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香港人口止跌回升,安稳及发展机遇成人才回流重要因素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17 11:55:00 来源:澎湃新闻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8月15日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年中,香港人口临时数字为7498100人,较2022年年中增加152000人,上升2.1%,扭转过去三年跌势。特区政府表示,期内人口上升主要得益于疫后秩序复常人员回流,以及各项引才计划,致使一年间有17.4万名香港居民净移入。

详细来看,香港2022年年中至2023年年中人口上升,主要由于其间有174000名香港居民净移入,包括31000人持单程证来港,以及143000名其他香港居民净移入。同期有32600人出生,54600人死亡,自然减少22000人。

香港特区政府表示,香港疫情防控措施2022年下半年开始稳步放宽,香港与内地及世界各地逐步恢复正常往来,不少在疫情期间留在外地香港居民返回香港,也有内地及海外人士透过各项计划移入香港,致使2023年上半年录得大量居民净移入。

香港总人口中,常住居民占7249300人,流动居民则占248700人。

香港文汇报等媒体分析,预料至2046年,居港人口将升至819万人,多项招揽人才和输入劳工计划,将为未来20多年的人口增长重要动力。

港媒援引人力资源顾问的说法,近一年有回流港人搵工,加上各项吸引优才、输入外劳等计划,有助纾缓劳动人口不足的压力。有学者认为,人口数字回升是意料之内,但要保持升势,仍要有持续引进人才计划,并推出更多鼓励生育措施,帮助提高出生率。有议员认为,有港人回流反映,香港始终是一个安稳及具有发展机遇的地方。

香港人口于2019年曾经达到752万高峰,之后持续下跌,跌势在去年底终止。

香港立法会人力事务委员会主席陆颂雄认为,有港人回流反映,香港始终是安稳及具有发展机遇的地方,部分人移居外国后,往往发现治安较差,甚至受到种族歧视,最后“还是觉得香港是我家,是最好的地方”。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讲座教授叶兆辉指出,移民情况已经放缓,但香港出生率将会维持低水平,情况跟其他已发展国家或经济体一样,必须推出更多家庭友善政策,鼓励生育。叶兆辉又提到,人口老化情况继续恶化,如果内地和海外人才能定居在香港,将有助纾缓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政府同时也要留住人才,短期内需改善社会气氛,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发展机会,也要改善居住和教育环境等。

香港信息科技商会荣誉会长方保侨说,疫情过后,有很多滞留内地或海外的港人返港,他亦见过有移民海外觉得不适合的港人回流。他认为,随着疫情过去,香港恢复往来出入自由,相信香港人口的流出和流入会逐渐回到疫情前的平衡点。

相关阅读:

“在香港生仔要够胆”?香港为“生育率全球最低”想招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蓝】香港生育率全球最低,教育水平上升、生孩成本等原因让生育率、人口老龄化的情况日益严峻。香港多方人士对此担忧,呼吁加大鼓励生育的力度。

“在香港生仔要够胆”

据香港《大公报》23日报道,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最新公布的年度世界人口状况报告,香港女性平均每人仅生育0.8个孩子,生育率为全球最低,其次是韩国(0.9)、新加坡(1.0)、澳门和圣马力诺(1.1)。生育率最高的国家和地区全部在非洲,其中尼日尔每名妇女生育6.7个孩子,为全球最高。

香港的生育成本有多高?恒生银行去年访问了600多名持有100万港元以上流动资产的人士,估算出养育一个孩子平均每年需要花费28.4万港元,若将孩子养育至22岁经济独立,则需要约624万港元。正怀有7个月身孕的香港立法会议员林琳坦言,“在香港生仔要够胆”。她说,人均教育水平上升,不少人投身社会时已经20多岁,随后又在职场打拼、寻找合适伴侣、结婚生子,眨眼间可能就到35岁了。而香港企业普遍不愿接受半职、兼职岗位,女性要在事业与家庭中二选一,生育意愿降低。住房问题同样令人却步,林琳说,“当一个家庭要将1/3甚至一半收入用来交房租,还有谁会打算生育?”

《香港统计月刊》分析称,多种原因导致30年来香港生育率整体下降,包括女性晚婚、女性独身情况增加、离婚率上升等。在晚婚方面,数据显示,1991年25至29岁香港女性人口中已婚者占56%,但到了2021年,这一比例下跌至19%。女性独身情况增加也是生育率低下的原因之一,1991至2021年,香港未婚女性的比例在所有年龄组别都明显增加,其中40至44岁年龄组别的女性人口(不包括外籍家庭佣工)中从未结婚者所占的百分比,从1991年的6%上升至2021年的20%。妇联的调查还发现,76%的受访港人没有生育计划,原因依次为缺钱(占90.5%)、工时长(87%)以及无力置业(86.4%)。

多行业面临劳动力短缺情况

生育率下降给香港社会带来诸多难题。之前被广泛讨论的“杀校问题”就是因为一些学校招不到足够的学生。长洲中华基督教会长洲堂锦江小学因为招生未达到开办人数标准,将不被允许在今年9月开办小一课程。还有的学校选择合并,香港01网22日报道称,香港南区的明爱胡振中中学与东涌的明爱华德中书院将于明年9月合并。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表示,学校招生不足的根源是出生率下降,南区人口老龄化严重,学额供应过量,相比之下,东涌在不断发展,对学额需求更加殷切。香港学龄人口结构性下降并非短期波动,因此已与招生不足的学校商讨方案,希望循序渐进处理,避免出现“断崖式”情况。

