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青海海东市平安区
“合作社+”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祝美甲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孙海玲
“秋冬一片绿,春来花无边。我们去年试种成功的冬油菜品种,别看它个头不高,可全身都是宝,花可供人欣赏,菜籽可榨油,菜籽麻渣还可喂猪做肥料,秸秆可直接还田增加肥力,改善土壤结构。”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沙沟乡石沟沿村的冬油菜长势良好,鑫源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李新元难掩激动,高兴地向记者介绍着。
李新元是石沟沿村出了名的“犟板筋”。自2005年创业起,他一路跌跌撞撞,建过大棚、卖过饲料,也外出打过工,吃过不少苦,可他从来不认输。近年来,他借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好政策,通过自己的奋斗,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逐步成长为远近闻名的民营企业家。目前他已成功创办平安海驿农牧场、鑫源养殖合作社、海驿休闲农庄3家企业,团结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带领大家伙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冬油菜种了560亩、马铃薯860亩,良种繁育种了青麦10号500亩、青稞360亩。”根据多年经验,李新元的种植方向非常明确,“我们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实现计划互补,同时也避免了同一时期收获带来的压力。”
与往年不同,今年平安区沙沟乡侯家庄村在驻村工作队的协调运作下,依托股份经济合作社和青海威思顿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马铃薯种植收购合同,通过开展订单农业,架起农民和市场间的桥梁,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新渠道。
侯家庄村气候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成为理想的马铃薯种植区,高产抗旱的“青薯9号”品种成了村民们种植的首选,优质的品种加上理想的产地,以及订单农业收购模式下全程提供的技术指导,为今年通过土地入股、自种等方式加入订单农业的近60户村民上了多重保险,让他们吃下了定心丸。
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侯家庄村驻村工作队与平安区乡村振兴局积极协调,申请了15万元农机具购置资金,购置了翻转犁、马铃薯种植机、收获机、撒肥机、旋耕机等农用机械,为侯家庄村农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见到仲庄村“85后”藏族小伙牛拉毛尖措时,他正和村民们一道在田间忙碌,聊天中,一段创业史娓娓道来。2016年牛拉毛尖措东拼西凑了97万元成立拉毛尖措种养专业合作社,几年间,合作社从弱到强,他也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
“通过撂荒地整治,我将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亩,建成200平方米的农机具房一座,280平方米的仓库一座。现在我的机械‘大军’也逐渐扩充,玉米青储收获机、自走式打药机、青储打包机、玉米覆膜施肥一体机、翻转犁等50余台农业机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规模化种植的能力。”牛拉毛尖措说。
2022年,在平安区农科局的扶持下,他又配置了一架农用植保无人机,实现了无人机喷药作业,农业机械化和农业高科技的运用为牛拉毛尖措推进规模化种植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实现了节本增效。
乘着支农惠农政策和乡村振兴的“东风”,像鑫源、侯家庄股份经济合作社、牛拉毛尖措合作社等一批种养合作社陆续在平安区茁壮成长起来,并带动周边村民持续增收致富。“合作社+大户”“合作社+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农业种植合作形式已经在这里悄然兴起。
今年以来,平安区按照“抓点、连线、促面”的推进思路,以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鼓励村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夯实粮食生产基础,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农民大培训、品种大示范、技术大推广”行动,实行干部“联村制”和“联户制”,农技人员临田指导,送肥到户等多项措施,充分调动合作社等主体种植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建立高产栽培示范区和核心示范片,不断推动全区农业经济取得新成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1 07: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