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中经评论:挖掘消费潜力 坚定扩大内需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2-12-17 08:1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我国消费市场韧性强、潜力大,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扩大内需的“顶层设计”已经出台,只要把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这个战略资源充分用好,推动供需良性互动,就能进一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立强大的内需体系和国内市场,是一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并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国家发展改革委也发布了《“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

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同时,不断提升国内供给质量水平,着力释放国内市场需求,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如今,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扩大内需为抓手,促进国内经济持续复苏,无疑是应时之举和有力之举。

家里厚,底气足。我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人的中等收入群体,正在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持续推进,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为了发挥这样的优势,《纲要》围绕11个方面出台38条举措,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方案,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

消费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纲要》中所用的笔墨很多。促进消费,不能仅停留于衣食住行等层面,正如《纲要》明确的,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着力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以培育新型消费为例,今年以来,以潮流夜市、后备箱集市、社区民生夜市、音乐角市集为代表的新型消费场景加速涌现。它们“小而美”又不失“烟火气”,激发了人们的消费热情。

数据显示,1月至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19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1%。提振消费已是当务之急。短期看,消费券能发挥积极作用。12月以来,各地促进消费的“红包雨”诚意满满,在惠民生的同时提振了市场信心。长期讲,消费无法脱离整个经济循环而独立存在,需要与生产、分配和交换等各个环节相匹配。因此,《纲要》对于优化投资结构、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供给质量、健全现代市场和流通体系等做了针对性的部署。

当然,钱包鼓起来,人们才敢更多地消费。2021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4%。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不少潜力可挖。为此,《纲要》要求,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可以说,无论厚植发展潜力,还是增强发展后劲,多措并举提高居民收入才是根本之策。

大国经济具有内需为主导的显著特征。我国消费市场韧性强、潜力大,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扩大内需的“顶层设计”已经出台,只要把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这个战略资源充分用好,推动供需良性互动,就能进一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内需组合拳,中国大市场加速“动起来”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我国消费市场韧性强、潜力大,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扩大内需的“顶层设计”已经出台,只要把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这个战略资源充分用好,推动供需良性互动,就能进一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立强大的内需体系和国内市场,是一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并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国家发展改革委也发布了《“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

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同时,不断提升国内供给质量水平,着力释放国内市场需求,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如今,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扩大内需为抓手,促进国内经济持续复苏,无疑是应时之举和有力之举。

家里厚,底气足。我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人的中等收入群体,正在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持续推进,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为了发挥这样的优势,《纲要》围绕11个方面出台38条举措,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方案,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

消费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纲要》中所用的笔墨很多。促进消费,不能仅停留于衣食住行等层面,正如《纲要》明确的,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着力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以培育新型消费为例,今年以来,以潮流夜市、后备箱集市、社区民生夜市、音乐角市集为代表的新型消费场景加速涌现。它们“小而美”又不失“烟火气”,激发了人们的消费热情。

数据显示,1月至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19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1%。提振消费已是当务之急。短期看,消费券能发挥积极作用。12月以来,各地促进消费的“红包雨”诚意满满,在惠民生的同时提振了市场信心。长期讲,消费无法脱离整个经济循环而独立存在,需要与生产、分配和交换等各个环节相匹配。因此,《纲要》对于优化投资结构、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供给质量、健全现代市场和流通体系等做了针对性的部署。

当然,钱包鼓起来,人们才敢更多地消费。2021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4%。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不少潜力可挖。为此,《纲要》要求,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可以说,无论厚植发展潜力,还是增强发展后劲,多措并举提高居民收入才是根本之策。

