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南京]邵小华 ◇两代风景
85岁的老母亲喜欢“自驾游”。但“驾”的不是汽车,而是她那辆心爱的电动老人代步车;“游”非徜徉山水,不过是在街坊间悠闲溜达也。
母亲生活很独立,即便到了这样的年纪,依然不喜依赖儿女。在小城老家,父亲去世后,她独居在离我哥家“一碗汤距离”的另一个小区。我和姐的城市距她皆有两三百公里远,偶带她来小住,不出一个月,她就会嚷着要回去,并不怕儿女多心,说在哪儿都不及在老家适意。
三年前,母亲因左腿膝关节退变,出现行走困难,只得整天宅家与电视作伴。我们看到了世界骤然变小带给她的无聊与不安,不久就为她买了辆四轮电动老人代步车。
这车造型小巧,大红烤漆,是母亲最喜欢的颜色。还带智能定位系统,车子开到哪,家人的手机上都能接受到位置信息。两挡车速设计得尤为有趣,挂慢挡,对应的是个乌龟图标,挂快挡,则对应着个兔子图标。
母亲只敢开慢挡,车速与成年人正常步行相当。即便如此,最初她试驾,我哥还是好几次悄悄尾随着。看她驾车倒也淡定,反复灌输给她的交规执行得很到位,这才放下心来,允她独自上路。
成为有车一族,母亲重启说出门就出门的任性生活。最爱去的地方自然是玉带街,那是小城的一条商业老街,街面不宽,但烟火气十足。
老街的超市不大,母亲爱逛,因为
全无大超市让她走进后的无所适从。街上有鱼汤面小店两三家,母亲也是常客,想吃哪家,小车就门前滋溜一停。老板娘再忙,也会笑嘻嘻地腾手上前,扶她入店落座。片刻后端给母亲的那碗面,一定会是汤汁浓浓的,浇头足足的。街东头住着她的同龄老闺蜜孙老师,两人有时约好一起吃,吃完抢着付钱。然后去孙老师家的一楼小庭院,一杯清茶,几桩旧事,两人一聊就能小半天。
行走小街的母亲,不再是那个闷在楼上,几乎与世隔绝的孤独老人,一下变成个存在感满满的人。街前街后住着不少以前平房年代的邻里街坊,母亲的小车开开停停,她要乐呵呵地回应不时与她打招呼的他们。不经意间,还会有陌生的路人对她轻喊一声“金老师好!”见母亲发怔,会欣然止步,自报姓名,告诉母亲自己是她哪一届哪个班的学生。母亲微笑着,哦哦地点头,搞不清她是否真的忆起了对方是谁。母亲19岁就当老师,可谓桃李满城。有回祖孙俩街上异口同声地喊她老师好,转身后我问母亲,到底哪个是你的学生?这回,母亲的回答肯定而得意:他家姓唐,以前就住隔壁巷子,一家三代我都教过。
小城还有这条老街,无疑是母亲晚年快乐生活的主场。这里有她迷恋的舌尖上的味道,有陪她一起放飞孤独的老友。一切就像一本厚厚的记忆相册,打开就让其心暖。我蓦地明白,在我和我姐的城市,为什么我们总找不到让母亲心安而居的理由。
三个月前,孙老师走了。母亲情绪低落,许久不愿出门。改变发生在上周末的一场寿宴上。老邻居李老太跻身百年人瑞,儿孙大摆酒席庆贺。母亲是座上客,与老寿星及一帮耄耋老人坐
在大厅最C位的那一桌。宾客轮番敬酒,不乏夸母亲的,“金老师这气色,望上去顶多七十几岁!”“金老太,你过百岁也要请我们吃酒啊!”……
母亲显然被众人的甜言蜜语灌醉了。席散我去接她,但见她红光满面,笑意仍挂嘴边。小车动,咋回事?我发现自己今天的脚步有点跟不上母亲。原来心情大好的她飙车了,头一回将速度挂上了“兔子”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2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