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IMAX电影除了大,背后居然还有段“起死回生”的传奇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2-24 18:00:00 来源:钛媒体APP
IMAX电影除了大,背后居然还有段“起死回生”的传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X科技实验室(ID:xtech2020),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这个混乱的春节档,票价100多一张的IMAX厅到底该放《流浪地球2》还是《满江红》,成了各种争议和阴谋论的发酵池。

毕竟,那块巨大的屏幕,几乎就是高票房的代名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IMAX意味着大银幕,大影厅,以及昂贵的票价。

然而IMAX并不止这么简单,它是一整套商业模式,背后还有一段死而复生的故事。

看完本篇,以后别人再问你为啥IMAX电影票那么贵,不要再只会说一个“大”字了。

大多数中国观众第一次认识IMAX,是因为《阿凡达》。2010年网络购票还没普及,影迷为了一睹传说中极致震撼的IMAX 3D视效,需要长途跋涉去少数几个城市,在1月的寒冬里彻夜排队。

当时全中国只有11套IMAX放映系统,如今已经消失的电影票黄牛趁此机会把票价炒到了上千元,这一切让《阿凡达》上映从娱乐新闻变成社会新闻。

首映两个月后,我同学认为“错峰出行”的机会来了,周六起个大早去中国电影博物馆,觉得最差也能买到周日的IMAX票,可排队排了大半天,却还是只买到周一的。为此,他翘了一天的课。

从那时起我就有一个疑问,这些IMAX影厅是什么时候建好的?之前又是放什么电影的呢?事实上,此前IMAX在大银幕技术上深耕了数十年,《阿凡达》的上映,只是一个爆发的契机。

我们知道,巨物崇拜写在男人的基因里,对于银幕尺寸的追求也是如此。上世纪60年代,尺寸超出常规银幕的多屏拼接投影系统出现。

三个加拿大电影人嗅到了观众对大画幅观影的需求,于是在1967年成立IMAX公司,想要打造一种超过6层楼高的巨型荧幕放映系统。并在三年后借助日本世博会方面的资金,建成首个IMAX影厅。

可以理解的是,大屏幕必须由高分辨率支持,否则就像85寸电视上放480P标清画面,只会让画面显得更糊。

除此之外,为了提高观影的沉浸感,只是等比放大屏幕并不够,还需要让荧幕更“高”一些。

同时巨大的影厅对放映机灯源的亮度也是非常大的挑战,这也就导致,IMAX电影的拍摄与放映都需要特殊的设备。

于是就有了IMAX想象中的生意逻辑,一方面给电影制作方提供拍摄机器,使用尺寸是全画幅CMOS十倍大的70mm胶片摄像机以及胶片,另一方面给影院提供专门的银幕和放映机。两头吃,两边拿,就等着在家数钱了。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是真骨感。

首先,拍摄IMAX格式电影的摄像机就太贵了,根据型号不同,IMAX官方生产的摄影机造价在4万到200万美金不等。即使是现在,全世界也只有12台他们造的机器,租金16万美元一周。还别嫌贵,真想拍电影,还得买每3分钟1000美金的胶片。

直到后来,IMAX才开放了对第三方设备的授权。就算制作方不差钱,也还有别的问题。IMAX摄影机又大又重,不适合移动拍摄。同时内部胶片固定系统会在拍摄时发出柴油发电机一样的声音,严重影响收音。

另外,拍摄时每分钟都要换新胶卷,拍完一部电影胶片长度超过10千米,光运输这些胶片都是个难题。

电影院这一端就更难了,IMAX影院的荧幕一般就要25米宽,20米高。差不多相当于6,7层楼高。另外放映系统和音响系统的成本也在百万美元级别。

根据资料,IMAX设计并建设一个影厅,收取费用高达300万美元 ,IMAX胶片放映机和音响系统,售价200万美元。

这还不算完,这套家伙的后期维护和使用成本也很夸张,光是为了把一部3小时电影的胶片放进放映机准备播放,就得耗时6到8小时。

这么高的成本,哪家电影院都得掂量掂量,它值吗?

