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43年了,这个炸弹手教授终于被判!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7-23 16:27:00 来源:环球人物
43年了,这个炸弹手教授终于被判!

加拿大学者卷入43年前的巴黎爆炸案,

被判终身监禁。

作者:余奇瑶 冯璐

巴黎的深秋傍晚,空气已经有些凉了。一群犹太教徒聚集在一起,等待着日落时分的到来。

这是1980年犹太“圣会节”的最后一天,星期五。教徒们陆续抵达哥白尼街的教堂,参加宗教仪式。

没有人注意到,有辆铃木牌摩托车静静地停在教堂边,像是在虔诚地陪伴教徒们完成这次节日的祷告。

几个小时后,一声巨响。尖叫声、警鸣声充斥着整条街道——原来,那辆摩托车装载了十公斤炸药,并被悄然引爆。

43年了,这个炸弹手教授终于被判!

· 爆炸案现场一片狼藉。

宗教仪式被迫中断,人们慌张地逃出着火的街区。他们无法想象,如果这次仪式没有推迟结束,从教堂涌上哥白尼街的教徒们将面临怎样的灾难。尽管如此,爆炸还是造成了4人死亡、46人受伤。后来,该案被定性为二战后法国境内首次以犹太人为目标的恐怖袭击。

43年了,这个炸弹手教授终于被判!

· 巴黎哥白尼街的犹太教堂。

43年了,这个炸弹手教授终于被判!

改名换姓去法国?

法国警方初步查明,爆炸的摩托车是以现金购买,放在凯旋门附近的一个车库里。再接着往下查,嫌犯叫帕纳德里尤,是塞浦路斯人,曾在巴尔扎克街的凯尔特酒店留宿一晚,没有留下任何指纹,仅有一个酒店登记卡签名。

警方向塞浦路斯方面查证,得到的回应是:这位帕纳德里尤的护照为假护照。

调查人员根据线索制作了嫌疑人画像和笔迹特征,分析炸弹制造者是从邻国进入法国作案。然而,锁定嫌疑人的真实身份,显然还需要更多的线索——没有任何组织宣称为此次爆炸负责。囿于有限的证据,案件调查一度陷入停滞。

43年了,这个炸弹手教授终于被判!

· 嫌疑人画像。

将近20年过去,法国警方最终将目光聚焦在一位加拿大社会学教授哈桑·迪亚卜身上,原因是他的笔迹特征与当年犯罪嫌疑人的签名高度契合。而且,警方找到了迪亚卜1980年9月20日至10月7日往返西班牙的护照——西班牙被认为是巴黎犹太教堂爆炸案最初的策划地点。

为了进一步弄清真相,法国警方找到迪亚卜读大学时的字体样本进行比对。经笔迹学专家鉴定,当年酒店登记卡上的“亚历山大·帕纳德里尤”签名确实出于迪亚卜之手。

这或许说明,的确是迪亚卜购买了发生爆炸的摩托车。迪亚卜1953年出生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有情报称,当年身为大学生的他,其实是巴勒斯坦一个民兵组织成员。

1995年,迪亚卜入籍加拿大。此时的他,已经是渥太华大学的社会学教授。

法国以迪亚卜涉嫌1980年巴黎犹太教堂爆炸案为由,向加拿大提出引渡他的要求。2008年11月,迪亚卜被加拿大骑警逮捕。经过三年调查,加拿大法官作出同意引渡的判决。最后裁决书长达79页。

由于流程复杂,迪亚卜于2014年才被引渡到巴黎。引渡前,迪亚卜对递解令提出上诉,遭加拿大最高法院拒绝。后来,他被法国法院判处3年2个月的监禁。

锒铛入狱之后,迪亚卜自称错过了很多人生的精彩片段。他错过了小儿子的出生,体重也减轻了近20斤。但他依然保持着乐观心态,称坐牢“让我具有了对付任何困苦的能力”。

43年了,这个炸弹手教授终于被判!

