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保护信息安全须臾不可放松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12 05: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近期有不少用户反映,自己收到了关于ETC即将到期的短信通知。短信要求用户点击某个链接,输入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银行卡密码等关键信息,用以完成所谓的ETC续约。针对这一新型欺诈手段,公安机关、多家商业银行已先后发布风险提示,用户要提高警惕,切莫轻信“ETC到期”通知,拒绝点击来源不明网页,守护好个人财产安全。

若想破解骗术,必须看透套路。哪些事由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那些用户有需求、害怕失去,但又不十分了解的事情。以此次的ETC事由为例,不少车主都安装了ETC,一旦失效,将给自己的出行带来不便。但是,很少有车主能够说清楚ETC的期限安排、续约规则,这恰恰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回顾此前的种种欺诈套路,它们基本上都钻了“用户想得到、害怕失去但又不清楚规则”这一空子,例如提升信用卡额度、商家抽奖活动、身份证到期等。

若想破解骗术,需做到及时求证。欺诈之所以能够得逞,在于用户不了解规则、轻信了不法分子的诱导。因此,破解骗术最有效的办法是向官方机构求证。ETC即将到期?咨询ETC办理机构,如确需延长合约,登录办理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前往线下渠道。提升信用卡额度?咨询具体的银行客服人员,如确需办理业务,登录官方手机银行、电子银行或赴线下网点办理。总之一句话,这件事由谁负责,就向谁求证,其他来源不明的电话、短信通知一律不理,如此,不法分子便没有了施展空间。

避免陷入圈套,要学会抓住关键。不法分子的最终目的,无非是窃取钱财。窃取他人钱财必须获得3个关键信息,即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银行卡密码。只要牢牢保护好这3个信息绝不外泄,不法分子就没有办法行骗。但需注意,近年来,不法分子窃取关键信息的手段日益隐秘且不断翻新,如诱导用户点击非法购物链接,借此识别用户在支付时输入的银行卡密码。面对新手法,用户要时刻紧绷信息安全这根弦,须臾不可放松。若用户已不慎发生财产损失,要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接下来,一方面用户要提高警惕,尤其要警惕那些以“00”或“+”开头的短信,此外还要经常查看自己关联ETC的银行卡账户,一旦发现异常消费记录,要及时予以核查;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加大排查力度,各部门要齐抓共管,推进系统治理,共同筑牢信息安全防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市场主体对征信业务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不法分子采用非法手段窃取信用信息的事件屡屡发生,各类征信风险案件屡见不鲜,对征信信息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各家金融机构应加强
2022-12-29 06:20:00
数字人民币App上“安全锁”
...续的尽职调查、交叉验证等风险防控手段,仍然无法避免不法分子利用银行账户进行网络赌博、电信诈骗等犯罪行为。数字人民币反洗钱体系应按照其业务实质确定采取的监管措施,遵循“实质监管
2024-06-06 16:53:00
...、网上银行等操作时,使用不安全的网络连接风险更大,不法分子可以通过中间人攻击,截取用户的银行账户信息和口令。防护建议:日常应避免使用公共Wi-Fi进行敏感操作,如网购等。如果
2024-11-10 08:47:00
...上,别忘了保护好你的“数字身份”。认准官方售票渠道不法分子利用旅客求票心切的心理,以“低价车票”“黄牛票”为诱饵,精心制作钓鱼网站。这些网站模仿正规票务平台,发布虚假售票信息
2025-01-06 11:19:00
信用卡诈骗案26天告破 广发卡与警方合力创造警银合作新典范
...了金融环境的净化。据了解,该案件主要的犯罪手法是:不法分子通过外部非法渠道获取用户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冒充用户身份实施信用卡诈骗活动。为了避免
2023-08-29 16:04:00
...于银行管理账户,在识别非法金融活动时也容易受阻,给不法分子实施金融违法行为提供可乘之机。强化个人账户信息管理,既是响应监管要求,也是保障账户资金及交易安全的必要举措。《中华人
2024-06-11 05:36:00
...仍会继续上升。疫情防控期间,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据巴西《经济价值报》报道,为应对花样繁多的电信网络诈骗,巴西各大银行纷纷决定尽快完成对银行应用程序的技术
2023-01-05 05:17:00
民生信用卡中心:谨防“客服”退款诈骗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信用卡中心提醒广大消费者:一、谨慎核实“客服”身份不法分子经常伪装成游戏客服或相关平台工作人员,利用家长对孩子游戏充值问题的焦虑心理,诱导其添加微信并加入群聊,进而实施诈骗。
2025-03-20 15:32:00
没钱的银行卡是“销户”还是“留着”?幸亏银行朋友提醒,少吃亏
...卡时,想都不想就借了,孰不知这背后存在很大的风险。不法分子进行电信诈骗不可或缺的一个流程就是银行转账,但他们并不会用自己的银行卡,而是从别人手里借或者购买,防止被警察查到。
2024-05-17 10:3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