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司法之手描绘“青绿”江苏生态画卷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1-17 05:4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司法之手描绘“青绿”江苏生态画卷

—— 江苏法院深化“9+1”机制改革推进环资审判高质量发展纪实

司法之手描绘“青绿”江苏生态画卷

繁茂的植被披上了“冬衣”,成群的东方白鹳、花脸鸭在湿地里蹚水觅食,白琵鹭、鸬鹚在空中盘旋,向同类发出集结信号……冬季的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这幅“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态画卷让人目不暇接。

2020年5月,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内设立江苏法院环境司法修复基地,公园管理中心提供55.96公顷湿地,通过异地补植等执行方式推动恢复性司法裁判落实。

设立环境司法修复基地是江苏法院深化环境资源审判“9+1”机制改革,不断创新“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审判结果执行机制的成果缩影。

2019年,根据江苏拥江滨海、河湖众多、水网密布的生态环境特点,江苏法院以生态功能区为单位,设立9个基层环境资源法庭,跨设区市集中管辖全省基层法院环资案件,并设立南京环境资源法庭,集中管辖全省中级法院管辖的环资案件,创建环境资源审判“9+1”机制。该项改革被中央深改委办公室向全国转发推介,被江苏省委政法委评为“全省政法工作优秀创新成果特等奖”。

理念:“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

这场中国法院第1000万场庭审直播案件——检察机关诉王玉林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让人印象深刻。

2015年至2018年期间,被告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先后在南京老山林场等地通过非法采矿获得泥灰岩、泥页岩等合计10余万吨。审理中,被告充分认识到自身错误,愿意积极赔偿相关损失。

在损失的计算范围和计算方法上,该案审判长、南京环境资源法庭庭长陈迎庭后谈到:“以前对这样的案件,我们认为你破坏了多少山体,就得赔偿多少的矿产资源损失。但在本案中,我们发现,被告开山采石的行为不仅破坏了山体,也破坏了林草,进而影响到了动物的栖息地。考虑到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法庭不仅让被告承担了山体修复的责任,还让被告承担了动物栖息地损失的责任。”

将判决或调解确定的赔偿、修复责任着眼于整个生态功能区,让法官们的司法理念发生变化的,正是江苏环境资源审判“9+1”机制改革。

2019年6月28日,以南京环境资源法庭的揭牌为起点,江苏环境资源审判“9+1”机制正式运行。以生态功能区为单位设立9个生态功能区环境资源法庭,打破传统行政区划,实现全省范围内以水系流域、生态区域为基础的新型环境资源审判体制,这不仅有效解决了环境司法的主客场效应,还克服以往环境资源司法中生态保护碎片化现象。例如,设在江阴市法院的长江流域环境资源第一法庭,就集中管辖了江苏长江南岸的无锡、常州、苏州、镇江范围内18个县(市、区)的环境资源案件。

整合“江河湖海”的改革之路本身就波澜壮阔。“9+1”机制让9个法庭包揽了原先100多个基层法院对环境资源案件的管辖权,同时变“13”为“1”,把13个中级人民法院对环境资源案件的管辖权集中到南京环境资源法庭,承担环资案件审判任务的专门审判机构缩减至11个。

江苏法院克服了新旧审判体系衔接过程中的重重困难,“9+1”机制运行以来,以“全流域系统保护、跨区划集中管辖、三合一专门化审判”为改革核心,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的科学路径,有力推动生态环境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区域统筹、综合治理,推动江苏法院不断强化审判专业化水平,实现环境资源审判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全省法院三年审结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0525件,其中刑事案件3906件,8689人被追究刑事责任;环境公益诉讼案件568件。审结的“非法捕捞长江鳗鱼苗案”等6件案件入选最高法院指导性案例,“鸿顺公司非法排污案”等5件案件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数据库收录。

创新:以审判促修复促保护增合力

短短几个月时间,一伙人在长江干流水域,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绝户网”非法捕捞鳗鱼苗数量达5000多尾;而另一伙人,明知鳗鱼苗是他人非法捕捞所得,仍通过隐蔽的方式,长期统一价格收购、统一对外出售鳗鱼苗累计达11万多尾,隐瞒犯罪所得近200万元。

这起在靖江开庭、涉案59人的“特大非法捕捞长江鳗鱼苗公益诉讼案”,是“9+1”机制正式运行以来,南京环境资源法庭受理并开庭审理的第一起案件,

该案引发社会关注的是,一审判决的850万元赔偿责任不仅由非法捕捞者,即生态环境侵权人承担直接损失,还要求造成生态破坏的收购者、贩卖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这是自2016年1月国家调整长江流域禁渔期以来,全国首例从捕捞、收购到贩卖鳗鱼苗‘全链条’打击的案件。”

南京环境资源法庭副庭长姜立介绍,“9+1”机制遵循生态环境系统保护要求,通过全流域保护、全链条打击,促进了法官审理中环境资源整体保护意识的增强,推动生态环境损失整体性认定规则、对破坏生态的违法犯罪行为和生态侵权行为全链条追责等裁判思路的形成。

环境资源审判的目的不只是惩罚,更重要的是以审判促修复、促保护,形成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合力。

某水务公司向长江排放高浓度废水和有毒有害污泥、危险废物,造成生态环境损害。其后公司被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判令其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费用。

相对该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总额,该水务公司资产远不足承担赔偿责任。南京玄武法院审理该案过程中,为避免环境修复费用无法执行到位,推动各方达成“现金赔偿+替代性修复”的调解方案。

