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这天,在周勃的宴席上,一位大臣醉醺醺地指着他说:“你呀,还在这里吃喝享受,不知道自己快死了吗?”周勃忍住怒气,问道:“这是为何?”结果,他因为对方的一句话,保住了自己的老命。周勃和刘邦是同乡,早在刘邦起义的时候他就以中涓的身份跟随在左右,两人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亲近了,周勃更是为刘邦争夺天下立下赫赫战功。
刘邦当上皇帝后,也没有忘记曾经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给他们该封爵的封爵,该赏赐的赏赐,而周勃当时因为功劳大被封为列侯,甚至可以世世代代承袭爵位。但就是这个样子还是有人心存不满起兵造反,这个时候周勃还是一马当先,帮助刘邦平定了叛乱。周勃这个人质朴敦厚,刘邦一向视其为心腹重臣,甚至在临死之前,还说:“能够安定刘氏天下的必然是周勃。”刘邦死后,周勃辅佐新帝刘盈,担任了掌管兵权的太尉一职。但是朝政大权其实都在吕后手中,她在朝中大肆安插自己的人手,吕氏一族渐渐独大。
这个时候的周勃说是太尉,其实连军营都进不去,但是他没有着急,反而选择了韬光养晦。吕后一死,不甘心大权旁落的吕氏一族蠢蠢欲动,打算给这个天下换一个主人。这下子那些朝中老臣可就坐不住了,他们纷纷联合起来,为外面的刘姓王回归出谋划策。这个时候走在最前面的当然还是周勃,他联合陈平等人搞到了虎符,调动了北军人马,以“秋风扫落叶”之姿铲除吕氏一族,迎立汉文帝继位,正应了刘邦那句遗言。可人死如灯灭,很多事,就会发生改变,尤其是在皇上眼皮下做事。功劳越大,那被皇上认为是“功高盖主”的几率也就越大。
等到汉文帝登基之后,就任陈平和周勃为左右丞相。但是对于周勃来说行兵打仗易,处理国家大事可就难了,时间一长,渐渐地周勃自己也意识到自己不是这块料。谁知,当他请人吃饭时,忽然有位交好的大臣,借着酒劲,跟他说了他当时的处境,恩宠已经太多了,如果不及时抽身,恐怕就要因为功高震主而大祸临头。听到这番言辞,周勃深感惶恐,立马向汉文帝提出辞去丞相职务,而汉文帝竟然连挽留都没有就放他离开了。原来,汉文帝虽然一直都对周勃非常恭敬,但是他身边的袁盎却说周勃只是顺势而为的功臣,作为皇帝不应该对臣子谦虚退让。
于是,被吹耳旁风的汉文帝,对周勃也渐渐威严起来,也对他心生芥蒂。所以,当周勃请辞时,他毫不犹豫地就同意了。可这一下子,并没有让周勃想明白其中的弯弯绕,才让他差点没能善终。当陈平死后,汉文帝实在找不到可靠的人,所以又让周勃回去当了一段日子的丞相,但是没多久,汉文帝就以做榜样的借口,让他回封地养老去了。这一回,周勃想明白了:汉文帝这是不喜欢我啊,是防着我啊!这要是聪明的人,肯定要给自己找点缺点,要么喜欢美女,比如郭子仪;要么喜欢钱,比如萧何;总之,得让皇上卸下防备心才行。可周勃不,他回到封地后,不仅自己身披铠甲,拿着武器,还让家人时刻防备着,就怕官员巡查时,一不留神将他和家人给杀了。此举落在有心人的眼中,可就是一个巨大的把柄,很快就有人向汉文帝上书,说周勃此举是准备谋反。于是,他就被打入了大牢。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害怕了,周勃不仅不知道如何辩解,也忘了自己很有钱,可以找薄太后的弟弟薄昭想想办法,更忘了自己的长子娶了汉文帝的女儿。
总之,在大牢里的他,没少受委屈。还好家人聪明点,给狱吏送了不少黄金。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收了金子的狱吏,甚至给周勃指了一条明路,让他去请公主说情。薄太后知道这件事之后把汉文帝训斥了一顿,认为当初周勃手握重兵的时候都不谋反,更何况是现在退休养老了呢!而汉文帝看到母亲也亲自来劝了,他也就放了周勃,恢复了他从前的一切待遇。经此一劫,周勃终于明白,皇上的心思,如果不猜,不行;如果猜不到,惨;如果猜错了,更惨。不过,周勃本来就没什么野心,为人也是老实忠厚,经过这几件事后,他也看透了,也算是学会了洞察人心了,好在并不晚,所以,他也算是平平安安地全身而退,得以善终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4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