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普安陆朝彬夫妇:自强不息发展特色农业有奔头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8-07 18:51:00 来源:多彩贵州网

在普安县地瓜镇木卡村的潘家田,一条清澈的小河蜿蜒流淌,河畔两个蚂蚱养殖大棚内,58岁的陆朝彬正用仅存的食指与妻子杨朝菊默契配合,将新鲜采割的青草粉碎后均匀地撒向棚内。数千只棕褐色的蚂蚱闻声涌动,奏响这对残疾夫妇的生命强音。

普安陆朝彬夫妇:自强不息发展特色农业有奔头

去年的一场意外,陆朝彬的四根手指被打草机夺走,落下四级伤残。妻子杨朝菊也曾肋骨断裂,身体的伤痛没有击垮这对年近六旬的夫妻,这对身残志坚的夫妇,在潘家田构建起“蚂蚱+渔业+林业+牧业”的立体生态循环体系。

“养这个蚂蚱两年了,效益还可以,喂养六个月左右,将近六万左右收入。”地瓜镇木卡村蚂蚱养殖负责人陆朝彬妻子杨朝菊说。

普安陆朝彬夫妇:自强不息发展特色农业有奔头

杨朝菊轻描淡写的“整点这些”,实则藏着不少门道。夫妻俩租下土地,建起了两个蚂蚱养殖大棚,棚内又分隔成九个养殖区域。一踏入棚内,温度骤升,青草香拂面而来,棚内蚂蚱腾跃飞舞,存栏量达到400~500斤。蚂蚱生长周期短,约35天就能上市,每斤能卖到35元的好价钱。

“蚂蚱销售好,吃草不吃粮食,蚂蚱可以拿来炸吃,也可以拿来喂马蜂。”地瓜镇木卡村蚂蚱养殖负责人陆朝彬说。

普安陆朝彬夫妇:自强不息发展特色农业有奔头

在陆朝彬的基地里,600平方米的鱼塘波光粼粼,草鱼、鲤鱼不时跃出水面;20万株山桐子苗迎风摇曳;围栏里的黄牛膘肥体壮,鱼塘里的麻鸭在悠闲游弋。夫妻俩坚持每天割鲜草喂养蚂蚱、黄牛和鱼。如今,基地已逐步形成“种草-养殖-循环”的闭环生态链,让土地的馈赠在循环中不断增值。

陆朝彬夫妻俩因身体不便,无法开车送货,却凭借过硬产品质量和口碑,吸引客户主动上门采购。如今,在潘家田的土地上,这对夫妇不仅用勤劳撑起了家业,更让原本艰难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越来越红火。通讯员:谢红梅 于泽江 向顺馨

