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科学多面体|无需精卵也能“造人”?从合成胚胎模型到合成人类有多远?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7-07 13:00:00 来源:搜狐科技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她的每一次革新都为大众瞩目。搜狐科技《思想大爆炸-科学多面体》栏目,力图展现不同视角,争鸣基础科学和前沿科技领域的重大进展与突破。

无需精卵首次人工合成人类胚胎模型这一话题引发网友热议:这个东西还算“人”吗?那“它”有没有父母?这个研究伦理上是合理的吗?以后不用怀孕就能拥有自己的孩子了吗?围绕着这些问题,本期搜狐科技对话了清华大学医学院长聘副教授那洁。

嘉宾简介:

那洁,清华大学医学院研究员,长聘副教授,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会员,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生理学会会员。研究方向包括人类多能干细胞向心血管组织分化的调控机制,构建基于干细胞的类器官,作为研究人类疾病的模型,用于药物研发,毒性检测等;干细胞在促进血管重建、治疗组织缺血和心脏疾病中的转化应用等。

科学多面体|无需精卵也能“造人”?从合成胚胎模型到合成人类有多远?

划重点:

1.合成早期胚胎样结构距离在实验室里合成人类还差十万八千里。

2.在2021、2022年已有用人多能干细胞制备具有囊胚结构合成胚胎的报道。

3.我国在人工胚胎干细胞领域的研究处在国际第一梯队。

4.伦理上不认可体外合成的类胚胎为具有生命的人类。

5.这些研究或可提供新的实验模型,研究人类胚胎从围着床期到胚体形成期这一段 “黑匣子”期的独特之处,减少女性妊娠中胚胎损失。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周锦童

在一些科幻电影中,科学家将人类的基因与其他物种的基因相结合从而催生出更强大的“变种人”,或在实验室中生物打印人体。跌宕起伏、扑朔迷离的电影情节引人入胜,也引发对生命伦理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思考。

身处科技飞速发展时代的我们是否产生过这样的疑问:培养器皿里是不是真的会诞生人类生命?实验室里是不是有一天会合成人类?未来的世界是否遍地都充满着不通过精子与卵子受孕而成的人类?

然而,无论是惊险离奇的电影情节还是看似不切实际的怀疑都是有迹可循的……

2023年6月14日,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年会上,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和加州理工大学的Magdalena Żernicka-Goetz教授公布了最新研究结果,在没有精子和卵子的情况下,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用人多能干细胞创造出了人工合成胚胎模型。

那洁博士曾在Żernicka-Goetz教授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她和众多干细胞研究者现场聆听了这一令人惊叹的成果。

此研究在国外新闻媒体的报道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恐惧、惊喜、期待等各种情绪充斥在网络与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免发问:那这个东西还算“人”吗?那“它”有没有父母?这个研究伦理上是合理的吗?以后不用怀孕就能拥有自己的孩子了吗?这都是大家最关注、最好奇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搜狐科技对话了清华大学医学院那洁研究员。

对此,那洁表示,“这一进展距离在实验室里合成人类还差十万八千里。”

因为合成的类胚胎结构相当于发育10-14天的胚胎,而人类胚胎发育从受精卵到胎儿出生要266天左右(约9个半月)。随着时间推移,着床后的胚胎愈发依赖子宫环境和母体的营养,各组织、器官、系统发育的调控也极为复杂,因此合成胚胎与体外造人有巨大的差距。

胚胎着床和之后的原肠胚发育一直被称为“黑匣子”阶段,因为这时微小的胚胎极难获得,而此时是基本胚层、体轴和重要器官原基形成的重要时期,合成胚胎结构可用于研究这一阶段人类发育的重要事件和独特调控规律,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觉得几十年甚至一百年都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更让人担心的应该是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的问题吧!”那洁半开玩笑地说。

此外,对于这一重大研究成果,那洁研究员却表示,“这并非是首次。”早在2021、2022年就有用人多能干细胞制备具有囊胚结构合成胚胎的报道。那洁强调,“我国科研人员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很多突破性工作,在国际上属于第一梯队,与国外先进水平不相上下。”

当然这一结果十分有助于推进对发育缺陷或流产原因的研究。“比如可以更方便地研究植入后胚胎的信号传导、代谢活动重塑等如何调控细胞命运、器官发生,基因突变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等问题,也可以研究胚胎如何应对微环境的改变,胎盘发育,母胎相互作用、母胎界面的免疫调节等重大科学问题。”那洁如是说。

尽管利用多能干细胞在实验室里构建合成胚胎模型非常火热、竞争极为激烈,但道德和伦理方面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那洁表示,目前各国的学术团体、科研和医疗管理机构有一些规定和指导意见,对人胚胎干细胞的基础和转化研究进行管理,也有相关法律对这类研究进行规范,但目前还没有较为明确的法规来管理干细胞来源的胚胎模型。

