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圣上能够即位十分不易,正应该保重身体,谨慎小心,以不负祖宗之托!”陈皇后对即位不久的朱载坖如此劝说道。
这是1567年,裕王朱载坖经过多年忍耐终于成功即位,是为明穆宗。
登上高位,又突然失去父亲嘉靖的监管和约束,朱载坖得以彻底放飞自我,他马上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无休无止的声色娱乐之中。
看到朱载坖这样不知道爱惜自己,陈皇后十分担心,于是就如此劝道。
没想到,明穆宗根本听不进陈皇后的话,反倒十分恼怒,他当即回答道:“按照祖宗之法,你不可以干预政事,我的事不用你管!”
然后,明穆宗就以陈皇后“无子多病”为由,让她搬到别的宫殿居住,自己则全身心地投入到声色犬马之中。
正像历史所记载的那样,耽于声色的明穆宗只在位6年时间就因沉迷媚药而病重去世,把皇位留给了太子朱翊钧,也就是后来的明神宗。
明神宗虽然不是陈皇后所生,但是他对陈皇后却很孝顺,陈皇后一直活到1596年,当了24年的皇太后。
一、如履薄冰的王妃生活
陈皇后是裕王朱载坖的继室,在她之前,第一位裕王妃是李氏。李氏是锦衣卫百户李铭的女儿,1552年九月被选入王府,第二年二月被册封为裕王妃。
年轻的裕王和李王妃感情不错。结婚两年后,1555年,李王妃为裕王生下嫡长子朱翊釴,1557年又生下长女。可惜,李王妃没能与裕王长相厮守,生下长女的第二年,1558年四月,李王妃去世,她的两个孩子也都早年夭折,儿子活到四岁,女儿还不到一岁。
那两年,裕王朱载坖接连受到失去至亲的打击:从迎接王妃进门,到儿女出生,到王妃及儿女去世,母子三人在他身边陪伴的时间统共不过6年,然后他们就像随风而去,只留给他曾经欢乐的回忆。
裕王深挚地怀念自己的妻子,虽然李王妃早早离去,但是裕王即位后还是为她赐谥号“孝懿皇后”,加封李皇后的父亲李铭为“德平伯”。
李王妃去世五个月后,陈氏被选为裕王的继妃。陈王妃的出身和李王妃十分相似:她的父亲是锦衣卫副千户陈景行,李王妃是北京昌平人,陈王妃则来自北京通州。
能够从普通官员家庭被选为王妃,陈氏显然有着美貌和品德的优势,事实上,陈王妃的表现充分展示了她的贤良淑德,虽然这些裕王或许并不看重,但是对于稳定他的地位还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是嘉靖硕果仅存的两个儿子之一,而且裕王还是年长的那个,但是嘉靖对他并不是特别重视,嘉靖更喜欢的是裕王的弟弟朱载圳。
作为一位不受宠的王爷,裕王甚至还会被大臣疏远和欺负,尤其是首辅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居然敢倚仗严嵩的势力和手中的权力克扣裕王的生活费。
为了全府上下人等的生活,裕王不得不凑了几千块钱贿赂严世蕃,这才拿到了早就应该发放给他的生活费。
还有哪个朝代的王爷比大明王朝这位裕王更憋屈呢?堂堂王爷为了生活居然去行贿大臣!
这样的王爷生活让人难以想象,但是历史就是这样,因为嘉靖特立独行的处事方式,身为皇室成员的裕王地位岌岌可危。
在这段难熬的日子,裕王妃的陪伴以及她的品德就显得更加重要。裕王每天战战兢兢,陈王妃陪着他如履薄冰。
二、苦尽却还是苦
嘉靖四十五年,嘉靖去世,裕王朱载坖即位,是为明穆宗。明穆宗即位不久,就册封陈氏为皇后。
从裕王妃到皇后,陈氏经历了8年时间。这8年时间里,不知道是朱载坖和陈氏的感情不好,还是陈氏身体原因,陈氏没有生育任何子女,正是这一点导致她在劝谏明穆宗的时候缺少底气。
即位不久,明穆宗确实扎实地做了不少实事,使嘉靖朝的痼疾得以根除,出现了政治清平的良好局面。但是与此同时,因为少了来自父亲的无形压力,朱载坖得以彻底放飞自我,马上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无休无止的声色娱乐之中。
看到朱载坖这样不知道爱惜自己,陈皇后十分担心,于是就劝谏道:“圣上能够即位十分不易,正应该保重身体,谨慎小心,以不负祖宗之托!”