大国经济具有内需为主导的显著特征。我国消费市场韧性强、潜力大,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扩大内需的“顶层设计”已经出台,只要把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这个战略资源充分用好,推动供需良性互动,就能进一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内需组合拳,中国大市场加速“动起来”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7 09:12:3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扩大内需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之举。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是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主动选
2024-12-22 20:46:00
...看,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可谓正当其时推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不仅具有战略上的必要性、前瞻性,而且具有战术上的可行性、操作性内需潜力不断释放
2022-12-22 05:44:00
...的针对性、紧迫性。扩大国内需求,成为重中之重。我国扩大内需的潜力是巨大的。拥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仍在不断扩大,商品零售额位居世界前列,今后还有稳步增长空间;基于国内大
2024-12-16 12:25:00
...持续扩大的生动体现。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扩大内需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今年以来,随着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内需潜力持续释放。上半年,
2023-08-04 13:45:00
...了发展的关键。我们要切实按照会议要求,全面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部署,纵深推进山东省“十大扩需求”行动,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全力融入“双循环”新发展
2023-01-05 10:37:00
聊诚评|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 全民共享——多措并举释放市场消费潜力
...提供一套减轻居民负担的政策组合拳,为提升消费需求和扩大内需更好地奠定基础。通过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比重,有效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此外,扩大国内需求,还要通过增加居民收
2023-08-21 20:33:00
扩大内需,今年如何发力?
...经济实现良性循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2023年,内需对我国经济增长
2024-03-10 19:34:00
持续释放新型消费动能
...消费潜力和投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为此,要统筹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协调配合,打通两者结合的断点堵点卡点。对南京而言,一方面要坚持稳中求进、以
2024-01-30 07:25:00
...北自身的发展潜力,就像一片生生不息的森林,根系深扎内需沃土,枝干延展外贸水网,产业链枝叶呼吸创新空气,并在风雨洗礼中愈发葱茏。湖北的“经济森林”体系,根植于内需的丰饶土壤。2
2025-04-19 17:50: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平安人寿吉林分公司三十周年司庆大型公益健步行活动落幕
秋光潋滟,湖色澄明。2025年9月14日,平安人寿吉林分公司在风景如画的长春北湖公园举办“三十而砺,吉享平安”三十周年司庆感恩回馈大型公益健步行活动
2025-09-14 19:37:00
安琪酵母董事会秘书高路荣获2025年度新财富杂志“最佳董秘奖”
鲁网9月13日讯近日,新财富杂志2025年度资本市场奖项评选结果揭晓,安琪酵母董事会秘书高路荣获“最佳董秘奖”。本届评选覆盖共7731家上市公司
2025-09-14 09:00:00
环球下周看点:美联储2025年首次降息渐进 Meta发布消费级AR眼镜
财联社9月14日讯(编辑 史正丞)接近10个月的等待后,美联储终于又要降息了。按照 “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下周FOMC有93
2025-09-14 06:43:00
上半年河北省小微企业获得纳税信用贷款超870亿元
上半年我省小微企业获得纳税信用贷款超870亿元惠及14.62万户企业,发放额度环比增长4.9%河北日报讯(宋平、杨诗)良好的纳税信用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
2025-09-14 08:05:00
OpenAI据传大砍微软商业分成 未来几年从中“抠”出500多亿美元
财联社9月14日讯(编辑 史正丞)种种迹象显示,正忙着为购买算力筹措资金的OpenAI,将目光瞄向本应该分给合作伙伴微软的钱
2025-09-14 03:35:00
英国第二大日用品零售商进入京东“购物车” 森宝利确认洽谈出售
财联社9月14日讯(编辑 史正丞)英国第二大连锁超市集团森宝利(J Sainsbury plc)周六发布公告,确认正在就出售子公司Argos的潜在事宜与京东进行讨论
2025-09-14 03:35:00
京智避险 率动无忧 北京银行发布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品牌
9月11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2025年服贸会”)“京帆引航 融通出海”金融助力企业协同创新发展大会上
2025-09-13 10:49:00
一批信用卡被盗刷,今天凌晨,银行紧急公告
今天凌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发布《关于我行万事达卡交易情况的说明》。其中提到,近期,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监测到部分我行万事达无价世界卡发生未经授权的交易
2025-09-13 11:55:00
“慢牛”格局下注意板块轮动的节奏
本周,大盘呈现震荡回升的走势。周四,在创业板指大涨带动下,沪深A股均收出中阳线;周五,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盘中均创出本轮反弹新高
2025-09-13 12:19:00
恒丰银行: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打造科技金融新高地
发展科技金融既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恒丰银行西安分行在位居“五篇大文章”之首的科技金融上多维发力
2025-09-13 15:49:00
全国首单!恒丰银行创新融资助力“绿色公路”建设
近日,恒丰银行依托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优势,成功为云南武易高速公路项目发放全国首笔公路领域“可持续发展挂钩+绿色贷款”融合创新贷款
2025-09-13 15:50:00
建设银行威海分行联合多方举办“扬帆出海 金融护航”活动
近日,建设银行威海分行携手中国人民银行威海市分行、中国信保威海营业部,共同举办“扬帆出海 金融护航”百城万企稳外贸活动暨跨境人民币业务宣讲会
2025-09-13 18:21:00
聚焦酒博会|美酒体验官谢梅蓉:寻找“适合你”的酒
9月11日,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酒类博览会(贵阳)酒类新品发布及美酒体验官评选活动上,美酒体验官谢梅蓉在“一带一路”各国参展展区对来自不同国家的美酒进行评价
2025-09-13 18:29:00
聚焦酒博会|怎样尝透一杯酒?美酒体验官丁维康的学院派视角
9月11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酒类博览会(贵阳)酒类新品发布及美酒体验官评选活动上,迎来一位特殊的品鉴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硕士丁维康
2025-09-13 19:32:00
小小屏幕里藏着近百项专利技术
“即使在3期厂房已投入生产2个多月时间、各生产线坚持24小时‘停人不停机’,产能大幅提升的情况下,订单依然排到了明年。”9月11日
2025-09-13 21: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