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育种强“芯” 百补助销 一颗好番茄的“联农共富”之路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7-23 14:31:00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7月23日讯 “好卖是意料之中,但卖得这么好,真是大惊喜。”从事电商工作多年的曹辉不是第一次在线上卖农货,但不足三个月就把产品“打爆”了却着实是第一次。

这是一种个头比圣女果大,但又比普罗旺斯西红柿小的中型番茄,目前市面上并不多见。前些年,曹辉与同事李斌去田间地头推广这一全新品种时,吃过不少村民的“闭门羹”。年长的农户半信半疑,新品种一定好种吗?

这是农业科研从“象牙塔”走向大市场的关键问题之一。过去8年,李斌所在的浙江道济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道济农业”)年均试种逾百种番茄,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域观察、记录这些作物的生长表现,最终筛选出“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品种“嘉红100”。

去年5月,“浙江农业之最”自2007年创建以来首次在省内举办“番茄王”擂台赛,“嘉红100”一举拿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一等奖、综合品质一等奖和最佳人气奖三项奖项。今年,该品种又入选“2024年浙江十大优秀番茄新品种”。

即便是千里挑一的“冠军品种”,不少种植户依然心怀顾虑,好品种一定好卖吗?直至看到“嘉红100”在拼多多上供不应求,他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国内有很多蔬果新品种,但真正推广量产的新品种很少。”曹辉说,“我们不想让好品种‘沉睡’在抽屉里,而是真正种到地里,卖到全国性的大市场上,造福消费者和种植户。”

智慧农场选育“冠军品种”

“嘉红100”最初是在5G温室里长大的。这座位于浙江乌镇国际互联农业博览园(简称“博览园”)的植物工厂里,温、光、水、气、肥……每个方面都被设置成了作物喜欢的“打开方式”。

比如光照,简单晒个太阳是不够的,先进的可变式补光灯装置会对照作物生长所需的最佳“光配方”,在当日日照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小灶”——补光的精准度细致到具体的光谱、时长,等等。

不仅如此,温室里还有“宿管”忙前跑后。这是一个形似小坦克的全场景数据采集机器人,负责检测、收集各类环境数据。例如,它自带的“探针”装置,扎入土壤几秒钟,就能检测出土壤中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

育种强“芯” 百补助销 一颗好番茄的“联农共富”之路

玻璃温室内的全场景数据采集机器人正在作业。周良波丨摄

基于这些数据,生长中的番茄“每天吃几顿、每顿吃多少”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技术人员根据土壤的肥效数据调配水肥养料,再通过水肥自动一体化系统实现精准的植保灌溉。”李斌说。

得益于物联网与5G技术的应用,无论水肥供给、补光策略、温湿度调节还是其他日常种养操作,李斌只需通过一部手机就能查看每一株作物的长势,跟进园区管理。而这种不受限于自然条件的种植模式不仅能让作物更好地表现品种特性,也大大提升了育种效率。

2018年,种了10年番茄的道济农业创始人来到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乌镇,投建了这个博览园,次年又在园内落地了全国首个5G农场。这个“希望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故事甚至还登上了新闻联播。

育种强“芯” 百补助销 一颗好番茄的“联农共富”之路

选育“嘉红100”的5G无人农场。树森丨摄

科技感拉满的5G农场,除了常规的作物生产,更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新品种的筛选与研发。据介绍,博览园内保存着3000多个茄果种质资源样本,园区四个占地1023亩的大型玻璃温室每年会试种上百种番茄,试种品种主要来源于公司自主研发以及山东省农科院、浙江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

近些年,经过反复地筛选,个头不大不小、颜色正红、闻起来有橘子的香味,咬下去番茄本味浓郁的新品种“嘉红100”脱颖而出。

此后,“嘉红100”走出这个高科技植物工厂,作为种子选手被送往全国各个条件不同的种植基地,从连栋棚到棉被棚再到大田,广泛试种。

可喜的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情况并没有出现。无论西北沙漠,还是江南水乡,这种番茄都能保持相近的口感和不错的产量。不过,一方水土养育一方蔬果,宁夏等地种不出浙江的深红,反而呈现一种独特的深粉;浙江的炎炎夏日会抑制果子的生长……而这些问题又成了研发人员跟进研究、攻坚的新课题。

