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何以为家》(《迦百农》)这部影片在2018年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的提名,同时也在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审团奖。影片以一个12岁的叙利亚难民男孩赞恩为主角,讲述了他如何在黎巴嫩流浪的故事。在这个看似荒诞的故事中,赞恩状告父母,罪名是他们让他来到了这个世界,却没有好好的抚养他。这个故事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所展现的黎巴嫩境内难民生活的真实性与残酷性,是它备受国际赞誉的主要原因。
影片的导演纳迪·拉巴基选择了一批真实生活于该地的群众演员出演本片,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她说:“演员必须曾经经历过这样的生活,没有那些将这部电影作为维护他们的奋斗目标的旗帜的人们,就没有这部电影”。影片的叙事平实,却引人深思。所谓的人权包含生存、自由、尊严等基本权利,也应该包含接受抚养、教育与被爱的权利。没有基本抚育能力的人是否应该毫无节制的生小孩?这句质问很尖锐,也很复杂。它牵涉了成人的生育权,还暗含儿童的受教育权。爱与被爱,究竟是一种自由权利,还是一种义务与责任?
迦百农是圣经中的地名,在加利利海附近,据称耶稣在开始传道时迁居此地,有不少神迹和重要的事情在这地方发生。然而就是这样一处圣地,在千百年后却沦为了苦难丛生之所。宗教与信仰并未能拯救这里的人们,甚至还间接带来了战争与仇恨。儿童作为最为无辜的受害者,他们所发出的呐喊是否能传递至那些发动战争的利益寻租层呢?
斩获国际大奖也许能提高它的关注度,但对于世界格局的主宰者来说,这只是蚍蜉撼树。他们是否会因为这部电影而停下脚步去思考呢?是否会因为这部电影而开始关注这些被遗忘的人们呢?电影的力量或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它至少可以唤起我们心中的共鸣和思考。在这个看似平静的世界中,有多少人正在经历着类似的苦难?又有多少人正在为这些苦难付出代价?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关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8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