拍IMAX电影费劲,制作方不愿意拍,电影少,导致院线不愿意花钱建设IMAX影厅,为数不多的IMAX电影没有地方放映,制作方更不愿意拍。

他们的生意就这样进入了一个“死循环”之中。

早期愿意接受IMAX的更多是博物馆,用来播放科教、自然类型的定制纪录片,比如上海科技馆、北京科技馆等。当然这业务很难挣到大钱。

无解死循环导致1994年IMAX惨遭变卖,2006年他们再次苦寻买主,却找不到愿意掏钱的人。

但在这一时期,IMAX展开了一系列自救行动,可以概括为用更全面的一条龙服务减轻客户的负担。

在电影制作端,即使拍摄时没有使用昂贵笨重的IMAX摄像机,后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科技与狠活”,将传统的35mm胶片电影转制成70mm胶片以供IMAX放映机播放。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转制电影是2004年的《蜘蛛侠2》,把画面变大数倍的同时保证了清晰度,引发了不少观众看了普通版后为了一睹IMAX版而去二刷。

有了DMR转制技术,任何电影都有了登陆IMAX影厅的可能。

另一方面IMAX把授权和放映系统的200万美元打了个六折,含泪只收120万美元。

中国有句老话叫:自助者天助之。积极自救的IMAX,等来了卡梅隆和他的《阿凡达》,这部现象级的电影,让全世界见识到了IMAX的技术实力。

在后来的3D热潮中,IMAX电影的门槛被进一步降低。制作端放开了受认证的第三方数字摄像机拍摄,让片方拥有成本更低的替代方案。

最近几年的《八佰》、《黑豹2》等皆属此列。面向影院,则又创造了免费提供放映设备的合作方案。

IMAX也不是做慈善的活菩萨,虽然在前期帮客户把成本费用降了下来,但却可以在后期依靠票房分成、设备租赁维护、IMAX设备认证等手段来实现更多营收。

他们甚至会根据档期来选择合作电影,以追求影厅有效利用率的最大化,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阿凡达》首映时,全中国只有11套IMAX放映系统,如今这个数字已经涨到了776,全球则有1622套商业设备。2019年,IMAX在全球取得了约14.8亿人民币的净利润。在中国,IMAX也贴合市场,开发了一些更接地气的运营方式,包括对本土IMAX电影的扶持和档期安排等。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档,国内IMAX以不到1%的影厅贡献了8%的票房,最后拿下了2.31亿人民币的成绩。

当然,所有这些利润与分成,其实都已经体现在了我们买到的IMAX影厅票价上。今天,特种影厅影院已经不是IMAX的专属,杜比影院和CINITY等概念接连出现。不过,对于很多80后,90后来说,IMAX的意义却不止于此,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津津乐道于自己第一次看的IMAX电影是哪一部,也会记得第一次看那个3D倒计时的雀跃心情。

