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连云港日报
□ 袁春梅 胡曙鋆
“这个是连粳20813,优质食味品种,米质达国标优质一级标准;这个连粳307是早熟、矮秆、优质品种,全生育期146.6天,比徐稻3号早4天左右……”在江苏(连云港)现代农业(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宝祥如数家珍地介绍各个水稻品种的特点。
为进一步加强水稻“五新”技术的示范展示,充分发挥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创建对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引领带动作用,17日,我市召开全市水稻“五新”技术现场观摩交流会,来自各县区的种植业科研、种子管理部门、作栽站负责人,种植合作社及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代表,现场观摩江苏(连云港)现代农业(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省级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市农作物品种综合测试基地,交流下年全市水稻主推“五新”技术。
在位于东海县平明镇平明村的省级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方实施主体年年丰种植家庭农场,水稻已经逐渐成熟,将田地染为金黄。“这片示范方面积220亩,主要种植水稻品种为华粳5号和南粳9308,落谷前统一种子处理,统一基质,统一塑料软盘育秧,统一机插秧,秸秆采取全量还田技术,种植中推广了节水灌溉技术、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上主要做到‘四统一’,目前长势特别好。”东海县作栽站站长刘巧表示,虽然今年7月中旬遭遇了大雨,水稻田泡在水中4天左右,但是在科学施肥、加强后期管理上逐渐追回,水稻丰收在望。
我市水稻常年种植面积310万亩左右,为全面提升我市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市持续加大农业“五新”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带动全市农技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全面发展。目前,全市共创建水稻5000亩示范片17个、千亩示范片28个,创建“五新”技术百亩示范方5个。重点集成推广了水稻集中育秧、长秧龄毯苗机插、优良食味粳稻全程绿色优质高效生产、麦秸还田全程机械化稻作技术、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模式与栽培技术、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等的推广应用。
通过大力开展农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新装备“五新”的宣传和推广,充分发挥了良种良法的示范带动作用,为保障我市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良种科技支撑。年年丰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刘守银介绍,在专家的指导下,农场结合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建设,加大硅肥、缓控释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力度,达到了节本增效绿色优质生产目的。
“有技术‘保驾护航’,今年水稻丰收在望,我们种地有信心。”刘守银笑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8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