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两个细节看袁世凯是怎么忽悠慈禧的?智商用对地,情商用对时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15 22:1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纵观袁世凯的历史,慈禧活着的最后那几年对老袁而言至关重要,官场的平步青云是一方面,更关键是在那几年里老袁掌握了他日后问鼎权柄的最大本钱,北洋新军。

慈禧,何等精明老辣的满清妇人,老袁能捋顺她的凤羽,由此可见老袁绝对是忽悠领导的一等一高手。

而要问老袁忽悠慈禧最精彩的桥段发生在什么时候?毫无疑问是闹义和团、八国联军的时候。

从两个细节看袁世凯是怎么忽悠慈禧的?智商用对地,情商用对时

庚子年间,慈禧任命袁世凯出任山东巡抚,对老袁来说,这既是好事又是坏事,说好,那是因为封疆大吏来之不易,求之不得;说不好,那是因为出任地方大吏,北洋新军的兵权就得撒手了,除非老袁能成功忽悠慈禧,让老佛爷破例。

事实上,慈禧当时已经着手安排北洋新军的接班人选了。

她问袁世凯,北洋新军交给谁管最合适?

结果袁世凯一开口,阻击战就打响了。

你听老袁是怎么回答的,交给谁都不合适!

给出这个舍我其谁的答案后,老袁随即又给出了情商极高的理由,自个多年的心血无足轻重,但朝廷为此耗费的百万军饷必须珍惜,所以他不能把新军妄交那些难胜此任的部下。

就这一句自信里有担当,担当里显忠心的话,慈禧被打动了。

于是乎,袁世凯成了大清帝国绝少见的带兵赴任的封疆大吏,而这也成了袁世凯强力崛起的关键一点。

一九零零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在这个异常凶险的时刻,袁世凯先让咱们见识的是高智商下的算计。

当慈禧眼巴巴盼着各省能派兵勤王的时候,袁世凯第一时间喊出了响亮口号,护驾两宫万死不辞,老袁声称,他将派一万强兵火速进京勤王。

可实际上,上路的新军不过三千人。

更狡猾的还在后头。部队上路,老袁下的命令是走得越慢越好,靠近京城的时候务必止步静观,如果联军攻下北京,两宫外逃了,务必急速追赶护驾。

是不是和后来武昌起义时,老袁给冯国璋的命令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两个细节看袁世凯是怎么忽悠慈禧的?智商用对地,情商用对时

这就是狡猾之人避重就轻后的雪中送炭,可以想像,当袁世凯护驾大军追上慈禧并奉上银两以及各种生活用品时,老佛爷会作何感想!

这是凶险时刻的算计,那凶险过后呢?

老袁当然更不能放过。

等到慈禧结束西逃,终于回京的时候,袁世凯的玩法变了,凶险时老袁玩的是高智商老滑头,凶险过后,老袁改玩高情商下的真心话大冒险了。

半路迎驾,见到两宫圣舆后,袁世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接着就嚎啕大哭起来。

要知道,按大清律例,除非国丧谁也不得对着太后皇上哭泣,可袁世凯不仅哭了,而且还是嚎啕大哭。

什么是高情商?

非常时刻,别人恪守规矩,你讲真情。

从两个细节看袁世凯是怎么忽悠慈禧的?智商用对地,情商用对时

果不其然,慈禧没有动怒,相反问老袁为何哭泣?

这下,袁世凯可有表演的机会了。

臣见圣容清减,痛彻心扉——

到这,老袁高情商的真心话大冒险就算大功告成了,因为慈禧老佛爷的眼圈红了。

许久之后,慈禧对袁世凯说出了这样的话,好孩子,你不要伤心难过!

完了,慈禧当即传旨,赏袁世凯双眼花翎加宫保衔。

后来,袁世凯老被称为袁宫保,就是这么来的——当没人敢把慈禧当成一个需要温暖宽慰的落难女人时,老袁仅说了几句没有官腔只有人情味的心里话,就得到了一生的荣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6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什么说铁良是唯一一个能和袁世凯抗衡的人
晚清后期,铁良被誉为唯一可以和袁世凯抗衡的人,还曾经把袁世凯挤出满清权利中心。然而,铁良最后没有斗过袁世凯,成为一个失败者。其实,两个人看问题高度就不一样,铁良劝慈禧训政,袁世凯
2023-02-18 15:50:00
慈禧太后的奢靡程度
...拜谒西陵的想法,光绪立即下令修建新易铁路,同时诏令袁世凯和盛怀宣精心准备老佛爷的“御用专列”。接到谕令的袁、盛两人颇费了一番心思,思考着如何将慈禧的专列装饰得极尽豪华。他们先
2023-08-14 16:58:00
光绪中毒真相的背后,竟隐藏了一个巨大的阴谋,幕后黑手不是慈禧
...莲英谋害光绪的说法相矛盾。第三种说法则将嫌疑指向了袁世凯。作为清朝末年的权臣,袁世凯与光绪之间的关系复杂。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袁世凯曾背叛光绪,投靠慈禧,这无疑让光绪对他
2024-08-29 11:46:00
袁世凯是如何打消慈禧联姻的念头呢
...当户对之说。尤其是官宦家庭,更是经常进行政治联姻。袁世凯作为晚清政坛的一颗新星,自然备受朝廷关注。这不,慈禧就看中了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想要与袁世凯联姻。但大家都知道,袁克文
2024-01-13 20:21:00
...阶段,用端王党和荣禄,延续到庚子国变。第五阶段,用袁世凯和奕劻,让瞿鸿机和岑春煊牵制。第六阶段,用袁世凯和奕劻,让载沣牵制。不难看出,岑春煊被重用的时间仅是六阶段之一,而且持
2023-03-07 21:38:00
隆裕为何会在清朝灭亡后的一年后就暴亡
...坐在龙椅上。大臣们也没有像往常那样三叩九拜,而是在袁世凯的亲信、外务部大臣胡惟德的领头下,向隆裕和溥仪鞠了三个躬,这在以往也是从未出现过的。隆裕对于朝臣们此举也没说什么,反正
2024-05-06 19:27:00
张之洞晚年入京为何备受打击
...三年,慈禧太后下达懿旨:召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袁世凯入京,入职中枢。放眼此时的清朝,张之洞和袁世凯大概是最具实力和声望的实权人物。此时的光绪皇帝病重、慈禧太后老迈,在这样
2023-05-18 14:00:00
为什么袁世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翻雨覆云的人物
...,最终成就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位颇有争议的重要人物——袁世凯。众所周知,袁世凯是通过在小站训练“新军”而发迹,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其实在清末,清政府曾大力发展多支军队,而所谓新军仅
2023-02-20 14:33:00
光绪夺权为什么一直没有成功
...那些人。当时有两个人,光绪应该提早就笼络他们,就是袁世凯和荣禄。其实可喜的是,这两个人并不反对变法,甚至一开始是积极支持变法的。尤其是袁世凯,一开始甚至是变法最积极的力量之一
2023-04-25 13: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