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 王艳 王兴仁 黄永福 杨润)眼下,望谟县昂武镇红湖村种植的3800余亩艾纳香陆续进入采收期。种植基地里,成片的艾纳香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农户们正忙着采收艾叶,拿到村里的加工点进行加工。
“去年我家种植了10多亩的艾纳香,收入有3万多元,今年预计在5万元左右,明年我打算扩大种植面积,增加收入。”看着一株株绿油油的艾纳香,想着今年的收成,种植户岑德闯算起了经济账。
艾纳香,别名“冰片”,又称大风艾、大艾等,属菊科多年生宿根植物,性喜阳光,极耐干旱,在昂武镇、蔗香镇等沿江低海拔河谷地带多有野生资源,其耕作粗放,可播种移植,种植一年可连续收获5至6年,其叶片、枝可提制艾粉,经提炼后制成天然冰片,常为外科、伤科、眼科、喉科等外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药用价值,深受市场青睐。
“从11月10日开始加工,农户种植的艾纳香每亩蒸出来就有五六公斤艾粉,每公斤艾粉售价为1000元左右。”昂武镇红湖艾纳香种植加工厂负责人王万谋告诉笔者,艾粉不愁销路,都是收购商主动来对接,自己上门取货。
在艾纳香产业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管护还是采收都离不开大量人工,这也带动了当地劳动力在“家门口”务工增收。据昂武镇党委委员、统战委员、副镇长岑志学介绍,基地的务工人员有50多人,发放的工资达40万元,群众积极性非常高。
筑巢才能引得凤凰栖。为壮大艾纳香产业,昂武镇着力打造中药材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种植基地,并积极引进企业、建成了两条生产线的艾纳香加工厂进行产品加工,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使艾纳香种植产业真正成为点燃富农强农的“新引擎”。截至目前,全镇的艾纳香发展规模已达5000亩,产量预计3万多公斤,按当前的市场价计算,产值在3000多万元,产业覆盖700户3500余人。
值班总编 查必芳 编辑 董海韵 校对 周祥霞 版式 舒 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7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