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军事

俄宇航员进行2023年首次太空行走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3-04-19 12:34: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俄宇航员进行2023年首次太空行走

据俄联邦航天局新闻处消息,俄罗斯宇航员谢尔盖·普罗科皮耶夫和德米特里·佩捷林于莫斯科时间04:41开始太空行走。这是他们在2023年以及在“联盟MS-22”号飞船冷却器发生泄漏后的首次太空行走。

宇航员们将在太空中度过6小时37分钟。他们太空行走的目的是通过ERA操纵器从“黎明号”(Rassvet)实验舱携带一个额外的辐射换热器,并将其安装到“科学”(Nauka)多用途实验室舱。

据俄罗斯航天局称,宇航员将解开辐射换热器和“黎明号”(Rassvet)实验舱之间的电缆,之后将拆除辐射换热器上的插头。然后,他们将看到辐射换热器与ERA智能机器人手臂从“黎明号”(Rassvet)实验舱转移到“科学”(Nauka)多用途实验室。之后,宇航员将以机械和液压方式将辐射换热器与“科学”(Nauka)多用途实验室舱对接,并连接模块和换热器之间的电线。

去年12月,本应将谢尔盖·普罗科皮耶夫和德米特里·佩捷林送回地球的

“联盟MS-22”号飞船遭遇了外部冷却系统回路的减压,据推测是由于零星的流星体撞击。3月28日,该飞船在没有船员的情况下降落在哈萨克斯坦。预计宇航员将于2023年9月乘坐“联盟MS-23”号飞船返回地球。他们将在轨道上度过至少370天,这是国际空间站的一个新纪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9 1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4日说,国际空间站的两名俄罗斯宇航员当天完成了2023年第二次太空行走任务,两人出舱7小时11分钟后安全返回空间站。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官网发布的消息说,莫
2023-05-04 17:16:00
超878天,俄宇航员累计停留太空时长破纪录
据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 俄罗斯宇航员奥列格·科诺年科定于4日刷新累计停留太空时长最长的世界纪录。据路透社报道,截至格林尼治时间4日上午8时30分08秒(北京时间16时30分08秒
2024-02-05 09:54:00
俄罗斯宇航员5月12日将出舱打开散热器
...5月12日电记者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新闻处获悉,俄罗斯宇航员谢尔盖·普罗科皮耶夫和德米特里·佩捷林将于5月12从国际空间站进入外空,并准备将辐射热交换器恢复工作状态,他们之前
2023-05-13 10:07:00
国际空间站宇航员测试CIMON AI助手和12K超高分辨率相机
...微重力影响而设计的宇航服。这张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员马修-多米尼克(Matthew Dominick)使用高感光度相机拍摄的长时间曝光照片
2024-09-21 09:52:00
...细心讲解,我明白了,原来第一套是舱内宇航服,不用为宇航员提供氧气,很薄,很轻,造价为两万左右。另一套是舱外宇航服,需要为宇航员提供氧气,还要为宇航员抵挡宇宙中的有害物质,所以
2023-06-13 10:06:00
俄宇航员将在一周后再次进行太空行走
...公司舱外活动部首席专家德米特里∙阿赫梅罗夫表示,俄宇航员谢尔盖∙普罗科皮耶夫和德米特里∙佩捷林将在一周后再次进行太空行走。阿赫梅罗夫在俄航天集团直播期间称:“现在他们(宇航员
2023-05-04 15:21:00
宇航员被迫睡在一起,美媒:垃圾堆!我国空间站却像苹果专卖店?
...间站内布置的喜气洋洋,可以说是年味儿十足了!可爱的宇航员空间站作为航天员在太空中长期生活的重要地点,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此前就有新闻报道展示了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的对比图,
2022-12-23 04:02:00
...陈畅)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20日说,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宇航员奥夫奇宁和瓦格纳,于莫斯科时间20日凌晨完成了今年俄方第二次太空行走任务。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官网发布的消息说,莫斯科
2024-12-23 15:54:00
俄罗斯载人飞船漏了!喷出物肉眼可见,国际空间站再次陷入危机
...在恶劣的宇宙环境中,长期近地轨道运行,且可以为多名宇航员提供生存和工作所需的载人飞行器,对于人类的发展具有意义重大。目前地球主要运行的空间站有两个,一个是多国合作建造的国际空
2022-12-25 13:53: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严阵以待护通导 精检细修筑安途
金秋时节,伴随着季节交替、温度变化,长春机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稳定运行面临新挑战。在这场关乎飞行安全的关键战役中,长春机场以严谨的态度
2025-10-14 17:53:00
南京造!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机体结构下线
10月11日,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首架机机体结构,在南京聚隆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下线
2025-10-15 08:08:0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布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
《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2025-2034)》发布现场。中航工业供图中国网10月15日讯(记者李智)10月15日
2025-10-15 21:43:00
青年教授研究在太空“放风筝”给卫星“拴绳”,建智能集群□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微重力试验启动!”一道坚定有力的指令
2025-10-16 07:38:00
全球首座!三千吨级全直流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交付
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山东烟台交付,填补了全球超大型全直流风电安装船的技术空白
2025-10-16 09:03:00
影像记录|“刘老庄连”:擎旗自有后来人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战旗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发2025年9月3日
2025-10-16 09:20:00
关于加强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低慢小”飞行器管控工作的通告为确保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各项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2025-10-16 15:51:00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开展学生军训实弹射击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沈子轶、于春梅、王育民)为进一步深化学生国防教育,铸牢国防观念根基,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10月14日
2025-10-16 15:56:00
实战淬火砺尖兵,比武备战展担当!龙岩市消防救援支队积极备战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比武竞赛
东南网龙岩10月16日讯(通讯员 戴丽涓)“这次时间不行,再来一次!参加比武和遂行任务一样,不仅要有过硬的体能和技能,还要充分预想到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可抗力因素……”近日
2025-10-16 16:21:00
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在烟台交付
通讯员 房欣第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丽君从中集来福士获悉,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如期交付
2025-10-16 16:59:00
山东选手杨洋成功挑战八百流沙极限赛
备受国内外极限越野选手关注的2025“八百流沙”极限赛于10月9日在甘肃戈壁清泉收官,山东选手杨洋获得全球第10,中国第3
2025-10-16 18:09: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18:00
海外网天津10月16日电 (严冰 徐嘉扬)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32: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在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开幕式上,陆军“风雷”飞行表演队上演精彩的飞行表演。其中
2025-10-16 20:49:00
黄蓝交响乐,守护奏和弦
“当黄河奔涌的浊浪与蔚蓝的海水相拥,在胜利油田新北工区海域绘就出鲜明的黄蓝分界线,一艘红色船舶穿梭其间,这是令人心醉的海上图景
2025-10-17 0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