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00后的结婚仪式感,只需几百块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20 21:27:00 来源:新周刊
00后的结婚仪式感,只需几百块

如今很多“官宣”、婚礼等仪式都变成流水线式的走过场,新人在这些场合里往往变成“没有感情的表演者”,真实的感受和表达反而被遮蔽了。

作者 | 良豪

编辑 | 王中中

题图 | 《我们结婚吧!》

如何让自己的领证环节脱颖而出?这届年轻人给出了四个字:结婚登报。

“今天我们正式结婚,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决定登报公告,以示亲友!”

前段时间,有00后女生晒出与伴侣领证,同时还晒出了在当地一份都市报公告栏上刊登的结婚启事,引发人们关注。更有一对四川的新婚夫妇在夏至日(6月21日)当天登报结婚,寓意与北半球一起日久天长。

讲的就是一个脱颖而出。(图/小红书截图)

网友们一边祝福,一边惊奇不已——“原来结婚也可以登报”话题登上社交平台热搜。

这种别具一格的“官宣”,让不少已经选好吉日准备领证的准新人跃跃欲试,也让不少渴望寻找爱情的单身朋友们隔着屏幕感受到了新人的彼此珍重:“我又开始相信爱情了。”

“纸质的浪漫”,

百元就能拥有

打开社交平台,登报结婚的新玩法早已在95后、00后年轻人群体里流行开来。不少人纷纷晒出自己在报纸上刊登的结婚启事,更有年轻人将这份喜讯带出国门,在国外的报纸上用中文刊登。

在报纸版面里,这些启事只有豆腐块般大小,如果不是特别留意也许很难发现。

公告行文内容也基本一致:“×××先生与×××女士在×年×月×日正式结为夫妇,特此公告,敬告亲友,亦作留念。”

偶有结婚启事,会在文末加注美好的期许:“愿赤绳系定,白头永偕。”“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结婚启事在报纸上一般只有豆腐块般大小,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图/小红书截图)

尽管字数并不多、版面很不显眼,这种既复古又新颖的玩法,仍让很多人倍感羡慕,又想跃跃欲试。

有网友在评论区下方留言求攻略,随即便有人支招,某某某电商平台,能够自助登报,不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地方的各种报刊,“最便宜一百块就能登报”。

不同报刊种类和所在城市的价格不尽相同。(图/某自助登报小程序截图)

除了电商软件,也有相关服务的小程序。按照其给定的模板填写信息后,选择刊登时间、次数,还能拿到当天出版的报纸留作纪念。“负责登版的编辑还会帮忙审核文字,甚至还能润色内容,这比自己写请帖还要担心写错字省时多了。”

这也让不少传统纸质媒体找到了流量密码。话题登上热搜之后,有不少纸媒在公众号上转载话题文章,顺便附上了登报流程。有的报纸甚至开设了“真情告白”的启事专栏,专门给闻讯而来的年轻新婚夫妇留下“宝座”,刊登他们的喜事。

甚至已经有准新人预订好报纸上明年的版位了。(图/《深圳晚报》)

结婚登报这回事,

大有内涵

“结婚登报”成为热搜话题之后,有人翻找出了一篇十年前的新闻:

一位上海网友发文求助,试图寻找外公外婆刊登在报纸上的结婚启事。网友们转发接力,最终在上海图书馆的帮助下,这对老夫妻找到了当年喜结连理的印证——一份刊登在1945年11月26日《和平日报》上海版头版的结婚启事。

似乎潮流是个轮回,今天95后、00后年轻人争相登报结婚,早在数十年前的民国,就被当时的年轻人追捧。

早在民国时代,结婚登报就格外流行。(图/上海图书馆《和平日报》)

有专门研究婚俗文证的博物馆展出了一份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的报纸,其中一则结婚启事登在了头版,这样写道:“陆泉新、梁含英订婚启示:兹承高林氏、刘安生两位先生介绍并征得双方家长同意,谨于民国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七日订婚,时值非常,一切从简,特此敬告亲友。”

毕竟当年报纸是最有力的传播工具,在报纸上刊登结婚(或者订婚)启事相当于今天在微博或朋友圈里晒图“官宣”领证,将自己的人生大事昭告天下,自然广受新人喜爱。尤其是对那些思想开明、经济优渥、社会关系比较广泛的新人和双方家庭来说,登报声明结婚更是必不可少的嫁娶环节。

看上去是时髦玩法,但实际上在报章上刊登声明已经结婚,是当年的风流人士学习基督教的传统。曾经新人在基督教堂结婚必须申请一份“结婚声明”(banns of marriage),除了需要记载新婚夫妇的姓名,还需要三位见证人当场签字作证。

今天流行的“结婚声明”,最早起源于基督教传统。(图/图虫创意)