· 迪亚卜全家福。

43年了,这个炸弹手教授终于被判!

“我的处境是‘卡夫卡式’的”

在法国饱受了三年多的牢狱之灾后,迪亚卜从未停止为自己伸冤。他表示,我的处境是“卡夫卡式的”(指荒谬、迷惘又绝望的处境)。

在他和他的支持者们看来,法国所列出的证据是荒谬的,这些证据都只是间接性的,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能证实迪亚卜案发时(1980年10月)的确身在法国。

迪亚卜的前妻和朋友们也为他提供了有力的证词——发生爆炸时,他正在黎巴嫩贝鲁特参加大学考试,并以一些文件进行佐证。

43年了,这个炸弹手教授终于被判!

· 犹太教堂一角。

“证据显示迪亚卜是无辜的,但他们仍给他定罪。明显是不公平的。”迪亚卜的律师唐纳德·贝恩申诉说,“有人在司法部门的支持下,要不惜一切找到一个罪魁祸首,这导致他们的一些误判。这是我唯一的理解。”

事实上,法国当局一度也曾对自己所掌握的证据保留怀疑态度——该案是法国有史以来最长的司法调查之一。毕竟,距离爆炸案已经过去多年,最初参与调查的人员都陆续去世,当年的目击者们也只持有着模糊的记忆,“不太记得袭击发生的情景”。

法国当局掌握的唯一物证仅仅是,专家鉴定爆炸案凶手的字迹和迪亚卜的几个字迹样本基本吻合。仅仅根据这一薄弱的“证据”,法国司法部长罗布·尼科尔森就下令引渡迪亚卜。即便这些“证据”不足以对他进行审判,也要将迪亚卜单独关押监禁。

也正是因为证据不足,2018年1月,法国当局撤销了对迪亚卜的所有指控。迪亚卜获释并返回加拿大。

2020年,迪亚卜指控加拿大政府存在调查过失和恶意起诉问题,“因为采用不公的法律程序,加拿大政府强迫我每月支付 2000 加元的监视费以及必须佩戴 GPS 设备,否则将被监禁,这严重侵犯了我的自由行动宪法权利与人身安全”。

在随后提交至安大略省高等法院的诉状中,迪亚卜一家索赔9千万加元,其中4千万是为妻子和两个孩子所索偿。这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国际组织随后要求对迪亚卜和加拿大引渡体系进行公开的调查。

一些加拿大公民对此感到惴惴不安——如果不尽快弥补加拿大漏洞百出的引渡法,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迪亚卜。

在他们看来,引渡法是这场案件中的定罪“帮凶”——1999 年,加拿大议会通过了修订后的《引渡法》。有人批评该法律存在混乱的司法解释,减少了向加拿大公民提供的保护,法案通过后,大约有 1200 起引渡请求,加拿大法官只拒绝了其中的6起。加拿大每年大约有 100 起引渡案件被审理,主要是将加拿大人送到美国接受审判。

有加拿大法律业内人士甚至认为,加拿大需要重新评估整个引渡框架,在引渡证据薄弱的案件中,法院应该有更大的自由度来拒绝他国的引渡要求。

43年了,这个炸弹手教授终于被判!

主持迪亚卜引渡听证会的安大略省高等法院法官罗伯特·马朗格也发现,针对迪亚卜有罪的证据“错综复杂,令人困惑”,且得出的结论“使人怀疑”,他还指出,这个案件的证据薄弱且具有不确定性,“在公平审判的情况下,很难进行定罪”。然而,根据加拿大现有的引渡法,马朗格别无选择,只能宣判将迪亚卜引渡法国。

在迪亚卜的支持者们看来,加拿大政府中有“内鬼”一直在默默支持着引渡。据加拿大广播公司获得的秘密备忘录显示,加拿大司法部高级律师在背后暗中帮助法国政府填补迪亚卜案中的漏洞,压制了本可以证明迪亚卜无罪的证据。比如,爆炸的摩托车上以及酒店登记卡上的指纹,与迪亚卜并不匹配。

43年了,这个炸弹手教授终于被判!

