18亿元
2025-04-03 12:17:00
中原银行:去年营收下滑,贷款放缓,多次被罚内控堪忧
来源:密探财经近日,中原银行公布了2024年成绩单,作为省级城商行中为数不多的“万亿级”规模的关键一员,备受市场关注。2024年
2025-04-03 12:17:00
600811锁定退市,连续四年重大财务造假被证监会通报
*ST东方(600811)面临强制面值退市风险,连续四年重大财务造假。*ST东方已提前锁定“面值退市”,但其退市危机远不止面值退市风险
2025-04-03 12:17:00
九江银行曝不良贷款率2.19%,创近5年新高
来源:密探财经昨日,“五千亿级”规模的九江银行对外发布了2024年成绩单,从业绩数据看,这是一家“有看点”的城商行。2024年
2025-04-03 12:17:00
西南能矿集团“开门红”再创新佳绩
今年以来,西南能矿集团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强化生产运营调度,着力在自产产品生产、工程项目突破、运营质效提升等方面狠下功夫
2025-04-03 12:25:00
三一国际(00631.HK)澄清:声明仅代表集团于未来三年的目标 并不构成盈利预测
格隆汇4月3日丨三一国际(00631.HK)公布,公司董事会注意到,已刊载之若干媒体报导,陈述公司已制定一个於2027年实现收入人民币500亿元
2025-04-03 12:32:00
乌鲁木齐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迈入新阶段 龙头企业引领产业提质升级
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和集散中心,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乌鲁木齐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下简称“龙头企业”)共68家
2025-04-03 12:32:00
AEON CREDIT(00900.HK)年度纯利增2.09%至4亿港元 末期息25港仙
格隆汇4月3日丨AEON CREDIT(00900.HK)公布年度业绩,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17
2025-04-03 12:33:00
大行评级|麦格理:下调百威亚太目标价至12.8港元 下调2025/2026年纯利预测
麦格理发表报告,下调百威亚太2025/2026年纯利预测2.3%及2.1%,因为假设在中国市场的高基数下,利润率扩张步伐较温和
2025-04-03 12:34:00
大行评级|花旗:大幅上调老铺黄金目标价至979港元 上调今明两年净利润预测
花旗发表研究报告指,老铺黄金去年业绩强劲,基于今年首季的表现,料今年的销售增长将至少翻倍,表现明显超出预期。管理层亦就集团的店铺生产力及门店网络覆盖率提出长远目标
2025-04-03 12: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