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军事

日本遭遇一次“彻底的失败”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3-03-09 21:19: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3月7日,日本新一代国产H3运载火箭发射失败。这是该火箭2月17日因发生异常取消发射后的再度失利。

东京理科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教授米本浩一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由于火箭自毁,能够回收的数据有限,调查原因或需数年时间,这对日本的太空发展战略影响非常大。

日本遭遇一次“彻底的失败”

日本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台上的新型H3火箭。(图片来源:JAXA)

“彻底的失败”

当地时间3月7日上午10点37分,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新一代H3运载火箭从种子岛航天中心升空。在距离发射场6公里处的公园内,约有1000人现场观看了这次发射。火箭升空时,现场人群中爆发出欢呼声和掌声。

然而,升空5分27秒后,地面控制中心向火箭发出分离和第二级发动机引擎点火的指令。约8分钟后,第二级引擎未能点火。约15分钟后,地面控制中心认定H3运载火箭已经不可能完成任务,并发出自毁指令。

现场人群的欢呼声变成失望的惊呼。“这不可能,很遗憾(这件事发生)在火箭已经升空之后。”一位现场观众表示。

米本浩一分析认为,第二级火箭发动机点火失败可能是由火箭发动机电子系统引起的,例如火箭发动机控制计算机、放大器或激活推进剂流动的电磁阀。

他还表示,一般来说,地面控制中心如果认定火箭无法正常完成任务,就必须发出销毁指令,来确保第三方海上和地面的安全,同时提前对火箭坠落区进行疏散。

根据JAXA所公布的资料,H3火箭是H2A的后续型号,该火箭利用液体燃料飞行,火箭长度约为63米,比H2A火箭长约10米。不过,此次发射采用携带人造卫星的较短的型号,长约57米。

2014年,JAXA和三菱重工联合启动了H3火箭的研发项目,经费约2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2亿元)。根据计划,H3火箭不仅将被用于发射卫星和探测器,还会运载新型无人货物运输车,该运输车将向国际空间站和绕月新空间站“Gateway”运送物资和材料,这也是日本与美国在太空领域深化合作的一部分。

此外,H3火箭计划发射的“大地3号”卫星,一旦进入卫星轨道,可在白天对地面状况进行高精度观测,协助日本政府管理自然灾害。同时它还能检测出两种红外线的防卫装备厅的传感器,原计划用于验证能否用来探测弹道导弹发射等。

自启动研发至今,H3火箭一直被视为日本国产最新主力火箭,也被定位为日本太空开发的一张“王牌”。该火箭原本计划取代目前的主力火箭H2A,后者预计在2024年退役。

就在2月17日,H3火箭刚刚经历了一次发射推迟,JAXA给出的理由是电气设备故障,后来该机构表示已经解决了上述问题。在当时的发布会现场,JAXA的H3火箭项目负责人冈田匡史当场飙泪,“很多人一直在关注我们的进展,我们真的很抱歉。”

而面对这一次“彻底的失败”,冈田匡史坦言,“看到第二级发动机未能如期点火的那一刻,我的大脑一片空白。”

日本遭遇一次“彻底的失败”

日本首枚“H3”火箭的项目负责人冈田匡史解释了在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失败原因。图/视觉中国

大阪大学太空政策专业教授渡边弘孝也表示,“与之前的取消和推迟不同,这次才是彻底的失败。”

日本文部科学大臣长冈惠子当天晚些时候也代表政府出面致歉,称发射的结果“非常令人遗憾”,并为“未能达到公众和相关方的期望”而道歉。

屡遭重创

日本现役主力运载火箭H2A于2001年投入使用。H3运载火箭发射失败也意味着,日本20多年来致力于火箭更新换代的尝试也彻底失败了。

但这次失败,并不是日本探索太空遭遇的首次打击。

日本遭遇一次“彻底的失败”

当地时间2023年3月7日,日本鹿儿岛,观众在种子岛宇宙中心观看日本“H3”新型火箭发射。图/视觉中国

H3运载火箭原定于2020年发射,但由于引擎研发不顺等诸多因素而不断延后,直到今年2月17日才决定发射,却因发动机未能成功点火,发射紧急中止。事后查明,这次失败是因为第一级的LE-9主发动机点火后控制系统检测到异常信号,飞行控制软件因此停止倒计时,未向固体火箭推进器发出点火信号,导致发射中止。