没想到,明穆宗根本听不进陈皇后的话,他十分恼怒,马上以“祖宗之法”反驳陈皇后说道:“按照祖宗之法,‘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俾预政事。’我的事不用你管!”
明穆宗引用的祖宗之法固然没错,明太祖朱元璋取得天下后的确注重后廷妃嫔的教育,不准后妃干预政事,但是朱元璋本人在治理天下方面就听取了不少马皇后的意见。到明成祖朱棣时,徐皇后对朱棣的影响也很重要。马皇后和徐皇后非但没有背上“干政”的罪名,反倒赢得了“贤后”的美名。
更重要的是,明穆宗牵强地把自己的个人生活纳入“政事”的范畴,以逃脱陈皇后的正常监管,这实在是有些强词夺理的意味。
更过分的是,不久之后,明穆宗就以陈皇后“无子多病”为由,让她搬离中宫到别的宫殿居住,相当于将陈皇后打入冷宫。
陈皇后贤德的美名在外,再加上明穆宗沉迷声色的所作所为让人难以启齿,所以他对待陈皇后的举动惹得大臣们强烈不满。不少大臣纷纷上书,向明穆宗请求,让陈皇后回到中宫居住。
面对大臣们的责难,明穆宗只能以“皇后无子多病”答复,拒绝让她回到中宫。
三、母子三人的关系
陈皇后虽然没有亲生儿子,但是她和太子朱翊钧的关系却非常亲近。
朱翊钧的母亲李氏原本是裕王府的宫女,她侍奉在裕王朱载坖身边,为朱载坖生下三子朱翊钧。朱翊钧虽然排行第三,但是在朱载坖即位之前,他的两个哥哥相继早夭。朱载坖本人受过长期不被立为皇储的折磨,大概是推己及人,他不愿自己的儿子再有这样的经历,再加上朱翊钧的确聪慧过人,所以朱载坖即位的第二年就立年仅6岁的朱翊钧为太子,他的母亲李氏被封为贵妃。
朱翊钧和嫡母陈皇后的关系很好,每天清晨,他给父亲明穆宗和母亲李贵妃问安之后,一定会到陈皇后的住处向嫡母问安。
陈皇后既没有子女又备受明穆宗冷落,她显然是一位豁达大度的女子,对于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皇储没有丝毫妒恨,反倒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高兴地迎接太子的到来。
李贵妃对儿子和嫡母的感情表现得也十分欢喜,看起来母子三人的关系十分融洽。
看起来这个大家庭中唯一不融洽的就是明穆宗,不过明穆宗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顾及这和谐的母子三人,他每天奔波在新选入宫的女子之间,为了保证精力充沛不惜使用媚药,因此身体大受损害。
1572年,久恋花丛的明穆宗因病停止了不眠不休的花间飞舞,他自知病体难愈,于是立下遗嘱,告诉太子朱翊钧:“朕不豫,皇帝你来做……”终年不过36岁。
年仅10岁的朱翊钧即位,是为明神宗。
后记
明神宗即位后,陈皇后被尊为皇太后,受到少年君主一如既往的尊敬和孝顺。
按照明朝旧制,新君即位,原来的皇后被尊为皇太后,如果新君生母也被尊为太后的话,那就需要加徽号以示区别。
在年少的明神宗眼里,加不加徽号或许并没有多大区别,但是宫中司礼监大太监冯保想讨好明神宗的生母李贵妃,于是他和顾命大臣张居正商议,尊李贵妃为慈圣皇太后,陈太后为仁圣皇太后,两位太后的名号没有任何高下之分。
别人眼中的尊卑在当事人眼里似乎并不存在:明神宗仍然恭敬地孝顺两位太后,彼此之间并没有厚薄之分。陈太后和李太后则全心照顾和教育这位少年君主,她们都知道,这是她们今后唯一的依靠。
陈太后一直活到1596,也就是万历二十四年,她做了6年皇后,24年太后,虽然前半生备受煎熬,一生多病无子,但是后半生却颇为平安喜乐。
和只在位6年时间的明穆宗相比,陈氏的人生显得更为圆满。假如明穆宗当初能够稍微明智一些听从她的劝谏,他的生命线或许会延长,大明王朝或许又将是另一番模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3 05:45:3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