在法律尚未健全的年代,这纸“结婚声明”相当于今天的结婚证,既具有法律效力,同时也能防止骗婚、逼婚的现象。到了后来,系统化的法律取代了宗教仪式,结婚声明则变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既可以用来知会远近亲友,也能够长久保存,更具纪念意义。

那些“想要大声宣布”的事

其实,不只婚姻大事,出生、满月、生日、升学、毕业……只要是人生旅途中有机会经历的重要喜事,都能够出现在报纸上,将喜悦向亲朋好友乃至陌生人分享。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里晒出了一份20年前的报纸,报纸里刊登了一则她和龙凤胎哥哥满周岁的生日启事,当年由爷爷代表全家人登在报纸上,向亲朋好友告知喜讯。后来兄妹二人每年生日,家里人都会将这则生日启事拎出来重温,尽管报纸经过岁月洗礼早已泛黄,但仍然让人倍感温馨。

每年兄妹二人生日,家里人都会把这份报纸拎出来重温。(图/小红书截图)

“在报纸上登个报宣布自己和心爱之人正式结为夫妻,这比单纯发条朋友圈有意思多了,也更加充满真情实意。”有在报纸上刊登结婚启事的年轻人谈及感受时这样说道。

讨论区里,有已经结了婚的年轻人坦言,正是因为夫妻二人对复杂且趋于流水线式的婚俗仪式感到厌烦,所以才选择不举办婚礼;结婚过后,又很想补回“官宣”带来的那种仪式感,但又不愿意发朋友圈,于是盘算在结婚周年的时候登一则启事,重新“官宣”一回。

一个难以回避的现象是,如今很多“官宣”、婚礼等仪式都变成流水线式的走过场,新人在这些场合里往往变成“没有感情的表演者”,真实的感受和表达反而被遮蔽了。

另一方面,今天人人都在用的很多线上熟人社交平台,不再是年轻人过去青睐的那个想说就说的“电子树洞”。当微信变成工作的一部分,朋友圈变成发广告攒KPI的工具,原本是“熟人社交”专用的朋友圈变成一个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名利场”。“三天可见”“设置分组”“睡醒即删”,成了不少困在微信里的年轻人逃离现实的有效方式。

互联网时代,谁都离不开手里的手机来维系社交。(图/图虫创意)

在沉闷无趣、关系冗杂的线上社交面前,与其在朋友圈里绞尽脑汁地斟酌用词,倒不如将最纯粹的真情实意转换为印在报纸上的铅字,公开发行,让更多人见证自己人生旅途里的幸福。报纸印刷的味道、质感和触感,以及那段借报纸唤醒的幸福回忆,远比储存在电子设备里的TXT、JPG厚重多了。

试想一下,几十年后,再拿起那张泛黄的结婚报纸,那些关于爱情的悸动让人历久弥新。用一位新人的话来说,便更加让人直呼浪漫不死:“一百年后,也有人读到我们的爱情,这段婚姻才更有意义。”

这样来看,结婚登报更多了一份浪漫的意义。(图/微博截图)