重新定义一颗好番茄

李斌他们的努力是为了寻找一块更“硬核”的番茄“芯片”。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番茄产量最大的国家,2020年的番茄产量为6515万吨,接近全球番茄产量的1/3。过去数十年,国内市场流通的番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一些行业人士看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番茄等蔬果产品需要充分适应现代物流的要求,才能顺利出村进城。这让国人看到了耐储运、高产量的番茄育种的重要性。而耐储与风味很难兼得,于是,番茄的风味在育种层面或多或少被牺牲了。

“正因如此,我们一开始的品种筛选导向就是希望找回小时候的番茄味。”李斌认为,当国内农产品消费结构持续优化,营养和健康需求导向更加明显,风味番茄的赛道缺少代表性的品种。

所谓风味番茄,直白的解释就是好吃、番茄味足。“不过,种过番茄的人都知道,好吃的番茄容易裂。所以,如果能找到既好吃又不容易裂的果子,那就成功了一半。”李斌说。

因此,裂果率和抗病性被他们看作是衡量“好番茄”的重要指标之二。裂果率决定了产品的整体品相以及经济效益的下限;而优越的抗病性则意味着可以减少农药使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降低农户的种植投入。两者都与经济效益紧密挂钩。

除了风味佳、不易裂、能抗病,一颗“理论上”会成功的番茄新品种,还必须具备广泛的种植适应性,能在尽量多的区域实现高产。如此,它才具备更大的联农共富价值。

育种强“芯” 百补助销 一颗好番茄的“联农共富”之路

博览园内的茄果种质资源样本墙。树森丨摄

在“既要、又要、还要”的严苛要求下,李斌说,他们每年放弃的品种至少40-50个,“都被扼杀在科研与产业之间的鸿沟里”。不过,“嘉红100”的各项表现相当突出。

博览园经常需要接待各地的游学、考察乃至采摘团队,在大规模的试吃活动中,“嘉红100”的颜值、口感和风味都广受好评。“所有试种品种中,它不是最甜的,但酸甜比特别好,番茄味很足,而且果型端正,几乎没有裂果,也很少发生病害。”曹辉说。

在去年“嘉红100”摘得中大果型组别“番茄王”荣誉的“浙江农业之最”番茄擂台赛上,大赛评委、浙江大学教授汪炳良表示,甜度不是唯一标准。“判断一个番茄好坏,首先外形没有裂果和病斑,大小要差不多。此外,番茄味、酸甜可口、外皮不起渣,这些都是评价好番茄品质的指标。”

从寂寂无名到“冠军品种”,这是一个国产新品种在专业舞台上的自我证明,也是李斌口中的“成功了一半”。而更重要的“另一半”则是如何让优质品种在全国性的大市场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科研成果在田间地头实现更大的价值。

市场转化的“试验田”

“这个番茄太好种了”。台州人老余种了40多年番茄,去年底试种“嘉红100”后,他感慨道,这个品种的抗病性比其它番茄强很多,节省了大量的种植精力。如今,老余的“嘉红100”种植面积已拓展到50亩。

育种强“芯” 百补助销 一颗好番茄的“联农共富”之路

逐渐成熟的“嘉红100”。 树森丨摄

老余是少数敢于吃螃蟹的人。在推广种植初期,被农户拒绝对李斌与曹辉来说是常事。事关生计,大多数农户是保守的。而说一千道一万,都比不上让他们看到一个爆款链接。

为了打开销路、提升知名度,道济农业打造的番茄品牌“CWE番”于去年12月入驻拼多多,主销“嘉红100”番茄。此前,这些果子主要依托线下高端商场以及朋友圈口口相传进行销售,不仅客户群狭窄,而且人工归集零散订单时难免发生少发、漏发、发货不及时等失误,影响消费体验。

“过去,我们更多面对的是浙江本地市场,而接入拼多多后,这个全新品种才彻底掀起了‘红盖头’,直面全国消费者。”李斌说。

“嘉红100”的知名度不高,但均价不低,如何精准定位目标客群,让消费者接受并信赖这一新品种成了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为助力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了解“嘉红100”的优势和品质后,拼多多相关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到曹辉,帮助店面优化了商品链接,从品牌打造的维度优化展示页面,并通过“百亿补贴”等平台资源的倾斜,迅速提升了“嘉红100”的曝光度。