对话最后,那洁对搜狐科技说道:“我觉得以目前的合成胚胎来看,还有很多要研究的地方,合成胚胎更多的是为了研究人类独有的发育规律,妊娠过程和致畸遗传突变,伦理上不能认可合成胚胎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不过这些研究在未来或许可以帮助减少胚胎发育缺陷的发生、减少女性妊娠过程中的胚胎损失、提高辅助生殖技术、促进孕妇和胚胎健康。”

以下为对话实录(经整理编辑)

搜狐科技:一组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和加州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从干细胞中创造出一种无需精卵的人类胚胎模型,您觉得这一突破有怎样的影响?

那洁:该团队用过表达关键调控因子的人类多能干细胞,在实验室里成功构建出类似人早期胚胎的结构,称为合成胚胎。因为人类胚胎着床和之后的原肠胚发育阶段一直被称为黑匣子阶段,很难得到样品,合成胚胎结构模拟这一阶段的发育,提供了唯一可进行实验操作的研究平台。

临床上因为着床失败或原肠胚发育缺陷造成相当比例的胚胎损失,因此用合成胚胎模型可以模拟和研究植入后胚胎发育过程,例如羊膜腔、卵黄囊形成、胚轴确立、原始生殖细胞产生、器官原基形成等。

所以我认为这一基础研究有重要价值,但这不是首次,而且这一进展距离在实验室里合成人类还差十万八千里,但现在学术界也在讨论相关的伦理规范。

搜狐科技:那在这个研究之前,咱们学界是否有过类似的研究实验呢?

那洁:肯定是有的。利用多能干细胞在实验室里构建合成胚胎模型是现在非常火热,并且竞争非常激烈的领域。2021、2022年都发表了用人多能干细胞制备具有囊胚结构的合成胚胎的研究,2023年已有6篇在生物学研究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公布。

这些工作构建合成胚胎的方法和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有些研究是基于单种或者多种细胞组合发育胚胎;有些构建胚外组织微环境;有些在培养基添加一些促进细胞分化的因子来调控发育信号通路,引导合成胚胎的形成。

我国科研人员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很多突破性工作。比如昆明理工大学国家灵长类研究重点实验室的李天晴团队2023年6月在BioRxiv上公布了用原始态人胚胎干细胞和胚外组织干细胞构建出囊胚样结构,并观察到它们形成上、下胚层,并达到原肠运动起始前的阶段。

中科院动物所的于乐谦研究员和他曾在的美国吴军团队发展了大批量构建类囊胚的技术,在2022年9月就发布在BioRxiv上。

2023年5月,中科院动物所王红梅、郭帆、李伟研究员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Nicolas Plachta教授的联合团队,与云南非人灵长类生物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理工大学的谭韬、陈永昌、季维智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刘兵组及德州西南医学中心吴军组合作团队背靠背在国际顶尖刊物Cell发表了体外培养食蟹猴胚胎至受精后25天,达到中晚期原肠胚阶段,观察到早期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发育。

这些由我国科学家主导的标志性工作,对人类和灵长类发育领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搜狐科技:您觉得目前我国对于胚胎干细胞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处于什么水平了呢?

那洁:我认为我国科研人员走在了国际的第一梯队里,我们在这个领域做的非常好,未来会再接再厉,提高合成胚胎与同阶段天然胚胎的相似性,做出更多的发现,提高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发实力。我国人口基数大,先天发育缺陷的数量也较大,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在健康生育方面有巨大的医疗需求,这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避免和减少发育缺陷,为提高人口健康做出贡献。

搜狐科技:那他们是如何通过胚胎干细胞的重编程来创建近似人类胚胎的模型的呢?

那洁: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英国剑桥大学的Zernicka-Goetz 团队是在特定的培养基以及培养环境下,过表达调控滋养细胞和胚外内胚层发育的转录因子,促进胚外组织细胞(hypoblast和trophoblast)的分化,当这些过表达转录因子的细胞和人胚胎干细胞放在一起培养时,它们自组装生成着床后胚胎的形态。在这些合成胚胎里能够检测到表达羊膜、原始生殖细胞和胚外间质细胞标志基因的细胞。

搜狐科技:我了解到目前科学家只被允许在实验室培养胚胎最多14天(法定期限),14天后,只能通过查看妊娠扫描和捐赠用于科研的胚胎来了解发育过程,那么您觉得这一研究是否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呢?

