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宋豪新 王一帆
6月6日清晨,四川雅安雨城区望鱼镇望鱼村前的周公河上升起淡淡薄雾。河岸之上一个建在大石头上的望鱼古镇在几声鸡鸣中醒来。
70岁的村民余淑英推开家门,一条大黄狗亲昵地凑上前来。余淑英摸了摸它的头,弯腰拿起屋脚下放着的镰刀,向屋头走去。
今年气候温和,风调雨顺,余淑英种植的艾草枝高叶大。
割上一把艾草,扯了几株石菖蒲,再顺手撕下一条棕榈树叶用来捆扎。
图为村民们一起包粽子
清晨的露水打湿了余淑英脚上的胶鞋,湿滑的道路,丝毫没有减慢余淑英归家的步伐。
把去年门口挂着的艾草取下来,再挂上新鲜的艾叶,艾草淡淡的青草香味弥漫在小院中。
余淑英换下沾了泥土的胶鞋,穿上一双软底布鞋,进屋拿出前一天准备好的斑竹笋、艾草、五谷和五彩线来到古镇街道上。每年端午,村里老人用笋壳给年轻人制作香包,这是古镇上传承了至少百余年的习俗。
图为游客与村民一起包粽子
干脆的斑竹笋壳在余淑英的手中变得格外柔韧,笋壳对折后就得到了制作香包的材料,在余淑英手中,笋壳不停变换折叠方向后,逐渐成了立体的菱形。余淑英往笋壳中装入五谷,再把最后一面笋壳折叠过来,用左手手掌和手指固定住形状。右手拉出一根彩线,用左手拇指捏住,右手将彩线在叠好的菱形上来回缠绕。缠绕到一定的宽度后,再换另一种颜色的彩线,直到将笋壳本来的颜色遮住,一个独具古镇特色的香包就做好了。
村里的年轻人围在余淑英身旁,拿起笋壳开始学做香包。
余淑英说,五谷装进香包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香包中还可装入艾叶,驱瘟避疫,装入香面祈福纳祥。
村里的孩子一直守在余淑英跟前,香包做好后,余淑英就给孩子们佩戴在胸前,银铃般的笑声响彻古镇。剩下的香包,余淑英将它们串在一起,挂在屋檐下,她说这样能祈求一家平安。
图为村民用艾草将鸡蛋煮熟后,给小孩滚脸,寓意健康成长
临近晌午,村里年轻人制作的白粽在沸水中得到充分膨胀,颗粒饱满的粽子夹着淡淡的粽叶清香,沾上白糖或蜂蜜格外香甜。古镇居民用艾叶煮了鸡蛋,剥开外壳后在孩子的脸上轻轻滚过,孩子健康成长是长辈们的共同心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7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