· 迪亚卜(右)和他的律师贝恩在渥太华举行新闻发布会,以争取加拿大民众的支持。

面对舆论汹汹,加拿大方面表示将会认真调查此事,如果有人参与压制开脱罪责的证据或误导加拿大法院进行判决,必定会追究其责任。

43年了,这个炸弹手教授终于被判!

缺席被判终身监禁

加拿大政府的赔偿还没拿到,如今已经70岁的迪亚卜又被告了——法国继续寻找各种理由为迪亚卜定罪。2021年,法国一家上诉法院推翻先前结论,认定迪亚卜应以涉嫌谋杀、谋杀未遂等罪名在法国受审。

迪亚卜拒绝前往法国参加审判。案件在迪亚卜缺席情况下开审。

即使他本人并未在场,检察官本杰明·钱布尔还是坚信迪亚卜就是当年的摩托车炸弹手,声称这一点“毫无疑问”。4月21日,迪亚卜被裁决恐袭谋杀罪名成立,并处以终身监禁。

在法国犹太人协会看来,这一判决大快人心,他们敦促加拿大配合法国逮捕迪亚卜,将其捉拿归案,声称此举“有助于遏制恐怖主义和反犹袭击”。

43年了,这个炸弹手教授终于被判!

迪亚卜否认罪名,表示自己遭遇了“不公正”审判。“爆炸案中的受害者及其家人们应该得到正义的伸张,但这并不是让一名加拿大公民成为替罪羊的理由。”迪亚卜的律师贝恩如是说。

迪亚卜的支持者则要求加拿大当局拒绝再次把他引渡给法方。他们甚至专门建了个网站,上面集中了所有支持迪亚卜的声明以及请愿书。

这件事越闹越大,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也无法视而不见了。他表示:“我们将关注后续动作,关注法国政府决定怎么做、法国法庭决定怎么做……我们将一直支持加拿大公民和他们享有的权利。”

43年了,这个炸弹手教授终于被判!