毕竟伴侣之间的真实爱意,繁文缛节的婚礼流程无法复制,过于厚重的彩礼绑定不了。与其说这届年轻人更懂浪漫,不如说他们更懂纯粹和真情实意。

读完点个【在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1 0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启事。他们一致表示,登报结婚的形式很复古也很有传统仪式感,夫妻双方都很喜欢。报纸有长久保留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对他们幸福爱情的见证和祝福。新人档案丈夫:李瑞妻子:王瑞霞李瑞和王
2023-10-07 09:29:00
热点 | “结婚登报”悄然兴起 它凭啥戳中年轻人?
...结,匹配同称。”结婚启事还可附带婚书、结婚照,更是仪式感满满。众所周知,“结婚登报”在民国时期广为流行,如今的年轻人为啥会被这份复古浪漫戳中?01“结婚启事”全国多地走红△“
2023-07-18 06:26:00
...按照不同启事内容占据版面大小不同,收费不等。复古的仪式感表达对婚姻的尊重与珍视结婚登报原本是几十年前的潮流,却在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重燃热度。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如南认
2025-01-19 19:22:00
...报对我们来说复古又新颖。”·专家·以纸为媒传递满满仪式感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如南告诉北青报记者,在他看来,年轻人热衷于“结婚登报”有多方面原因。周如南认为,其实每一代
2025-01-06 09:48:00
结婚登报  纸质版的浪漫别具一格
...”“愿从此笙磬同音,琴耽瑟好”……字数虽然不多,但仪式感满满。一位新人说:“我决定结婚登报,是因为我相信纸媒会一直流传下去。网上有句话打动了我,‘报纸会被收录起来,百年之后,
2023-07-11 03:35:00
年轻人流行“结婚登报”,咋回事?
...出版的新闻报纸的官方性和权威性,也将这件人生喜事的仪式感拉满。小小结婚启事对新人们具有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图源:看看新闻相比传统的张灯结彩、鞭炮齐鸣、亲朋好友集聚一堂,一醉方
2023-07-20 10:26:00
年轻新人上演别样浪漫
...这些新人在社交平台分享结婚登报的感受,“复古”和“仪式感”成为多数人的“关键词”。网友“爱吃狗子的鱼香茄子”在社交平台晒出登报的结婚启事,启事上除了写明夫妻二人的姓名及结婚日
2023-08-02 02:54:00
...发布结婚消息,常被提到的是白纸黑字、公开发行带来的仪式感和象征性。 虽然我们常打趣不少年轻人已经不再看报纸,但新人们依然认为报纸作为一种大众媒介,在见证爱情、创造浪漫这件事上
2025-01-23 07:03:00
“结婚登报”冲上热搜
...“我们觉得这是好消息最快广而告之的办法,很复古很有仪式感。”在提及为何选择这样的方式时,该网友这样说道。帖子一经发出,便引发了不少网友的热议。大家纷纷在评论区祝福这对新人,并
2023-07-01 08:2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太原不仅景点众多,也有许多有记忆、有故事、有味道的特色街巷。两节假期,众多外地游客来太原后,有人看山看水看古建,也有人走进背街小巷寻觅浓郁烟火味
2025-10-08 08:40:00
长假临近结束,“鸡排大道”人流明显减少,“鸡排哥”下班提前了
大皖新闻讯 转眼间,国庆中秋假期已近尾声,大皖新闻记者从景德镇“鸡排大道”摊主处获悉,6日和7日两天,“鸡排大道”人流量明显回落
2025-10-08 10:34:00
河北新闻网讯(王秋迎)国庆假期期间,石家庄市元氏县南佐镇迎来旅游热潮。封龙山的千年文脉、蟠龙湖的湖光山色、南佐大集的市井烟火等景点吸引了来自石家庄及周边地市的众多游客
2025-10-08 12:18:00
10月3日上午,秦皇岛西港花园迎来大批游客前来打卡。游客们悠然漫步于园区小径,不时驻足拍照,沉浸于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秋日景致之中,尽情享受假日的惬意时光。视频:姜涛 冯喆
2025-10-08 12:19:00
西藏定日县嘎玛沟最后一批徒步游客安全抵达曲当镇
记者从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了解到,截至10月8日19时,定日县嘎玛沟最后一批15名徒步游客在携带食品药品、取暖供氧设备、保暖防寒衣物的定日县救援力量的引导帮助下
2025-10-09 04:06:00
安徽第二届诗词大会暨省诗词学会40周年纪念大会举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海涵)近日,2025安徽第二届诗词大会暨安徽省诗词学会40周年纪念大会在合肥落下帷幕
2025-10-08 23:25:00
河堤路送油、小区里寻车、路口还失物——蓝田公安国庆假期“暖心日志”
国庆黄金周,当千家万户沉浸在出游赏景、阖家团圆的喜悦中时,蓝田县公安局全体民辅警始终坚守岗位一线:从清晨的街头巡逻,到深夜的点位驻守
2025-10-08 14:34:00
大皖新闻讯 日前,“晓华理发店已没了爆火时的人潮”的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第一,话题阅读量达到2.8亿,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2025-10-08 15:49:00
大皖新闻讯 10月7日晚8时许,国庆返程高峰仍在持续。安徽交控集团宣城中心广德收费站出口车道出现异常一幕:一辆小轿车以极低速度缓缓驶入车道
2025-10-08 15:51:00
摄制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记者王育民郭宝强 万里山河披锦绣,九州同庆贺华诞。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有一种选择叫“我在岗”
2025-10-08 17:54:00
河北新闻网讯(赵继坤)10月8日,从河北高速集团指挥调度中心获悉,14时至21时将迎来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波返程小高峰,首都环线高速密云方向
2025-10-08 18:29:00
国庆假日,楼上装修噪音引发矛盾,社区网格员放弃假日出行,上门劝导。10月8日,迎泽街道双塔西街二社区成功调解一起邻里纠纷
2025-10-08 18:32:00
动身前,让AI一键生成行程规划和攻略;游玩中,边逛边听AI的景点讲解;逛完后,用AI制作精美的旅行Vlog……双节假期
2025-10-08 18:32:00
68岁老人扭伤了腿,无法起身,情急之下向网格员求助。国庆假期,网格员带娃去二龙山游玩,途中接到电话立刻折返,与物业人员合力将老人送到医院
2025-10-08 18:32:00
一张冒充燃气公司的通知,让江阳小区居民王师傅花费数百元购买了新型燃气设备。网格员在走访中敏锐察觉异常,及时介入,协助核实情况并报警
2025-10-08 18: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