此外,去年10月,小型火箭“埃普西隆”在发射时,在上升过程中发生故障,也以失败告终,不得不选择自毁。

日本媒体《每日新闻》评论称,接连的失败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日本的太空开发,给日本的航空航天业界造成巨大的打击。

日本野心勃勃的太空计划,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这几十年来,日本不但是国际空间站的一员,该国宇航员也多次抵达国际空间站。2014年,日本宇航员若田光一还成为首位日籍国际空间站指令长。

2020年6月,日本太空政策机构发布《第四次宇宙基本计划》,希望以此推动日本太空开发,并促进经济发展。

2021年6月,时任日本首相菅义伟宣布,日本计划建设更多的太空发射中心,致力于将日本打造成“亚洲太空业务中心”。

在其辞职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延续了前任对太空事业的热情。2021年底,日本政府出台了《宇宙基本计划工程表》,明确了国家的宇宙战略目标,要在2020年代后半期让日本宇航员登陆月球,还要将宇宙战略与日美印澳的四方合作框架相结合。

而打造自己的火箭一直是日本太空计划的重要目标,也正因此,原定于明年取代H2A运载火箭的H3运载火箭被寄予厚望。近十年来,它也一直被视为美国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猎鹰9号火箭(Falcon9)的潜在竞争对手。

据日本内阁府统计,去年全球火箭发射成功次数达到177次,比2013年的77次增加了一倍多。日本原本还希望新一代H3运载火箭能够抢占俄罗斯离开国际发射市场后的空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卫星发射业务中站稳脚跟。但随着发射失败,他们的计划不得不暂时落空。

屡败屡“战”

接连的失败也正在暴露出日本在太空开发上的一些问题。根据JAXA理事长山川宏的介绍,与猎鹰9号相比,H3火箭的最大优势就是成本低,每次发射成本仅需5000万美元,而猎鹰9号的每次发射成本为6700万美元,正在服役的H2A运载火箭单次发射成本甚至高达9000万美元。

为了降低成本,日本研发人员不仅减少了火箭内部的组件数量,同时90%的零部件直接用上了汽车电子设备。此外,据日媒披露,JAXA的工作人员也一直在削减,并被要求提高效率。

去年11月,JAXA还爆发了编写子虚乌有的数据以及改写多处数据等捏造篡改行为,该机构负责人不得不公开向道歉。2023年1月,日本《读卖新闻》发布社论称,太空开发需要大量资金,获得公众的理解至关重要。该报还呼吁JAXA必须彻底改革其研究系统并重新获得受损的信任。

日本太空预算不足阻碍日本发展成为太空大国,也在学界成为共识。曾长期参与制定太空政策的太空政策委员会副主席、千叶工业大学校长松井孝典也表示,日本的太空政策一直以研究开发为主,而且文部科学省作为政府的主要机构,对安全保障和太空利用的重视度不够,加之预算有限。因此,许多支持太空政策的中小企业纷纷离去。

松井孝典认为,日本的太空政策必须着眼于未来20年或30年,并以10年为单位做出具体的计划。但是政府层面很少有这种想法,预算也无法突破3500亿日元的上限。他指出,在2021年度预算草案中,我们提出了约5500亿日元的预算要求,实际实际拿到4500亿日元的预算。

而这一次的失败也再度引发人们对日本太空战略进行全面改革的呼声。日本文部科学大臣长冈惠子宣布,教育、文化、体育、科学和技术部成立了一个特别工作组,将与JAXA合作,“尽可能迅速和彻底地”确定导致故障的原因。

但在米本浩一看来,JAXA和三菱重工不仅要考虑到火箭设计,还要考虑到地面测试,因此有必要邀请研究人员组织审查委员会,来找出失败原因,恢复H3火箭的可靠性。

米本浩一同时指出,“由于火箭自毁在菲律宾以东海域,能够回收的数据有限,推测查明原因要花的时间可能需要数年。”他认为,这次失败对日本的太空发展战略影响非常大,还将导致日本太空开发战略本身的推迟。

当天晚些时候,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在推特上写道:“我很抱歉,但这还没有结束。成功是建立在许多失败的积累之上的。我很期待下一次挑战。”

