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年来,铜仁市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厚德铸铜·仁义致远”的城市精神有机结合,全面启动“志愿之城”建设。形成了多方力量共参与、多领域齐发力的志愿服务模式,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近日,在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的组织下,由退休干部、老年群体等组成的银发护河队,走进花果山桥头、浅滩社区河段等包保区域开展“志愿同仁·翠鸟行动”主题宣传活动,助力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
发放宣传资料
“在巡河行动中,志愿者们认真记录锦江沿岸的生态环境情况、发现垃圾及时清理,同时,还向市民发放了宣传资料,讲解环保法律法规等,让更多市民了解保护锦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营造了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受益者的良好氛围。”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志愿者谢晓林说。
今年暑期,梵净山景区迎来了旅游高峰,铜仁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团市委招募24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投身梵净山旅游暑期志愿服务,为游客提供导览问询、医疗救助、文明劝导、外语导游等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游客2.8万人次;同时,还开展梵净山野生动植物保护、黑湾河巡河等环保志愿服务,推动生态旅游发展。
东西部粤黔协作·莞爱铜行微心愿活动
此外,在碧江区灯塔街道矮屯社区,铜仁市帆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高校志愿者、社工定期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探望社区空巢老人,并利用社区闲置场地打造“儿童之家”,为孩子们提供作业辅导、兴趣培养、心理健康等志愿服务活动。
“针对老年人这一块,我们以老年人健康和老年人志愿服务为主,在儿童方面,我们有课外安全教育、微心愿实现活动、‘小飞侠’志愿服务活动等,主要实现对‘一老一小’服务聚焦,同时促使老年人在搬迁社区,能够实现住得下,在精神文化生活上得到满足。”铜仁市帆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杨阳说。
据了解,由铜仁市委社会工作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卫生健康局等部门发布的“志愿同仁·先锋行动”“志愿同仁·翠鸟行动”“志愿同仁·润心行动”“志愿同仁·暖阳行动”“志愿同仁·陪伴行动”5个志愿服务项目,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68.9万人,志愿服务队伍3165支,志愿服务项目5.54万个,涌现出“蓝焰护苗”“5G 5H”“爱心妈妈”等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志愿同仁”共识逐步扩展、初见成效。
志愿者为游客提供咨询
——“志愿同仁·先锋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在碧江、万山两城区范围内,依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网格化包保机制,在网格化包保区域内设立党员志愿服务岗、志愿服务区,组织市、区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主动到包保社区认领志愿服务岗和服务区,重点对包保小区的文明城市创建宣传、业务进行指导,对环境卫生、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整治,对乱搭乱建、公共设施年久失修等个人或依托包保单位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通过12345政务热线平台进行反馈。通过项目的组织实施,助力城市配套设施更加完善、环境卫生更加整洁、言谈举止更加文明、社会环境更加和谐,达到提升铜仁文明城市创建的积极效果。
——“志愿同仁·翠鸟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党员干部、其他有意向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组织、个人志愿者,采取划段包保方式,重点围绕中心城区重要河流及支流、湿地和重点水库进行岗位认领,负责对包保区域的水质明显异常、河岸乱占乱排乱放、乱搭乱建、侵占河道、非法捕捞、非法采砂取石等不合规行为进行发现、劝导和报告。通过项目的组织实施,助力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使人民群众成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最有力的参与者、最广大的受益者,为奋力开创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新未来贡献志愿力量。
志愿者给市民讲解宣传环保法律法规
——“志愿同仁·润心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发动文化旅游志愿服务队伍以及热衷文艺、有文艺兴趣爱好的群众成为志愿者,采取快板、合唱、花灯、小品、脱口秀等形式,深入村(社区)和热门景点(旅游高峰期),重点围绕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惠民政策以及移风易俗等内容进行宣传。通过项目的组织实施,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直达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志愿同仁·暖阳行动”志愿服务项目。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社会治理机制,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发动市内高校、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学生,以及从事医疗护理的专业人员成为志愿者,按照网格化包保和“人岗相适、就近服务”原则,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重点对全市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其他社区中60岁以上空巢老人(不含失能人员)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档案建立、就医导诊、健康知识宣传等志愿服务。通过项目的组织实施,助力提升特殊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老、敬老的和谐氛围。
志愿者为游客提供咨询
——“志愿同仁·陪伴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动员大中专院校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退休教师等成为志愿者,利用社区闲置场地对无课后延时服务的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开展课业辅导,在周末和寒暑假期间提供作业辅导、兴趣培养、心理健康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项目的组织实施,有效提升儿童文化素质,丰富课后生活,帮助他们塑造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形成向上、向善、向美的优良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铜仁市委社会工作部社工和志愿服务指导科负责人焦马琳介绍,将按照“政府所需、群众所盼、志愿所能”,健全常态化机制,以社区为主阵地,引导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着力建成“15分钟服务圈”,推动志愿服务向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发展,将铜仁建设成为人人可为、处处可见、时时可享的“志愿之城”。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蒲艳梅
通讯员龙吟
编辑 华姝
二审 孙蕙
三审 张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4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