受益于农产品零佣金的惠农政策以及平台对科研农产品的精准扶持,“嘉红100”在入驻拼多多两个多月的时间内便创下了销售佳绩。“我们起初担心卖不出去,想把拼多多当作一块试验地,半年之内达到日销1000斤就算‘达标’,出乎意料的是,在平台的帮扶下,我们精准找到了目标客群,两个月不到,链接就突破了日销1500斤,直接奔着‘优秀’去了。”曹辉说。

在商品评论区,不少消费者留言道“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番茄”“番茄味很浓,像小时候自家种的”……“目前我们的售后在3%左右,在蔬果这个品类中属于非常不错的水平。”曹辉说,市场的反馈也很好地证明了当初在选育阶段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

由于“嘉红100”销售火热,为了确保不断货,李斌正着手将种植基地从数百亩拓展到上千亩,在新疆、东北以及江浙沪更多的地区投建基地。“东北有3个基地, 8月就能下果;等到9月,新疆基地也能下果了,而明年,我们可以做到全年稳定供应。”曹辉说。

越来越多农民加入了“嘉红100”的种植行列。据李斌介绍,“嘉红100”目前在全国的推广种植面积已有约1.5万亩,农户种植意愿高。例如,在新疆,该品种的地头收购价格可以达到每斤8-12元。“同个时间段,菜番茄的收购价一斤最多块把钱,而优质的小番茄也就两三块钱一斤”。

