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公安报
□本报记者 张 波 通讯员 俎建业 殷广华
冬夜的凌晨发生交通事故,路上没有目击证人,监控无法看清肇事车辆和嫌疑人。怎么办?民警转变侦查思路,最终成功锁定肇事逃逸者。
事情要从两个多月前说起。2023年11月3日5时54分,有群众打电话报警称,在河南省舞阳县张家港路某小区前面,一位老人躺在路边,旁边停放一辆三轮车,好像是发生了交通事故。
接到报警后,舞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值班民警迅速赶到现场。通过现场勘查,民警发现三轮车一侧有碰撞痕迹,当事人处于昏迷状态,肇事车辆早已不知去向。民警迅速联合医护人员将老人送往医院救治,但老人最终因伤势过重离世。
为尽快破案,交警大队立即召开案情研判会,分析研究案情,并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在案发现场周边走访摸排,一路调取查看附近监控视频,全力以赴寻找蛛丝马迹。但是,凌晨5点半,道路上没有行人,光线灰暗,监控视频无法看清肇事者身份和车辆信息,只有一束忽明忽暗的灯光较为显眼。
“这灯光,咱们可以仔细研究研究!”办案民警决定通过灯光来确定肇事车辆的类型。经过对案发时段的监控视频反复查看、辨认,民警判断这灯光来自一辆两轮摩托车。民警扩大排查范围,调取查看案发前7天现场周边和沿途监控视频。经过一天一夜不眠不休反复排查、比对,民警最终锁定了嫌疑摩托车。根据线索,民警判断摩托车驾驶人就是附近工地的工人。民警继续兵分两路,一路在附近工地走访排查,另一路继续查看监控,查找肇事车辆去向。
11月13日,民警在一处工地发现了嫌疑肇事摩托车,并找到了车主。经过痕迹比对,该摩托车正是肇事车辆。结合监控视频显示的体貌特征,民警依法传唤肇事逃逸嫌疑人王某。面对大量证据,王某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原来,案发当日凌晨,王某驾驶无号牌两轮摩托车前往县城某工地务工。行至张家港路某小区附近时,因操作不当与前方一名老人驾驶的三轮车发生碰撞。夜色中,王某看到老人受伤倒地,非常害怕,便匆匆驾车逃离现场。为躲避监控拍摄,王某驾驶肇事车辆走小路返回家中,在家中惶恐不安地度过了10天。后来,王某发现警察并没有找来,自以为事情已经过去,便返回工地上班。
目前,王某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侦办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8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