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盘点历史上“同卧起”的人物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5 22:00:00 来源:戏说三国

现在无论学界还是民间,很多人都认为明正德时期边将出身的佞臣江彬,之所以能获得快速擢升的重要原因,是其与明武宗朱厚照保持同性关系,而另一佞臣钱宁得势,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同样原因。

持此说者认为,明武宗与江、钱两佞幸存在同性关系的关键证据,就是明清文献中经常出现的明武宗与江彬“同卧起”和武宗酒醉“枕宁卧”。那么“同卧起”究竟是不是同性之意呢?明武宗是否真的和江、钱二佞臣存在同性关系?我们可以通过盘点历史上“同卧起”六大事件来理清“同卧起”的概念,以正视听。

盘点历史上“同卧起”的人物

一、张放

张放,汉武帝时期最为著名的酷吏张汤之玄孙,汉宣帝刘询之女敬武公主之子,也是汉成帝刘骜的亲姑表兄弟。

提起汉成帝刘骜,多数人马上会联想到他宠爱过的后妃——姐妹花赵飞燕、赵合德。虽然刘骜后宫佳丽三千,而且有赵氏这对美娇娘,但是却“好男色”,在他的私生活里,有一位极其重要的男性人物,就是张放。

盘点历史上“同卧起”的人物

史书记载张放“少年殊丽,性开敏,得幸上”,就是说张放自幼就相貌出众,聪明伶俐,很得汉成帝的宠爱。

成帝登基以后,纵情于酒色,他时常微服出宫,与张放一起游玩。他们会打扮成平民百姓的样子,走走玩玩,张放还会给成帝物色有美貌的女子,以此来博得成帝的欢心。

如果仅是如此,张放也就是一谗臣耳,但是二人不仅同游还“同卧起”,《后汉书》记载,张放“与上卧起,宠爱殊绝。”

盘点历史上“同卧起”的人物

二人不清不楚的关系让成帝的生母王太后难堪之极,为了让儿子的生活回到正轨,最后找了个由头将张放撵出了京城,“上虽爱放,然上迫太后,下用大臣,故常涕泣而遣之。”

离开那天,张放与成帝抱头痛哭,等张放真的离开了京城,成帝因为过于思念张放,竟然忧郁成疾。

最终还是王太后不忍看儿子过分伤心,元延末年,张放被调了回来,任侍中光禄大夫。而这时的刘骜,已百病缠身,无意再与张放缠绵。一年后,朝廷彻底免了张放的官职,赐给五百钱,“遣就国”。

盘点历史上“同卧起”的人物

张放回到封地仅数月,汉成帝刘骜就撒手人寰了。惊闻噩耗,“放思慕哭泣而死”,张放悲痛不已,昼夜哀哭,以至相思成疾跟着成帝也去了阴曹地府。

由此看来,这哥俩玩的是真的。

二、闳孺

闳孺是汉惠帝时期宠臣,经常与汉惠帝出则同行,寝则同卧。

汉惠帝刘盈对闳孺有多宠爱?史上有一公案为证:

当年刘邦四处征战,就将自己的家人交给同乡人审食其照顾,在吕雉被项羽俘虏期间,审食其也悉心照料,二人关系暧昧。

盘点历史上“同卧起”的人物

刘邦即位后,感念审食其护家有功,封其为侯。而后他与吕后依然旧情不断,刘邦也不加干涉。

刘邦死后,刘盈继位,他对于自己母亲的绯闻,早有耳闻,本来刘盈因为害怕吕后,对此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偏偏有人在惠帝面前将此事挑明,使得刘盈不得不对此事做出惩处。

于是审食其被下狱,准备处斩,深处漩涡中心的吕后虽然性格强势,但是此时事关名节,她也不好亲自出面。

盘点历史上“同卧起”的人物

于是吕后找来平原君朱建,走了惠帝男宠的门路,救了审食其一命。他找的就是当时惠帝极为恩宠的男宠闳孺。

他对闳孺说:"审食其一死,你的性命也难保。"朱建分析道,"你受皇上宠爱,审食其受太后宠爱,一旦皇上将审食其杀掉,太后为报复,也会把你杀掉。"闳孺一听,很有道理,便按照朱建的安排行事。