一审:罗玉时

二审:秦丽

三审:金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7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普安陆朝彬夫妇:绿水青山间绘就致富新图景
在黔西南州普安县木卡村,年近六旬的残疾人陆朝彬与妻子,用坚韧与智慧书写了一段别样的乡村创业故事。尽管身体存在障碍,陆朝彬却从未向命运低头,而是瞄准特色养殖赛道,从零开始探索蚂蚱养
2025-10-08 00:24:00
瓜果熟了,尝甜头有奔头
...水果等优势特色产业。目前,该城区累计创建了108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示范区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9718万元
2024-05-31 07:26:00
...,帮助引进福建天福集团、正山堂等知名茶企,协力打造普安茶企矩阵,提升普安茶企业生产加工能力。帮助打造万亩茶园,建设现代茶业加工厂,推进茶产业提档升级。全产业链助推普安县茶叶产
2023-12-12 06:15:00
聚焦普安高质量发展|赶集迎新春 山间聚拢的人间烟火气
...感的一天。近年来,普安县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鼓励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也保护和传承了地方特色文化。乡村集市的兴旺,正是这一系列政
2025-01-27 11:40:00
【两会·议报告】省人大代表晁忠琼:聚焦产业提质增效 让“普安红”香飘世界
...忠琼介绍说,她的公司位于中国古茶树之乡——黔西南州普安县,具有“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等自然气候优势条件,普安茶不仅开采早,而且品质好。2024年,全县18.3万亩翠绿茶园
2025-01-20 10:14:00
聚力兴乡村 金融活水来
...融服务的新渠道。 工行贵州省分行驻村第一书记魏雄与普安县歹苏村村民采摘辣椒。工行贵州省分行驻村第一书记刘洋与哈马村村民打谷子、庆丰收。九月金风送爽、稻菽飘香,当列车驶入广袤
2023-09-23 05:30:00
【乡村振兴让日子更有奔头】让农民有钱赚,消费者有口福
...值,优化产业链条,出台惠农政策【乡村振兴让日子更有奔头】让农民有钱赚,消费者有口福《工人日报》(2024年01月17日 04版)本报讯 (记者叶小钟 赵思远 通讯员冉悦文)位
2024-01-17 04:05:00
本文转自:泰安日报梯门镇以棚为“家” 新农人深耕特色农业沃土□通讯员 张妤聪夕阳的背后,月亮悄悄爬上了枝头。在东平县梯门镇东瓦庄特色农业片区里,秦笃峰为最后一个冬暖式大棚放下棉被
2023-04-19 07:59:00
丹江口李海峰夫妇携手返乡创业,共逐“田园梦”
...丹江口市浪河镇小店子村有一对夫妇,他们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走出了一条致富路。在穿镇而过的道路两侧,就是当地村民李海峰和妻子经营了五年的家庭农场,占地200亩,主要种植瓜果蔬
2024-04-30 19:21: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诚邀参赛!“我在好运角等你”短视频话题挑战赛即将启动
鲁网11月7日讯荣成市好运角旅游度假区依托“山、海、情、味”一站式旅游体验,连续位居国庆中秋假期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游客量TOP20
2025-11-07 18:25:00
合肥工业大学四只黑天鹅“搬家”南艳湖 校方:对“自家孩子”的新家环境很满意
大皖新闻讯 大皖新闻记者从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了解到,四只黑天鹅已于7日下午“搬家”至合肥南艳湖公园。“这四只黑天鹅都是在我们学校生态谷孵化的
2025-11-07 18:46:00
晋祠秋意浓(图)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孙宇佳)深秋时节,太原晋祠博物馆内的银杏林迎来最佳观赏期,成片银杏褪去翠绿换上“金甲”,金黄枝叶与红墙灰瓦的古建相映成趣
2025-11-07 19:07:00
安徽淮河流域首次发现“鸟中稀客” 铁爪鹀凭借伪装色在田间不动,很难被找到
大皖新闻讯 11月6日,“2025年明光市首届生态观鸟赛”拉开帷幕。来自明光、南京、合肥等地的13支观鸟队伍的41名参赛队员参加了此次观鸟赛
2025-11-07 19:22:00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11月7日迎来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意味着万物进入休养
2025-11-07 19:37:00
视频·见闻|一郎来了!邂逅福州秋日“顶流”……
福州新闻网客户端记者滕一郎向各位发来周末邀约:“宝,想看菊花吗?”11月7日,第62届福州金秋菊花展在福州西湖公园开幕
2025-11-07 22:53:00
贵州,层峦叠嶂之间,一座钢铁巨龙横跨花江大峡谷,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近日,新西兰资深焊接工程师帕特里克·丹尼斯(Patrick Dennis)站在刚通车不久的花江峡谷大桥前
2025-11-08 00:12:00
白鹤翩翩抵鄱湖 万鸟云集盛景启
本报讯(李菁 全媒体记者杜宇蔚)鹤鸣清唳破寒烟,鄱湖如期赴岁约。11月以来,全球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的“先头部队”陆续翩跹飞抵江西鄱阳湖区
2025-11-07 06:50:00
太行山褶皱里,捧出一片唐朝种下的“金黄”丨绿美河南有古树④
大河网讯(记者 刘瑞朝) 金秋时节,黄河北岸、太行山下的辉县市白云寺,再度变得耀眼起来。六棵唐代宝历二年(公元826年)栽下的银杏树
2025-11-07 07:02:00
市民耕耘“空中菜园”带动南京化肥产业上新园艺肥走俏 上楼“肥”到家□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通讯员博轩郑瑞当前正值秋播秋种的关键时期
2025-11-07 07:50:00
位于秦皇岛经开区的栖云山曾因采矿伤痕累累,如今在生态修复中重获新生。秋意漫山,红叶如诗,曾经的矿坑岩壁旁早已铺陈上各色油彩
2025-11-06 17:45:00
数据会说话|长春新雪季图鉴背后的“冬日快乐”来了
长春是个好地方。春有繁花秋有月,夏有清凉冬有雪。随着新雪季的到来,长春将再次成为美轮美奂的冰雪世界。今天,就用数据带你扒透
2025-11-06 17:47:00
走,到郑州航空港“捡秋”去!丨港视角
大河网讯 落叶如信,秋色如诗,所有美好都在俯身之间。“捡秋”的风,正轻轻拂过郑州航空港的每个角落。就在这个秋天,郑州航空港的街巷转角
2025-11-06 18:15:00
80万尾鱼苗跃入长江 引江济淮工程助力江豚保护
大皖新闻讯 11月6日上午,桐城市鲟鱼镇杨棚渡口,一尾尾活蹦乱跳的鱼苗顺着滑道欢快地涌入长江,它们将在这里安家。11月6日
2025-11-06 18:25:00
桃花潭公园有丹顶鹤?工作人员确认照片上的大鸟为苍鹭、白鹭
“昨天下午,我在逛桃花潭公园的时候,看见水里有几只黑翅膀、腿约两尺长的大鸟,很像丹顶鹤!”11月6日,西安市民刘先生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称
2025-11-06 18: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