记者:郑立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2 21: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日本发射新一代主力运载火箭H3火箭试验2号
...17日,日本新一代主力运载火箭H3火箭试验2号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新华社记者杨光摄2月17日,日本新一代主力运载火箭H3火箭试验2号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新
2024-02-18 12:30:00
媒体:日本或于2023年2月12日发射本国最大运载火箭H-3
...的H-3运载火箭的可能性。据推测,发射可能从鹿儿岛县的种子岛发射场进行。此前共同社报道称,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计划到3月31日本财年结束前首次发射H-3运载火箭。这枚由J
2022-12-22 20:27:00
日本新型主力火箭H3发射失败 此前已延期两次
...主力火箭H3未能按计划于当地时间10时37分从位于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的发射架升空,本次发射任务失败。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NHK的画面显示,火箭点火后发射台冒出大量白烟,但火
2023-02-17 15:23:00
...京时间16时30分),H3运载火箭5号机从日本南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升空。约半个小时后,火箭将准天顶导航系统的“引路”6号卫星送入距地面约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日本
2025-02-03 09:51:00
日媒:日本新一代主力运载火箭H3首次成功发射卫星
...星。当地时间1日中午,H3火箭3号机从日本南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升空,火箭上搭载有地球观测卫星“大地4号”。据报道,“大地4号”计划用于灾害情况观测和监测火山活动等。H3
2024-07-01 15:51:00
...间17日10时37分(北京时间9时37分)从日本南部鹿儿岛县的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将一颗地球观测卫星“大地3号”送入轨道
2023-02-17 20:16:00
...7日上午,日本新一代主力运载火箭H3从位于日本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后,第二节火箭未能点火,随后火箭自毁,发射任务彻底失败。据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官方
2023-03-07 13:19:00
比胖五更粗更高!日本H3火箭试射三次终成功,运力却只有胖五60%
...京时间8时22分),其H3火箭试验2号从日本南部鹿儿岛县的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场升空。大约17分钟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宣布确认试验2号的第二级发动机正常停止燃烧,载荷被
2024-02-18 10:07:00
日本H3新型火箭未能按计划完成发射
...发机构(JAXA)和三菱重工业公司17日上午,在鹿儿岛县的种子岛宇宙中心未能将日本新型主力火箭H3的1号机发射升空
2023-02-17 12:43: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严阵以待护通导 精检细修筑安途
金秋时节,伴随着季节交替、温度变化,长春机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稳定运行面临新挑战。在这场关乎飞行安全的关键战役中,长春机场以严谨的态度
2025-10-14 17:53:00
南京造!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机体结构下线
10月11日,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首架机机体结构,在南京聚隆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下线
2025-10-15 08:08:0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布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
《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2025-2034)》发布现场。中航工业供图中国网10月15日讯(记者李智)10月15日
2025-10-15 21:43:00
青年教授研究在太空“放风筝”给卫星“拴绳”,建智能集群□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微重力试验启动!”一道坚定有力的指令
2025-10-16 07:38:00
全球首座!三千吨级全直流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交付
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山东烟台交付,填补了全球超大型全直流风电安装船的技术空白
2025-10-16 09:03:00
影像记录|“刘老庄连”:擎旗自有后来人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战旗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发2025年9月3日
2025-10-16 09:20:00
关于加强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低慢小”飞行器管控工作的通告为确保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各项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2025-10-16 15:51:00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开展学生军训实弹射击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沈子轶、于春梅、王育民)为进一步深化学生国防教育,铸牢国防观念根基,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10月14日
2025-10-16 15:56:00
实战淬火砺尖兵,比武备战展担当!龙岩市消防救援支队积极备战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比武竞赛
东南网龙岩10月16日讯(通讯员 戴丽涓)“这次时间不行,再来一次!参加比武和遂行任务一样,不仅要有过硬的体能和技能,还要充分预想到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可抗力因素……”近日
2025-10-16 16:21:00
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在烟台交付
通讯员 房欣第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丽君从中集来福士获悉,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如期交付
2025-10-16 16:59:00
山东选手杨洋成功挑战八百流沙极限赛
备受国内外极限越野选手关注的2025“八百流沙”极限赛于10月9日在甘肃戈壁清泉收官,山东选手杨洋获得全球第10,中国第3
2025-10-16 18:09: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18:00
海外网天津10月16日电 (严冰 徐嘉扬)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32: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在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开幕式上,陆军“风雷”飞行表演队上演精彩的飞行表演。其中
2025-10-16 20:49:00
黄蓝交响乐,守护奏和弦
“当黄河奔涌的浊浪与蔚蓝的海水相拥,在胜利油田新北工区海域绘就出鲜明的黄蓝分界线,一艘红色船舶穿梭其间,这是令人心醉的海上图景
2025-10-17 0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