有人说,电影是人类的造梦机器。亲历过中国电影市场飞速发展的我们这代人,对此大概更有切实的感受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4 22: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内最牛的观影体验,上哪找?
...界上有两种麦门信徒,一种吃汉堡只吃麦当劳,另一种看电影只看 IMAX。前不久我们写了电影票为什么变贵,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以 IMAX 为代表的高级影厅的出现推动了票价上涨。今天
2023-03-14 13:10:00
诺兰经典电影原版IMAX胶片首次在沈展出
...方式捕捉战斗机的飞行状态,非常震撼。”揭秘IMAX电影背后的技术对于很多影迷来说,看大片一定要看IMAX版的,但是,很少有人真正了解IMAX技术。IMAX,中文译名是“巨幕电
2023-09-08 02:44:00
北京四大电影地标焕发新生
...通州店则以“年轻化、体验式”定位拓展新客群,互补的背后,是老字号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中国电影资料馆观影与学术并举成为中外电影交流重要平台始于:1958年地点:小西天文慧园路
2025-03-04 10:13:00
经典影厅揭牌、周三黄金放映火热...更多发行新玩法来了!
日前,上海影城SHO的3号厅揭牌为“经典影厅”;万达电影最近推出“周三黄金放映”。 这两个看似没有关联的活动,实际上,都在为发行放映的差异化和细分化想出新的玩法和解法。一个是放映
2024-12-07 09:35:00
光影朝圣银幕燃魂,电影《天宝》全国首映礼镌刻信仰之光
...及幕后人员……星光熠熠的主创团队集体登台,讲述光影背后流淌的创作密码和信仰之光。刘劲导演的发言沉静坚定。他动情回顾:“《天宝》是我们六年磨一剑的作品,在高原缺氧的极端条件下吃
2025-07-02 10:58:00
电影《奥本海默》幕后特辑曝光 揭秘诺兰IMAX拍摄的制作过程
...入奥本海默的内心世界”作为IMAX最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合作伙伴之一,诺兰与IMAX的合作已有十八年的历史,其在此期间执导并上映的八部影片中,有六部(包括《奥本海默》)都使
2023-08-18 16:23:00
...日报“你们恢复营业了,请第一时间通知我,我想再来看电影”国泰归来:焕新升级,容颜依“旧”钟菡本报记者 钟菡好久不见!经过一年多的改造,位于淮海中路茂名南路路口的国泰电影院昨天
2024-01-06 06:08:00
...真正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电影里跨越千山万水的荔枝传奇,与现实中CINITY技术带来的沉浸体验完美交融。当CINITY屏幕上同时出现上海、无锡、成都三地影厅的热烈场景时,主演
2025-07-15 08:24:00
观长白丨在车间里,探秘胶片电影背后的故事
...先生表示,“平时爱看电影,在这里了解了胶片电影生产背后的工艺流程,无论机器还是场所,都充满着故事。”长影洗印车间主任技师陈刚介绍,为了让参观者能对胶片电影洗印有着更直观的感知
2023-05-22 08:4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10月1日,从太钢获悉,今年以来,太钢不锈进料加工团队以“精准备案、高效协同”为核心,在进料铬铁镍铁资源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10-02 17:3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记者昨日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获悉,该公司打造的“鼓浪屿AI伴游”服务已正式上线。市民和游客只需打开“鼓浪屿元宇宙”微信小程序
2025-10-02 08:57:00
“中国脑机谷”落户新奥新智感知产业园 政企研协同构建脑机接口产业新生态
河北新闻网讯(张新)9月26日,脑机接口产业联盟首届“脑机接口50人论坛”暨天津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推进会举办。会上,由新奥集团旗下的天津新智感知科技有限公司
2025-10-01 08:40:00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守护灯火庆华诞 主动运维显担当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检修人员及时更换损坏器件并调整传动系统并完成设备修复及全套试验。(纪长添 摄)东南网10月1日讯 9月28日
2025-10-01 09:19:00
9月26日,由华东政法大学与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星瀚杯”走进企业的法律课公益大赛正式启动。腾讯云作为大赛的技术支持单位
2025-10-01 09:56:00
平望实小承办吴江区骨干教师(数学)讲学团活动
为进一步发挥吴江区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升教师教学业务能力。2025年9月24日,由苏州市吴江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2025年吴江区骨干教师(数学)讲学团活动在平望实验小学举行
2025-10-01 09:58:00
AI技术让抗战文物“活起来”,人民日报数字传播联合百度推抗战文物智能体
9月30日,由人民日报数字传播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百度文心大模型、百度百科联合出品的《80年,80件》智能体和3D文物词条正式上线
2025-10-01 10:00:00
新时达2025工博会圆满落幕 | STEP 2.0战略引领智能制造新篇章
2025年9月23日至27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举行。新时达以"智拓无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
2025-10-01 10:00:00
从课堂到产线,河北工大学子开展智慧物流与“地狼”系统自动化技术实训
河北新闻网讯(胡广涛)组装调试机器人、体验智慧仓储系统、探索自动化技术前沿……近日,河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2022级自动化专业全体学生在廊坊分校
2025-10-01 11:12: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9月30日,由湖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湖州市音声数据挖掘与智能服务重点实验室主办的“1617系列明代魏氏乐虚拟乐器音源”全球发布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
2025-10-01 14:11:00
“智慧武当”给游客带来数字文旅新体验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汪伟 周琼 耿宇)“一部手机游武当”预约购票、AI导游、《入境武当》VR大空间、问道武当数字客厅……国庆假日
2025-10-01 18:35:00
津云文旅电商版块上线 首发“笑漾海河”优选线路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1日,天津鹏欣水游城14周年庆暨津云新媒体“笑漾海河”文旅电商线路首发仪式成功举办。近年来,随着“文旅+电商”模式的快速发展
2025-10-01 18:55:00
陕西数字贸易闪耀第四届数贸会 数字贸易合作成果丰硕
9月29日,为期5天的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数贸会”)在浙江杭州大会展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此次盛会,陕西代表团表现亮眼
2025-10-01 18:58:00
高德扫街榜国庆提醒:全国十大吃货友好高铁站看这里
2025年国庆节与中秋节叠加,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19亿人次。赶高铁如何吃饱吃好?今天,高德扫街榜发布“十大吃货友好高铁站”
2025-10-01 20:19:00
能效提升15%,山东港口日照港顺岸式全自动化码头再迎新突破
9月29日,在山东港口日照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随着A23自动化轨道吊精准将集装箱吊起、转运,标志着日照港研发的新一代双悬臂轻量化轨道吊投产试运行
2025-10-01 23: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