方案中,该公司用现金缴纳一半的生态环境修复赔偿费用,剩余费用用于在长江江苏段完成环境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生态环保项目的新建、升级和提标改造以及种质资源保护等替代性修复项目。

谈及该方案,省法院环资庭副庭长赵黎认为,方案创新了生态修复的执行方式,既展示了依法从严惩治的司法政策,又确保了生态环境恢复的及时性,还促进了企业绿色升级。

“更让人欣慰的是,两年来,该公司积极履行修复义务,各修复项目遍及长江江苏全段,用‘一地污染、全域修复’留住了长江的美丽,体现了‘9+1’机制保障全流域治理的制度优势。”赵黎说。

全流域治理、系统性修复,“9+1”机制推动下,全省42个生态环境损害司法修复基地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青绿”江苏。新济州湿地公园、连云港海洋牧场、盐城黄海湿地、骆马湖二湾生态修复基地,通过劳务代偿、增殖放流、补种复绿、第三方治理等多种责任承担方式,引导污染者主动修复环境,落实恢复性司法裁判。2020年,南京环境资源审判长江新济洲研究修复基地被列入江苏省委政法委为民办实事项目。

协同:跨省联动推进长江生态大保护

2022年11月17日上午,根据《长三角环境资源司法协作框架协议》,江苏法院将经过南京环资法庭、东台法院分别审理,受损地为长江安徽铜陵段的非法采砂案件185万余元生态环境修复资金移交安徽铜陵法院,用于涉案长江段生态修复工作。

东台法院黄海湿地环资法庭庭长张俊宏表示,东台法院将根据司法协作要求,会同受损地法院共同监督使用好该项资金,确保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2022年2月28日至3月1日,东台市法院公开审理并宣判“3·07长江特大非法采砂案”。该案32名被告人长期盘踞长江安徽段,3个月盗采江砂46765吨,价值达290万元。被告人马某玉明知江砂系盗采仍收购1700吨并出售。这32人均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当庭表示认罪认罚。

“32名被告人顶风作案,非法盗采江砂,不仅导致江砂资源、河床结构破坏,也势必对长江渔业资源、底栖生物资源造成损害。”省法院环资庭庭长马杰谈到,该案系全国法院首次跨省主动移交生态环境修复资金,也是长江保护法出台后,贯彻法条中系统治理、跨地区协作等最新要求和理念的案件。该案的侦查、审理、执行和后续的生态环境修复,都体现了服务保障长江大保护,贯彻长江保护法打破条条分割、块块分割,实现全流域系统保护、一体保护的要求。

以“9+1”审判机制改革为推动,省法院联合相关部门制定贯彻长江保护法实施意见、长江非法捕捞案件审理指南、污染环境刑事案件审理指南,严厉打击非法捕捞、非法采砂、非法排污等犯罪行为,全面保护长江生物资源、水体安全和生态环境。与上海、浙江、安徽高院签署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框架协议,四省市5家中院联合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形成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合力。

渚清沙白显,人退鱼鸟归。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徐徐展开,环境资源“9+1”审判机制改革的创新成果正推广到整个长江流域,守护着“水清岸美”的母亲河,守护着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江苏、美丽中国。

朱旻 吴铁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7 06: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江苏南京:植此青绿愈林伤
全国首个珍稀濒危植物司法保护基地越冬进行时植此青绿愈林伤阳光下,基地里的树木枝叶随风摇摆。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源源 摄行人“必经之地”路旁,基地的题名石鲜艳醒目。南京日报
2023-12-05 07:44:00
...进一步丰富拓展跨域司法协作的内容和举措,为实现两岸青绿,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4-03-23 10:17:00
...交叉口的7公顷空地变成一幅融合自然景观和城市空间的青绿画卷。在城市总体规划框架下,该市城市绿地系统、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规划纷纷展开,统筹蓝绿空间建设,用丰厚
2023-08-03 22:15:00
...推动江苏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城乡环境多些“只此青绿”,让“美丽江苏”图景更加绚丽多彩。
2023-01-15 05:56:00
西安:司法协同共护秦岭青绿渭河安澜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西安8月8日电 (记者 张一辰)“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也是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关中人的‘母亲河’。秦岭北麓、渭河流域生态及文化遗迹的司法保护,
2023-08-08 22:14:00
只此青绿谋发展
本文转自:盐阜大众报滨海沿海工业园只此青绿谋发展魏军之 钱海峰 朱美玲 文/图创建于2002年的滨海沿海工业园,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现有化工企业30家、配套企业10家,初步形成
2023-09-24 03:14:00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绿色审判 护此青绿莱山法院扩大守护绿色发展“朋友圈”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任雪娜 通讯员 崔倩文) 近日,莱山法院在佳世客门前广场开展以“保护生态环境,共建
2023-08-18 07:39:00
“植”此青绿 | 各地因地制宜 因材施策 绘出美丽中国更新画卷
本文转自:央视网对于中国人来说,树象征许多崇高美好的事物,古人将思念寄予梧桐,将学生比作“桃李”,中国人的植树活动也常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含义。各地因地制宜,因材施策,在广袤的中国大
2024-03-13 05:18:00
本文转自:桂林日报 本报讯(记者刘健 通讯员蒋尚君)近年来,兴安县严关镇紧盯乡土味道,留住田园乡愁印记,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通过激活乡村资源要素,推动资源融合,致力于实现村容村
2023-07-05 13:2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