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内蒙古“农民发明家”张朋:让外来农机具“服水土”、接地气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2-21 14:3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内蒙古“农民发明家”张朋:让外来农机具“服水土”、接地气

图为张朋正在切割铁片。石晶晶摄

中新网通辽2月21日电 题:内蒙古“农民发明家”张朋:让外来农机具“服水土”、接地气

中新网记者张林虎

购肥、备种、犁地、播种……时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好时节,内蒙古自治区各地拉开了全年农业生产的序幕,一幅春耕备耕的忙碌景象次第展开。

田间地头“搞”发明

内蒙古“农民发明家”张朋:让外来农机具“服水土”、接地气

图为张朋在调试机器。吕志敏 摄

春寒料峭,而开鲁县双林村农户张朋的院里院外却是一派火热的景象。几十台崭新的跨池田灭茬旋耕机整齐地摆放着,前来购买农机的车辆排起了长队,而机器的发明者张朋和工人们备货装车,忙得不亦乐乎。

开鲁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西部,这里民风淳朴,农户以种植业为主。

47岁的张朋是远近闻名的“农民发明家”,仅凭初中所学的文化知识和对机械设计制造的热爱,发明了“一机难求”的旋耕机,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早期张朋一直从事农机维修。他发现大马力拖拉机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便购买了一台拖拉机从事旋耕作业,实现了从维修工到机车手的转变。

旋耕机是与拖拉机配套完成耕、耙作业的耕耘机械。因具有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坦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受宠”的原因是能够切碎埋在地表以下的根茬,便于播种机作业,为后期播种提供良好种床。

张朋发现,当地使用的旋耕机大都来自南方,这些机器到北方后常常“水土不服”。“产品的工艺并不适应当地的种植模式,造成了很多农机户投资大但效益却不好的现象。”

张朋深知农民常年在土地里“刨食”的辛苦劳累,于是萌发念头:发明一种让农民劳作时省时、省力的农具。“当时就想研制一款适合通辽地区耕作模式,而且能与大马力拖拉机相匹配的旋耕机。”张朋说。

自筹资金“长”技能

内蒙古“农民发明家”张朋:让外来农机具“服水土”、接地气

图为张朋研制的旋耕机正在装车。吕志敏 摄

画图纸、制造样机、自筹资金……2012年起,张朋开始找书籍、查资料,走访农机用户,边学边动手尝试改装。

“起初想法很简单,就尝试借鉴国内外设备和查询网上资料,但是设备运行起来比较复杂,涉及很多专业知识,需要不断地测试改进。”张朋说。

一年后,张朋制造的旋耕机样机正式上市。但是,“当年卖出的机器,召回了一半,甚至都卖了废铁。”张朋回忆道。

“只有不断受挫,才能更好地成长。”经历挫折的张朋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更加刻苦地研究、学习,参加全国各地的展销会,四处求教。

2014年,张朋最新研制的新型跨池灭茬旋耕机再次开上农田,还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这也坚定了他在农机发明创造上闯出一片天地的想法。

“这款旋耕机是根据通辽地区的种植模式研制的,属于通轴型,弥补了以往传统机器中间有盲区、漏耕的不足,它可以调出3种角度、3个倾角。轴承都是免维护轴承,材质是加焊加厚型,更结实耐用。”谈及自己发明的机器,张朋的言语中充满了自信。

张朋研制的旋耕机投入市场以来,由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大马力拖拉机的作用,节省了农民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深受农机用户的认可和好评,甚至一度远销山东、新疆。

“我有两台车,两台旋耕机不够用,今天再买一台。这款旋耕机非常耐用,而且它比其他机器旋耕效果要好很多。”作为当地的农机大户,张威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的使用经验。

乡野田地“闯”名堂

内蒙古“农民发明家”张朋:让外来农机具“服水土”、接地气

图为旋耕机开上农田。邱琦 摄

旋耕机、扫地机、植树机……这些年,张朋边干活儿边研发,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找到了能让自己发挥聪明才智的天地。

“每当看到有农民使用我发明的机械耕种,就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这大概是我持续研发的动力所在。”张朋研发的这些“土机器”,虽然不及市面上的农机具精美耐看,但制作成本低、实用性广,让农业生产的一些环节变得更轻松、更智慧,受到了农户的青睐。

