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前行 笃定理想信念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09 03:1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

西海全媒体记者 周建萍 郭红霞

回顾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西海都市报》记者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发回灾区的稿件。

2010年4月14日,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地震发生的第二天,《西海都市报》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发回灾区消息,每一篇稿件都饱含温情,每一篇稿件背后都是记者在一线的真情流露。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作为省内主流媒体,西海都市报社第一时间响应应急处置机制,日夜奋战在宣传疫情防控舆论引导战疫的最前沿,及时发布党委政府的权威信息、有效组织各类采访、积极构建清朗网络空间。

2022年8月18日,一场大雨导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发生山洪灾害,听到有群众在洪灾中遇难的消息时,我们所有人都心里一紧。两个乡镇受灾,还有人失联,《西海都市报》跑口记者第一时间前往受灾现场采访。

……

哪里有现场,哪里就有《西海都市报》记者的身影。我们在一线,我们与群众在一起,这是肩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这也是《西海都市报》凝聚群众力量不断发展不断突破的原动力。

采访心得

过去的3年,对青海人来说,是聚力抗疫、负重前行的3年,是忠诚担当、不辱使命的3年。

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故事,而是数十位奋战在一线记者们的合集。细细想来,当时的我们个个都是“忘我”状态,以至于谁都顾不上留下一张自己的工作照。

疫情发生后,我和同事们第一时间奔赴一线,用笔和镜头,记录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发生在我省战疫一线的感人瞬间和精彩故事,更用记者敏锐的思考和独特的视角,审视、梳理着战场硝烟背后的情与理,用这些元素组合成千余篇战疫稿件,为读者呈现一个多元、立体、逻辑而又充满情感的战疫画面。

我们虽然不是直接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却一样会深入一线,把最及时的资讯、最权威的消息传递给受众。每个人都在用专业和真情书写“青海速度”“青海温度”,最后汇聚成战胜疫情的“青海力量”。

“当你看到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纸上;当你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路上。”离现场越近,离真实越近。一篇篇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报道背后,凝聚的是每一位记者编辑的默默付出。

“我们能做点什么?我们的物资还有多少?尽快清点一下……”2022年8月18日,一场大雨导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发生山洪灾害,身为报社负责公益活动的我收到了领导的指示。“我们还有不少棉衣,但具体有多少还需要到仓库清点并整理。”得知物资情况后,领导立即安排人员到仓库清点物资。

一箱羽绒服、一箱棉衣、一箱毛衣……西海都市报社20多名工作人员在仓库耐心整理着物资,大家满身灰尘,一件一件清点,一箱一箱整理,只为尽快将物资送到受灾群众手中。

汗水早就浸湿了衣衫,大家从天亮搬到天黑。22日20时30分,羽绒服、呢子大衣、防晒服、风衣、马甲、毛衣、裤子等12000余件物资全部装车。8月23日一大早,西海全媒体记者和高原红星搜救犬队的十余名志愿者以及爱心司机们,从西宁市出发,一路直奔物资接收点,将12000余件爱心衣物送到了大通县。

百姓声音

战疫路上,《西海都市报》从未缺位,读者秦一鸣和马成逯就是从那时起,成为了我们的铁杆粉丝,经常在微信公众号点赞留言。

“疫情刚发生的时候根本没概念,每天都很恐惧,所以会一直盯着《西海都市报》发出来的官方信息,哪怕是深更半夜,你们总能在第一时间推送最新消息,让我们及时掌握疫情动态。”“疫情防控期间,主流媒体给予大众的不仅仅是传递出的信息,更让我们知道了战疫一线的那些感人事迹,增强了同心战疫的信心。印象最深的就是《西海都市报》全程报道青海医护怎么支援武汉,西宁的赵贵良夫妇做了800个包子送给大白等,都是火遍全网的正能量。”

“青海有力量,媒体有担当!”这是众多读者粉丝给予我们的评价。每到一个社区,每到一个核酸采样点,听到的第一个声音永远是“谢谢你们”。西宁市北川河东路社区的工作人员说:“2021年11月战疫期间,是天气最冷的时候,我们收到了《西海都市报》送来的羽绒服,时隔半年,我们又收到了你们送来的爱心物资,真的非常感谢。”

“我是一名货车司机,马上到!”“我是搬家公司的,我们有大货车!”“我是青海省德瑞拉公益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员,我马上到,车也马上到。”“我们是高原红星搜救犬队的,需要几辆车?我现在就联系。志愿者要多少人?我通知住在附近的志愿者。”爱心货车陆续开进物资存放点的院子,20余名爱心志愿者陆续赶来帮忙。

不论何时,只要群众需要,西海都市报社总会冲在一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秉承替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的办报宗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让爱的触角伸向了全省高原大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9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西海全媒体记者 周建萍郭继良:纸短情长西宁市民郭继良的每一个清晨,既有浪漫的鲜花,又有墨香的陪伴。“《西海都市报》是一份有温度的报纸,她记录了青海深厚的历史文
2023-10-10 03:50:00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本报讯(西海全媒体记者 莫青)6月19日,本报推出中考备考指南《减少丢分 名师历数考试易错题》,邀请西宁市9位优秀教师帮助考生整理错题,临门一脚,高效高能助力
2023-06-20 02:45:00
2023“齐舞时代”杯半岛都市报(西海岸)中小学生征文大赛正式启动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颁奖典礼现场。 半岛全媒体记者段姗姗激扬文字,放飞梦想。4月16日,由西海岸新区文联指导,西海岸新区作家协会、半岛都市报社联合主办,青岛为明学校及三源书吧协
2023-04-21 07:04:00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本报讯(西海全媒体记者 李延绯)9月7日、8日,西宁一乘客在公交车上遗失千余元的事,经西海都市报全媒体平台报道后,引发广大网友和读者的关注,大家在点赞留言的同
2023-09-11 03:06:00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本报讯(西海全媒体记者 赵越)近日,海北藏族自治州教育局组织海北州第一高级中学300余名高一新生,以拉练的形式徒步前往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原221基地旧址一分厂
2023-09-04 15:55:00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本报“乡村健康义务宣传员”招募中市民积极报名争当宣传员本报讯(西海全媒体记者 季蓉)《西海都市报》联合阿里公益、中央国家机关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等29家公
2023-01-16 07:05:00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青海师大附属第二实验中学思政课一体化迈出新步伐本报讯(西海全媒体记者 莫青)近日,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实验中学“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项目组”迎来了第一次活动
2023-04-21 04:05:00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西海全媒体记者 彭娜2023年6月27日,好消息从南京传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报业创新发展大会上,西海都市报新媒体专栏《请进,我们的直播间》项目
2023-10-09 03:31:00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本报讯(西海全媒体记者 彭娜)4月21日,来自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消息,一季度,全省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奋力实现开门红。一季度,省发展改革委开展全省项目投资
2023-04-23 02:4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