那洁:我认为科研人员制备的合成胚胎可以作为14天和以后阶段胚胎发育的研究模型,但要经过各种严谨的评估,比如单细胞测序检测合成胚胎是否具备天然胚胎的各类细胞,基因表达谱是否足够相似,形态和生长速度是否类似天然胚胎等。

我觉得只有满足这些条件的合成胚胎,才适合替代天然胚胎,用来研究人类胚胎的发育等问题。但目前的情况是,合成胚胎拥有部分囊胚的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重现植入后的一些胚胎发育过程,但和体内发育的胚胎还有很多差别。

搜狐科技:研究人员表示,这一成果可能有助于推进对遗传病或流产原因的了解,您觉得怎样实现呢?

那洁:我认为合成胚胎可以用来研究植入后胚胎的信号通路协作、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基因突变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母胎界面的形成、对胚胎免疫耐受的调控等问题,并尝试相关疾病的早期检测、干预和治疗新手段。

科研人员通过改良胚胎培养基(如添加特定化学小分子或者营养物),提供仿真的3D微环境,创建新技术测量合成胚胎的各项指标,更深入和全面地研究合成胚胎的演变、内部细胞如何分化、细胞之间的互作等与人类胚胎发育和妊娠密切相关的问题。

搜狐科技:此研究引发了很大的法律和伦理方面的争议,咱们是否有相关法律法规来管理人类胚胎的干细胞来源模型呢?

那洁:是有的。我们有一些指导方针和规定,比如《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对人胚胎干细胞的使用进行规范,我国还发布了《民典法》和《刑法修正(征求意见稿)》,要求相关研究要符合伦理,我国禁止合成胚胎用于生殖目的。这些法规也会根据科学技术和形势的发展,参考其它国家的法规和伦理原则做出合理的调整。

搜狐科技:目前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合成胚胎最后有没有可能发育成生物呢?

那洁:我觉得暂时没有。真实的胚胎发育过程需要很多通路的精细调控、来自母体和胎盘的影响至关重要,还有物理因素的作用,现有的合成胚胎无法完全模拟真实胚胎的发育过程,而且只能培养一段时间。在小鼠和猴子合成胚胎的研究中,即使将合成胚胎移入母体子宫内,能够诱发一些植入反应,但是不久胚胎就会停止发育并降解。

搜狐科技:许多网友都在发问,倘若合成胚胎真的发育成生物,那还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吗?今后是不是女性有可能不需要再经历怀胎十月的痛苦就可以繁衍出后代了呢?

那洁:我觉得以目前的合成胚胎来看,发育阶段属于刚刚着床后,并且还有很多要研究的地方,合成胚胎更多是为了研究早期人类胚胎发育规律,妊娠过程和遗传突变导致发育缺陷的原因,伦理上不能认可合成胚胎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类。