张朋说,自己就是农民,知道农民的辛苦,就想研发更多省力实用的农用机械,助力农业生产,让农民种地更轻松。

“活到老学到老,只要农业生产需要,我会一直坚持搞创新。我还准备继续研发,继续去申请专利,让更多的发明走进田间地头。”张朋说。(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1 15: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署举一反三扩面核查发现,2020年以来,在农户每年购买农机具超出中央财政下达资金规模的情况下,当地财政部门财力统筹使用不合理,相关部门间工作衔接不到位,致使农户申请购置农机具
2024-05-14 17:14:00
内蒙古各地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
...路段过往农用拖拉机进行重点检查,严查无证驾驶、无证农机具、农机车载人、长期脱检等农机车辆违法行为。对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的驾驶人,采取“零容忍”态度,依法查处,并督促及时整改。
2024-06-14 14:29:00
内蒙古鄂伦春旗诺敏镇:不负二月好时光 人勤春早备耕忙
...耕景象。今年备耕来的格外早,听农家院落叮叮当当修理农机具的声音,看人声鼎沸农资门市种子化肥的购销两旺,学农业技术讲座通俗易懂的知识,一派繁忙景象,给春耕备耕按下了“加速键”。
2023-02-23 14:22:00
“合作社经济”为现代农业赋能 内蒙古乡村田间创千万收益
...,合作社监事路永军要早早地为农机进行排查和检修。“农机具能够保障田间作业的进度,今年我们也一定会有个好收成,让粮食稳稳地端在咱们自己的手里。”近些年,阿荣旗将合作社打造成为农
2023-02-11 20:28:00
内蒙古乌兰浩特:追着春光赶农时
...农机技术人员开展农机检修、保养和调试工作,做到所有农机具应修尽修、应换尽换,提高机具完好率,为春耕备耕做足准备。春耕备耕,农资先行。今年葛根庙镇需储备玉米种子8万亩,水稻种子
2023-02-16 17:27:00
内蒙古各地春耕备耕正当时
...市可投入春耕生产拖拉机约7.9万台,可投入春耕生产配套农机具约9.7万台。“目前,我们还在开展关于农机的维修、保养,农机手、农民的培训等工作。”“2023年开始,我们还与气象
2024-03-28 22:00:00
内蒙古多措并举开展农业抗旱救灾
...前调剂调运补种、改种农作物所需种子等农资,安排调试农机具,一旦形成有效降雨后立即抢播抢种。条件适宜地区推广坐水种、干播湿出、覆盖保墒等种植模式,抓苗保苗,恢复生产。补种、改种
2023-07-12 16:35:00
内蒙古兴安盟稻田里的“美丽乡村”
...农机转变为大农机、人工作业转化为机械作业,依托大型农机具进行土地流转,为社员及周边农民提供耕、种、防、收全程农机农技服务。“我们有80栋大棚,育苗20万盘,完全满足合作社土地
2024-06-12 18:12:00
2023年内蒙古秋粮生产总体形势如何
...十一”前后。目前,各地收获机械准备充足,可投入各类农机具160多万台(套),已培训机手、修理工2.6万人次,为秋粮颗粒归仓做好了充足准备。
2023-09-16 16:5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丹心颂祖国 高歌新征程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奋进力量,近日,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离退休干部第一党支部、山东省政府办公厅离退休干部党委、山东省老干部活动中心
2025-10-14 06:54:00
路面坑洼无护栏,村民出行存隐患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邓帆)近日,兴国县网友谢先生向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发帖反映,社富乡稠村村谢木窑下“丫”字路口及周边路段存在安全隐患
2025-10-14 07:01:00
问政快报(2025.10.14)
2025年10月12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13条,其中,景德镇市珠山区里村街道办事处、吉水县尚贤乡人民政府
2025-10-14 07:01:00
打造“线上直达+线下兜底”全链条辅导体系,创新实施“三核”工作法。10月12日从万柏林区税务局获悉,该局聚焦落实水资源税政策
2025-10-14 07:06:00
为切实防范雨后次生灾害发生,保障市民出行安全与城市市政设施正常运转,10月12日开始,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组织巡管人员
2025-10-14 07:06:00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清徐县农田积水、土壤偏湿、农机作业困难,秋收秋种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为最大限度降低损失,该县迅速启动抢收抢种保丰收行动
2025-10-14 07:06:00
10月12日,阳曲县召开“三秋”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全力应对连阴雨的影响,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奋力夺取粮食和农业的丰收。该县各部门立足职能
2025-10-14 07:06:00
10月13日,由山西省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主办的“银龄论坛”全省老年学术研讨会在太原举行。来自全省各市县老年学学会、涉老组织
2025-10-14 07:06:00
10月12日下午,一列编有8节铁路冷藏集装箱、装载232吨新鲜玉米粒的列车从大同平旺火车站驶出,标志着山西省开启铁路冷链集装箱运输新模式
2025-10-14 07:06:00
王正谱率河北省代表团访问匈牙利和希腊促进交流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河北日报讯 10月8日至1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正谱率河北省代表团访问了匈牙利和希腊
2025-10-14 07:09:00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大洗牌”还在继续。日前陕西省教育厅发布的《2025年度省属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省级评议拟通过名单》显示,“经专家评审
2025-10-14 07:14:00
国际减灾日,社区居民学避险
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今年的主题为“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南京消防走进江宁区大里社区保障房小区,以授课、VR体验等形式,帮居民沉浸式学避险,提升居民防灾减
2025-10-14 07:33: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戎善豹记者于洁尘)交付14年的安置房小区,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内部道路坑坑洼洼。国庆假期,社区的“微改造”行动让新林芳庭小区路畅了
2025-10-14 07:34: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李天奇任熙熙记者马道军实习生曾丹)10月13日,秦淮区中华门街道为期1个月的敬老月系列活动启动。活动现场
2025-10-14 07:34:00
跟着溧庆跑“江湖”——一个月演出48场,连轴转的“戏班子”
跟着溧庆跑“江湖”——一个月演出48场,连轴转的“戏班子”演员王倩一场戏结束走到后台,脸上挂满了汗珠。9月23日至29日
2025-10-14 07: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