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人们为什么会抓紧初五这天“送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3 13:4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各位朋友下午好!小编从腊月廿七就开始为大家介绍与春节有关的趣闻,引发了读者对传统习俗的强烈兴趣,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古代人在正月初五这天都会做哪些富有深意的举动。

在古代中国,人们相信过了正月初五,新年就将结束,一切就会逐渐恢复到平常状态。为了让新一年无灾无病、诸事顺利,人们就回抓紧机会在这一天“送年”,其中最重要的习俗就是“破五”。严格说来,“破五”包含了很多具体风俗,以“赶五穷”和“接五路”最为出名。所谓“五穷”,按照唐代诗人韩愈的《送穷文》中的说法,是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种穷鬼,几乎囊括了人们生活和事业的方方面面。对此,韩愈评价为“凡此五鬼,为吾五患。”

之前子渊曾向大家介绍过,许多地区从正月初一到初五期间都不能倒垃圾,否则就会倒了“福气”和“财禄”。这一习俗的出发点没错,然而垃圾堆多了毕竟影响环境卫生,因此人们最后还是得将垃圾掉到,不过这其中还有诸多讲究。在正月初五这天,唐朝百姓会黎明时分起床燃放爆竹,将“穷鬼”吓出家门,然后打扫房间将垃圾倒出门外。唐朝官员们则要用红纸剪一个名为“穷娘娘”的小人送走,甚至还会让它背着装了垃圾的纸袋堆在大门外。商人重利,因此讲究更多,要把家里所有的瓦罐、陶瓮等容器装满水,意为“填穷”,或者干脆将别人家门口的“穷娘娘”拿走,象征自己“得富”。

在这一天,百姓们通常会食用饺子,谓之“捏小人嘴”。因为在包饺子的过程中要用手沿着饺子皮边缘捏合,这样做能够在新的一年“规避小人谗言”。此外,明朝官宦之家还会翻出几件红色旧衣物拆开弄坏,称作“拆小人”,以避免全家因小人作祟而走霉运。不过对于贫穷人家而言,如果实在找不出无用的衣物,将破布、补丁拆开也可以,至少“聊胜于无”。

“接五路”,本指迎请五路行神,后来逐渐演变为五路财神,在中国南方和北方部分地区都有这一传统,江、浙、闽及两广尤甚。五路神,一般认为是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的统称,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迎接五路神代表“出门五路,皆可得财”。此外,也有历史学家认为“五路神”实乃“五通神”,是行奸邪之事的邪神。对淳朴的古代百姓而言,他们不会为了所谓的道德、正义、理念而去考证谁是邪神谁是邪神,只要能给大众以心理安慰就足够了,之前火遍全国的奶奶庙“车神”也是如此。

为此自唐朝开始,五通神就被列入民间祭奠的范畴,元朝末年时统治者对其逐渐予以禁毁。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特地在南京设立五显祠专门祭祀五位神灵,奉其为五路财神,因此这一习俗逐渐在商业思想较为浓厚的江南地区流行开来。清康熙年间,汤斌毁禁民间私自设立的淫祠,五通神正是主要的“打击对象”,于是百姓将其改名“五路神”偷偷祭祀。

对于这五位亦正亦邪的财神,百姓们无不惶恐虔诚。清朝时,在初五零时零分,人们就会打开房门与窗户,燃香祈祷、鸣放爆竹,向财神降临表示欢迎,接着又要在路边摆设案桌以供财神及亲朋吃“路头酒”,总共有“三桌半”。第一桌乃是果品,一般为广柑、甘蔗等甜味较重的水果,寓意新的一年生活甜蜜、财路广阔。第二桌是云片糕、马蹄糕、芋头糕、黄金糕、萝卜糕等甜味糕点,寓意新年财运常青、步步高升。

上了果品与糕点,第三桌就是正席,通常会上全鸡、全猪、全鱼和元宝汤(即汤圆),最重要的还有一份猪舌(广东称之为“猪脷”,寓意利市)。正餐过后,就是以饭、面、菜为代表的“半桌”。饭中竖插一根大葱,葱管内插一株千年红,寓意兴冲冲、年年红,民间谓之“路头饭”。需要指出的是,第三桌的酒菜必须待接到五路财神后方可奉上。众神“享用”完毕后,人们开始欢饮达旦,各商店则在初五恢复营业,以求吉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3 1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迎财神迎的是哪位财神?快来消灭关于财神爷的知识盲区!
...财神”要到宋朝以后才逐渐出现。最早出现的财神应该是五通神。有关五通神的传说起码从唐朝就有,不过那时候,它们基本上属于阎王手下类似牛头、马面那种勾人的小妖精,人缘很糟糕,谁都嫌
2024-02-14 11:45:00
五路财神是谁?
...,中路财神:王亥(传说是夏朝商国的第七任君主,鼓励人们用牛车拉着货物外出做交易,被人们称为“华商始祖”)清代民国时,江浙地区还有一个五路财神,他们是杜平、李四(泗)、孙立、任
2024-02-15 14:28:00
关公、赵公明、比干、范蠡为什么被供为财神
...五路财神”等说法。那么在这些财神爷里面,到底谁才是人们最该拜的正财神呢?看看他们来历你就知道了文财神—比干比干原本是商纣王时的忠臣,见纣王宠信妲己,倒行逆施,忍不住奋力直谏,
2024-06-13 14:56:00
55岁女星发福走样认不出,曾做富商小三现从商身家过亿
...曾参与30部电影,她曾在1991年叁级电影《聊斋艳谭续集:五通神》中有大胆演出,与黄秋生有不少对手戏,直至1996年陈加玲宣布退出娱乐圈。离开演艺圈后,陈加玲在当时的男友罗杰
2023-04-19 11:54:00
一部《开心鬼》助力五位美少女走红
...摄30多部电影。当然其中也有几部限制级的电影,比如《五通神》。陈加玲的事业不如罗美薇和袁洁莹,但是在1996年退出娱乐圈之后,将自己赚得片酬,在多地投资。并且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2023-03-07 14:31:00
年味浓浓、活力满满!古城姑苏过大年!
...潮民乐弹奏、印制一副展现福气苏州的桃花坞木版年画,人们在首个“非遗”年里,感受着不一样的“姑苏”年味。年俗,让“年味”更期待一句“荡荡观前街,白相玄妙观”承载了几代苏州人的情
2025-01-23 13:47:00
《黄貔:天降财神猫》广州首映,反套路财神戳中年轻人
...神”从财神殿下凡来人间种树的黄貔,有“文武双全”的五路分身。可随之揭露的真相是,操着广东语、闽南话、山西话、唐山话等方言的五路分身,或大吃大喝不务正业,或精疲力竭丧失斗志,或
2024-02-05 23:35:00
动画电影《黄貔:天降财神猫》在穗首映
... 从财神殿下凡来人间种树的黄貔,有着“文武双全”的五路分身。片中,参与花果山起事、大闹天宫的黄貔,被四大天王打成了猫形。性命攸关之际,财神老祖救下了他。黄貔为报答财神老祖的恩
2024-02-07 22:19:00
水乡周庄新春文旅:非遗贺新春 周庄过大年
...动不仅为游客打造了独具魅力的江南文化旅游体验,更让人们在假日旅行中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周庄浓浓的年味,融入充满诗意的水乡生活。未来,周庄景区将继续秉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的
2025-02-03 11: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