此外,生育率下降造成人口老龄化正在加剧本地用工荒的问题。港府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香港人的年龄中位数达46岁,一直以来老年人比例较高的黄大仙区年龄中位数已达50岁,为全港最高。65岁及以上人口按年增加5.6%,其余年龄层人口则按年下降约1%至4%,越年轻的人口下降越多。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称,随着社会复常,多行业面临劳动力短缺情况。他表示,教育水平低的人力供应会明显减少,预料2017年到2027年,将会有15万高中教育水平及30万初中教育程度以下的人退休,到2027年,中低学历人力短缺将达12万人。

社会呼吁加大鼓励生育力度

生育率低下的问题引起香港各界关注。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讲座教授叶兆辉称,女性若选择生育,要放弃的机会更多。根本方案是提供家庭友善的环境,包括整体就业环境改善、更长且灵活的产假、房屋资助等,清除这些障碍是使年轻人获得幸福感的基础,进而令他们有信心去结婚、生育。

据统计,现在香港生育的最高资助额可达36.5万港元,大部分是对幼儿中心和全日制幼稚园学费的资助。假期方面,香港孕妇有98天的八折带薪产假。目前香港社会也在呼吁加大鼓励生育的力度。林琳认为,最重要的是解决社会问题,例如加快兴建公屋,“有些市民甚至结婚后仍要各自与父母同住,如何生孩子?”同时企业和商家接受妇女半职、兼职工作,也有助于鼓励生育。立法会议员陈家佩说,部分香港女性因未找到合适伴侣或认为在事业高峰期不适宜生育而考虑“冻卵”,但费用昂贵,一般需要10万至20万港元,希望政府提供5万港元津贴,鼓励市民在年轻时使用冷冻服务,为有意生育的妇女提供援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7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来就对了!香港面向全球“抢人才”诚意满满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日月谈工作室近期,香港特区政府推出多项全新和优化人才入境措施,面向全球“抢人才”,获得广泛关注和积极反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香港是全球最具竞
2023-01-20 13:00: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香港8月26日电 题:香港人口回升的“吉祥之兆”不会“昙花一现”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香港特区政府日前公布的最新人口数字显示,截至今年中,香港人口临时数字止
2023-08-26 13:02:00
3年少了21万人,香港疯狂“抢人”
中国香港积极罗致人才,既为填补其传统优势行业的岗位缺口,亦是为其实现“再工业化”营造人才生态环境作为国际性金融中心,亦保持了其独特地缘优势的中国香港特区,正成为各类人才汇聚的桥梁
2023-07-23 10:50:00
...进度,林绍波介绍,目前客运航班方面,包括国泰航空和香港快运在内,已经重建至疫情前80%的水平;货运方面也重建至疫情前85%的运力。“这一进度非常理想,我们计划在明年第一季度内
2024-04-25 13:08:00
抢人大战愈演愈烈,新加坡和香港谁更有优势?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张燕2022年上半年,麦志清举家从香港搬到了新加坡。在香港土生土长的他从事私募基金已经有快15年的时间。今年年初,麦志清任职的公司宣布将总部由香港迁至
2022-12-12 10:06:00
陈广汉:更多高端科创要素集聚香港
...:环球时报作为一个开放、包容和多元的国际化大都市,香港拥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和中西文化荟萃的吸引力。最近一年多来,香港特区政府推出多项旨在吸引优质人才和科技企业
2024-02-28 08:05:00
...凰网联合多家机构举办的“凤凰湾区财经论坛2023”将在香港、深圳同步举办。广邀海内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围绕大湾区建设、中国经济、全球经济等话题展开讨论。在论坛开幕前
2023-09-22 11:41:00
直击亚洲金融论坛:全球经济温和复苏,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速
...,全球经济仍将面临多重不确定性及挑战。1月11-12日,由香港特区政府、香港贸易发展局联合举办的第十六届亚洲金融论坛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以“推进转型:创效·共
2023-01-13 08:13:00
专访深高金肖耿教授、本力研究员:粤港澳大湾区是“跨境双总部”构想试验田
...港澳大湾区打造为国际金融枢纽和世界级科创枢纽建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以下简称“深高金”)肖耿教授、本力研究员及团队在长期研究和调研基础上,历时一年半完成的新
2024-10-30 18:3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特写:17个女孩的3分半钟》为题,报道了太原市聋人学校17个无专业舞蹈基础的女孩
2025-11-08 07:15:00
河南3人入选!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揭晓
大河网讯 11月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2025-11-08 07:02:00
央媒看太原11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男子跌落山沟被困多方合力紧急救援》为题,报道了太原一男子在户外探险时跌落山沟被困
2025-11-08 07:15:00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
她把“老家”河南讲给世界听,评论区沸腾了
大河网讯(记者 张磊 申华)“爷爷,我们替你回来了。” 今年四月,台湾前电视台主持人翟翾在河南孟州老家土地上刻下一个“家”字
2025-11-07 14:42:00
民警张野的 “逆龄成长记”
在吉林市公安局船营区德胜街道,有个身影走到哪儿都被人热络地打招呼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围上来喊“张妈”;老人们热情地拉着她的手叫“闺女”
2025-11-07 14:49:00
当满载大湾区调味品、家居建材的班列从佛山丹灶启程,3天直达南京、常州的物流新篇,不仅是粤苏两大经济强省的动线升级,更是中国顶尖经济体从“齐头并进”到“双向赋能”的生动注解
2025-11-07 15:05:00
出租房内抓获两名违法人员,北京通州警方依法处罚违规出租房东
针对房屋出租人不按规定登记信息、不落实房屋管理责任、违规出租短租住房等违法违规行为,通州警方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近日
2025-11-07 15: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