这些研究或可以帮助预防和降低发育缺陷的产生、减少女性妊娠过程中的胚胎损失,因此是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重要意义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7 14: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学多面体|无需精卵“量产婴儿”终会实现?中科院刘超:我有理由相信
...每一次革新都为大众瞩目。搜狐科技《思想大爆炸-科学多面体》栏目,力图展现不同视角,争鸣基础科学和前沿科技领域的重大进展与突破。无需精卵首次人工合成人类胚胎模型这一话题引发网友
2023-07-12 14:00:00
从克隆猴到嵌合猴 灵长类模型还有多远?
...自:鲁中晨报嵌合猴 从克隆猴到嵌合猴灵长类模型还有多远?“在我看来,此次嵌合猴成果对生命医学的重要性不亚于克隆猴,是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模型制作的一个里程碑。”胚胎干细胞可以体
2024-01-17 07:44:00
人类智力超群之谜破解
...显著提高大脑处理信息效率记录多达10个神经元活动的“多面体”实验装置。图片来源:德国柏林夏里特医学院科技日报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张佳欣)德国柏林夏里特医学院研究发现,人类
2024-04-23 03:19:00
科学家用干细胞合成全球首个人类胚胎模型
...中晨报无需卵子和精子科学家用干细胞合成全球首个人类胚胎模型显微镜下一个合成的小鼠胚胎图像 显微镜下的人类胚胎 一组来自英国和美国的研究团队宣布,已成功使用干细胞创造出全球
2023-06-29 02:13:00
日趋完整的“迷你大脑”离真正的人脑还有多远
...-15年走向成熟日趋完整的“迷你大脑”离真正的人脑还有多远突触和神经元细胞发送化学电信号。 图/视觉中国培育大脑类器官的最新方法学进展。(图片来源:Frontiers) 一
2023-02-03 05:36:00
以色列研究人员通过干细胞创建出人类早期胚胎模型
...发布公报说,该所研究人员通过干细胞创建出了人类早期胚胎模型,并成功将其在子宫外培养到14天的发育阶段。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新华社发(吉尔·科恩·马根摄)9
2023-09-09 15:47:00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重现所有已知谱系和组织结构人类胚胎植入后发育新模型出炉科技日报北京9月6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6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描述了一个用未经基因修饰的多能干细胞得到的
2023-09-07 02:05:00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源自成体细胞的新类胚胎模型,该模型复制了人类早期发育的关键特征,包括血细胞的生成。13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文章,描述了这一名为heX胚胎的
2023-12-14 05:45:00
新类胚胎模型打开人类发育“黑匣子” 【新类胚胎模型打开人类发育“黑匣子”】财联社12月14日电,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源自成体细胞的新类胚胎模型,该模型复制了人类早期发育
2023-12-14 07:5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投洽会期间厦门火炬高新区共有41个项目完成签约 计划总投资约433亿元
投洽会上,火炬高新区企业展示的芯片产品吸引客商关注。(本组图/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卢剑豪 摄)多家位于火炬高新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亮相投洽会
2025-09-09 08:44:00
刚刚过去的暑假,“工厂游”火爆出圈。多地工厂纷纷敞开大门,推出丰富多彩的研学项目。而在社交平台上,“工厂游”的攻略被大量转发
2025-09-09 08:46:00
东南网9月8日讯(通讯员 苏培婷)9月5日,由大田县总工会、国网大田县供电公司联合主办,国网大田县供电公司工会承办的首届“电力工匠”职业技能竞赛AI技术应用项目比赛圆满落幕
2025-09-09 09:28:00
本报讯 作为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主办的行业盛会,第45届(2025)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年会与第17届中国国际日化产品原料及设备包装展览会(以下简称“中国国际日化展”)将于今年10月15日至17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2025-09-09 10:44:00
摩登中国时尚展传递中国皮革强音
本报记者 解 磊 文/摄为了满足人们对鞋包服饰等消费需求,为国际国内品牌企业、特色区域、独立设计师提供一个高端商贸合作
2025-09-09 10:44:00
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涌现出许多新亮点,其中一个令人意外却极具代表性的现象是:碳纤维最大应用市场,竟然不是航空航天或风电叶片
2025-09-09 10:45:00
获SIAL创新金奖:纸沙拉沙拉脆片掀起零食健康新主张
消费日报网讯 9月1日,在2025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深圳)举办同期,第24届SIAL创新大赛获奖榜单正式发布。湖南立方体食品有限公司选送的产品纸沙拉沙拉脆片荣获金奖
2025-09-09 11:17:00
王腾发微博辟谣:有失职,但没有窃取机密出售
9月8日,王腾发布离开小米的微博,当天,“小米王腾因泄密被辞退”登上热搜。此前,2023年8月25日,王化曾发博表示,欢迎王腾回京~好好干
2025-09-09 11:18:00
王腾深夜发文离开小米,其曾被赠“谨言慎行”T恤
9月8日晚,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REDMI品牌总经理王腾发布微博:很惭愧跟大家说声抱歉,过去犯了一些错误,接受该有的代价
2025-09-09 11:18:00
前零一万物联创戴宗宏创业:20人团队,能干上百人的AI定制项目
文|周鑫雨编辑|苏建勋国内市场、ToB、定制化——每个词都踩到了当下AI创业的雷点上。但这恰恰是前零一万物联合创始人戴宗宏
2025-09-09 15:19:00
不再低调的二次元,正在经营一种「痛系生活」
撰文|深海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上海俨然变成了一座二次元年轻人的“痛城”。 7月开始,几大动漫展会接连袭来
2025-09-09 21:51:00
全棉时代官宣孙颖莎为全球品牌代言人
9月8日,全棉时代官宣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为全球品牌代言人,为旗下棉柔巾品类代言。双方将携手传递舒适、健康、环保的全棉生活方式
2025-09-09 14:30:00
京东超市11周年发布新战略 未来三年用户数从3亿将增至5亿
京东超市11周年发布会8日在北京举行,全球快消行业超400家知名品牌负责人、高管齐聚一堂。面对全球零售业遇到的多重挑战
2025-09-09 15:02:00
中秋至味 团圆共飨|好太太2025中秋礼盒上线啦!
月满人间,礼寄相思好太太中秋诚挚献礼好太太中秋礼盒是家的味道,更是爱的传递礼盒产品线下各大商超均有售卖欢迎各企事业单位
2025-09-09 15:19:00
让每个临沂人吃上48小时的健康好蛋 ——雁行天下商务驿站“斗蛋”比赛活动
大众网记者葛世艳 临沂报道9月2日上午,雁行天下全景溯源工厂体验店高朋满座,一场围绕新鲜健康好蛋的“斗蛋”活动在此热闹展开
2025-09-09 15: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