· 很多加拿大公民自发组织起来支持迪亚卜。

总监制: 吕 鸿

监 制: 张建魁

主 编: 许陈静

编 审: 凌 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3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航空史第5大空难,飞机万米高空离奇消失,329魂断大西洋
...部罹难。这是印度航空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事件,同时也是加拿大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加拿大方面耗时20年,耗费1亿3千万加元调查,又让其成为加拿大史上最昂贵的案件。那么当年究竟发生
2024-11-23 10:44:00
美国提供“集束弹药”背后:20年未用,库存充足,弥补援乌弹药不足
...束弹药的国际条约,包括美国的大部分盟友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原因是其极易对平民造成严重伤害。乌克兰防长列兹尼科夫当地时间7日发文,对美国决定向乌克兰提供集束弹药表示欢迎,并称
2023-07-10 12:53:00
八强正式出炉!国乒一人最失意;前八种子两队爆冷出局,惊现黑马
...最强阵容。 韩国队小组赛4场比赛赛果为:8-3新加坡;8-2加拿大;8-2中国台北;8-1印度,整体表现非常强势!中国台北3胜1负小组第二晋级八强,他们开赛前4天临时变阵,
2023-12-06 10:31:00
“炸弹气旋”袭击加拿大西南海岸 仍有9万户断电
被称为“炸弹气旋”的灾害天气当地时间11月19日袭击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南部太平洋沿岸,温哥华岛成为主要受灾地区。截至20日,仍有9万户断电,往返于温哥华岛与温哥华之间的渡
2024-11-21 08:15: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加拿大安大略省警方当地时间11月1日表示,他们正在“调查安大略省北部的多起炸弹威胁”,戈加马以北的所有学校当天全部关闭。目前还不清楚这些炸弹威胁的具体情况。(
2023-11-02 09:50:00
中新社多伦多5月13日电 (记者 余瑞冬)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任命的新一届内阁13日在位于首都渥太华的总督府宣誓就职。除卡尼之外,新内阁成员共28人,男女各14人。这一团队中逾半
2025-05-14 09:57:00
加拿大新总理外交首秀:访问英法争取支持,共对特朗普威胁
3月14日,在加拿大渥太华,马克·卡尼在宣誓就职仪式后向媒体发表讲话。新华社图马克·卡尼在3月14日宣誓就任加拿大总理后,以访问欧洲开启其首次外访。卡尼17日在法国说,加拿大是“
2025-03-18 12:39:00
教授Gilbert Laporte加入欧洲经济研究院
欢迎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蒙特利尔高等商学院决策科学系荣休教授、英国巴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挪威莫尔德大学教授GilbertLaporte院士加入欧洲经济研究院
2025-01-30 00:02:00
「鹅鸭杀」新手入门攻略|保姆级全职业教程
...一秒找到尸体召开会议了,可以据此信息判断是否是刀到加拿大,帮助好人找得到坏狼。??‍♀️正义使者每局游戏只有一把刀,这把刀不管是刀好人、中立、狼你都不会死掉,刀到加拿大也是会
2023-02-04 23:25: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2日讯(记者李智)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将于11月13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
2025-11-12 13:51:00
有记者问:美东时间11月10日,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在《联邦纪事》上发布公告,宣布暂停实施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一年。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
2025-11-12 03:44:00
中国网11月11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1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加拿大外长阿南德通电话。王毅表示
2025-11-11 20:04:00
中使馆:两艘中国渔船在韩国附近海域倾覆,致2人死亡12人失踪
中国网11月11日讯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11日晚间发布消息称,据中国驻光州总领馆通报,11月9日、10日,两艘中国渔船先后在韩国附近海域倾覆
2025-11-11 22:11:00
据韩联社10日消息,一艘中国渔船在韩国群山附近海域倾覆,船上共9人。来源 新华社编辑 何涛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1-10 14:44:00
中国网11月10日讯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暂停实施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措施答记者问。有记者问:美东时间11月9日
2025-11-10 21:28:00
2025“中国南京周”探索遗产保护与文旅创新
“文学之都”对话“音乐之城”2025“中国南京周”探索遗产保护与文旅创新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当地时间11月7日,南京—莱比锡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创新交流会在德国“文化艺术中心”莱比锡举行
2025-11-10 08:00:0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方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的声明答记者问问:近日,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在个人社交媒体账户发布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的声明
2025-11-09 23:07:00
美国佛州一车辆高速冲撞行人 已致4死11伤
当地时间11月8日凌晨,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失控冲撞行人并撞入商铺,造成至少4人死亡
2025-11-09 12:42:00
责编:刘强、卢思宇
2025-11-09 06:50:00
11月8日上午,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下一代互联网”论坛在浙江乌镇举办。面对人民日报海外网的镜头,加纳教科网董事长,被誉为“非洲互联网之父”的尼·奎诺表示,在互联网发展的进程
2025-11-08 15:59:00
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204人死亡 109人失踪
△菲律宾宿务省发生洪水灾情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消息,截至11月8日上午6时,台风“海鸥”已经导致菲律宾204人死亡,109人失踪
2025-11-08 15:21:00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首席检察官办公室7日发表声明,对包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内的37名嫌疑人发出逮捕令,指控他们涉嫌在加沙地带犯下“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行
2025-11-08 13:47:00
秋风扫尽落叶,万物悄然收藏。11月7日,立冬,这天起冬季正式拉开序幕,人们如何迎接冬季的到来,有着怎样的期待?记者走上街头
2025-11-07 2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