“在拼多多平台的成功让我们对‘嘉红100’这个品种信心倍增。除了鲜食番茄,我们还计划做精深加工产品,比如番茄酱、番茄牛腩、番茄炒蛋、番茄饮品等,从初级农产品到精深加工农产品,围绕‘嘉红100’把整个链条做深做透。”曹辉说。(王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3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番茄育种强“芯”记
本文转自:农业科技报番茄育种强“芯”记——从育种维度看农业新质生产力 金棚种业董事长王建人(左)向记者介绍番茄育种材料的性状表现。 金棚种业育种团队成员王志梅正在查看杂交番茄生长
2024-05-14 09:04:00
新基走基层丨山东聊城:番茄品种研发开辟新赛道 找回“老味道”
...昌府区一座百亩现代农业示范园,记者走入其中一间温室育种大棚,看到满枝的番茄已红艳成熟,每行植株都标有品种的名称。示范园的负责人付成龙告诉记者,棚内一共试种了100多种番茄。“
2023-02-01 17:36:00
打开番茄属遗传资源领域研究宝库
...文转自:新疆日报4月17日,新疆农业科学院加工番茄生物育种创新团队科研人员正在开展加工番茄基因表达量检测。 □杨波摄 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农机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2
2023-04-24 09:05:00
“洋柿子”里的“中国芯”
...公司培育的樱桃番茄品种。5月30日下午,走进南澳绿亨的育种基地大棚,气温骤增,却并不觉得灼热。近两米高的樱桃番茄秧藤浓郁葱茏,密密匝匝的叶片间藏匿着一串串油光发亮、均匀饱满的
2023-06-26 10:26:00
专注番茄育种,潍坊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成山东省科技特派员
...种子结缘,在刚刚进入潍坊科技学院之后就被学校丰富的育种成果吸引,他积极的加入了山东省设施园艺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开展番茄遗传育种专业学习。周子焱介绍,在实验室里,他主要学习新品
2025-01-09 14:32:00
这就是山东·菏泽 | 3100棵“太空番茄”结出累累硕果!
...用来形容粮食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如今,“天”被航天育种赋予了新的内涵。航天育种即太空育种,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通过搭载返回式航天器或太空舱,利用太空的宇宙射线、微重力、高
2024-06-16 18:46:00
迤车镇开辟“多彩番茄”育种新赛道
...作、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讲求实效”的原则,三方合作育种,实现产、学、研、市场一体化发展。“目前,我们基地上种植有30余亩番茄,涵盖了386个番茄品种,整体长势非常好,挂果率很
2023-10-18 03:14:00
元谋“小番茄”成为增收大产业
...产品3500个,合格率达100%。提高“产”效益。打造“南繁育种天堂”,与东北农业大学共建“番茄生物育种专家工作站”、与云南农业大学共建“分子育种实验室”,与武汉生物技术研究
2023-12-15 10:03:00
番茄新品种成果转化超5000万元
...,总体达到同类研究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高品质番茄品种育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倍味美”是一款名副其实的“科技果”。叶志彪团队鉴定了番茄种质3950份,创新种质10025余份,其中
2024-05-29 05:5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新消费|今年“双11”,福州年轻人主打一个“人间清醒”
开栏语:消费,并不只是“买买买”,它展示个人选择,反映市场动向,也揭示社会风尚。即日起,掌上福州客户端开设《新消费》专栏
2025-11-11 21:29:00
奢游国际再获殊荣:斐济旅游局颁授“最佳奢华产品合作旅行社”
近日,奢游国际荣膺斐济旅游局颁发的“最佳奢华产品合作旅行社”奖项,这是继马尔代夫旅游局、大溪地旅游局后,我们斩获第三个来自官方海岛旅游局的权威肯定
2025-11-11 13:49:00
大赛赋能破茧成蝶!朗威黄坤分享企业跨越式发展成长故事
鲁网11月11日讯(记者 李晓晨)11月10日,驻济高校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暨“农商银行杯”商河县第十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新闻发布会举行
2025-11-11 13:54: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许晓婷 王玉婷 通讯员 林玮)昨日,记者从市邮政管理局获悉,10月20日至11月9日,我市揽收快件4369万件
2025-11-11 08:38:00
中国科大在2025年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中荣获金牌
大皖新闻讯 近日,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在法国巴黎落下帷幕。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支队伍参赛
2025-11-11 11:38:00
烟台联通成功举办“智联万物 制造未来”高质量发展主题会议
胶东在线11月11日讯为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烟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大力支持下,近日,由烟台联通主办的“智联万物 制造未来”高质量发展主题会议顺利召开
2025-11-11 13:29: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平时我们更多是在实验室做科研,这次比赛让我们和产业界有了深入交流,对我们的成长很有帮助
2025-11-11 08:38:00
千里姻缘一线牵:米连用户从线上相识到终成眷属
去年五月,25岁的万森在伊对平台上偶然认识了26岁的陈珊,惊讶地发现两人竟然是同乡,他们的村子相距仅60公里。更令人称奇的是
2025-11-11 08:47:00
企创云课堂直播课预告丨GaN功率器件与功率集成电路:赋能下一代高效能源系统
氮化镓(GaN)功率器件正成为推动能源电子系统高效化、小型化、智能化的核心技术,引领电力电子从“硅时代”迈向“宽禁带时代”
2025-11-11 08:47:00
京津冀机器人产业链配套需求与供给能力清单发布需求聚集产业 “邻居”成为“伙伴”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作为2025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的系列活动之一
2025-11-11 09:13:00
2025 Wallpaper*中文版设计大奖 于深圳湾文化广场完美落幕
(2025 年 11 月 3 日,深圳)第五届Wallpaper*中文版设计大奖在湾区全新文化地标——深圳湾文化广场圆满落幕
2025-11-11 09:17:00
“链”动先“机”,济南锚定这个“万亿级”|链上济南项新行
编者按:“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滚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2025-11-11 09:39:00
河北新闻网讯(曾儒奇)房产主播轮番上阵,数十场“直播看房”实时开讲;线上专门设立金融服务窗口,为购房者提供信贷全流程指导
2025-11-11 10:01:00
日常活跃度不高、功能相对单一,维护和优化更新成本却高昂——金融机构“断舍离” App掀起“关停潮”□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曹丽珍买理财
2025-11-11 08:02:00
艾拓生命“全自动液态悬浮芯片检测仪”获批
艾拓生命“全自动液态悬浮芯片检测仪”获批宁企“芯”突破,检测精度高艾拓生命“全自动液态悬浮芯片检测仪”。 企业供图南报网讯(通讯员江高轩记者张希)近日
2025-11-11 08: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