第二天,闳孺脱了衣服,光着膀子去见惠帝,一见面就跪下嚎啕大哭,对皇帝说,现在全城都在传,是自己向皇帝进献谗言,所以才要杀死辟阳侯审食其。

盘点历史上“同卧起”的人物

如果皇帝真的就此杀了他,自己就算不被全城的口水淹死,也必然会遭到有心人的报复,希望皇帝能绕过一命。

汉惠帝本来就是个优柔寡断的性子,见到自己的男宠在面前哭泣,又开始心软,而且此时吕后的愤怒面孔也出现在脑海中,他开始感到害怕,于是一咬牙一跺脚免了审食其的死罪。

无论是联系《佞幸列传》全传通读,还是史家公认,闳孺就是汉惠帝的男宠无疑,这里的“同卧起”就是同性的意思。

三、籍孺

籍孺,汉高祖刘邦时的宦官,深得刘邦的宠幸。《史记·佞幸列传》记载,籍孺“非有才能,徒以婉佞贵幸,与上卧起。”由此可见籍孺虽无本事,但在拍马屁讨好人方面却有一手。

刘邦,大汉开国皇帝。命途多舛。为了逃命,儿子老婆被踢下过车;出击匈奴,在白登被围住,花了很多钱,靠着单于老婆的枕边风,才能生还。也许正是杀了太多的人,见了太多的血,登基之后,他累了,倦了,他要享受享受。

盘点历史上“同卧起”的人物

所以,英布谋反时,刘邦就装病不想处理这个事,但他毕竟是一国之君,别人都等着他决策呢,于是樊哙就在紧急情况下闯入皇宫,却发现汉高祖刘邦正睡在宦官籍孺的身上。

“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这个宦者就是籍孺。

面对这种情况,樊哙该何去何从?他先是痛哭流涕,继而慷慨陈词:“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盘点历史上“同卧起”的人物

刘邦“笑而起”,并没有责备樊哙。

据说为了与刘邦沟通,很多大臣都得先打好籍孺的关节,“公卿皆因关说”。就连刘邦的戚夫人也要讨好籍孺。

籍孺与刘邦的关系可见一斑,但并不能因此就确认二人就是同性关系。

四、李延年

李延年是西汉知名的音乐家,家中世代为倡人,都精通音律,以表演乐曲和舞蹈为生,而他也擅长歌唱和跳舞。李延年早年触犯了当时的礼法而遭受过宫刑,故而面相愈加俊朗柔美,歌声也更为动听。

盘点历史上“同卧起”的人物

后来李延年进宫做了内侍,在专门管理宫中猎犬的部门做事,因为出色的才艺得到汉武帝的喜爱,尤其是当妹妹李夫人得宠后,更胜从前,担任乐府协律督尉的职位,食俸两千石。

一个不起眼的倡伶享受到了汉武帝给予的极大的荣宠,历史上以“与上卧起”来形容汉武帝与李延年的相处,“武帝与幸臣李延年、韩嫣同卧起,尊爵重赐,情欲无厌,遂生骄淫之心,行不义之事。”(出自《后汉书》)

后来,李延年的妹妹李夫人死后,荣宠逐渐退去,弟弟李季与后宫中人私通,被连坐灭族。李家后来又因为李广利谋储再次被灭族。

盘点历史上“同卧起”的人物

虽然汉代男风比较盛行,但汉武帝在这方面风评极好,所以其与李延年“同卧起”,未必就是同性关系。

如果刘邦、汉武帝的例子还不能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再来看下面的两例:

五、刘弘基

刘弘基,唐初名将,隋朝河州刺史刘升之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刘弘基小时候就喜欢结交一些江湖豪杰,却不打理家业,使得家道逐渐中落。后因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升为隋朝右勋侍。恰逢此时隋炀帝征讨高句丽,刘弘基为了逃避战争,故意杀牛犯法,被关入监狱。

盘点历史上“同卧起”的人物

一年后,刘弘基被释放,不久就去投奔了太原李渊,和李世民关系很好,“会高祖镇太原,遂自结托,又察太宗有非常之度,尤委心焉,由是大蒙亲礼,出则连骑,入同卧起。”

公元617年,李渊在刘弘基等人的帮助下,开始在太原起兵反隋。刘弘基充当大将军府左统军。

刘弘基在陕西西河和霍邑两次击败隋朝大将宋老生,并将其斩杀。之后刘弘基又担任大军的先锋,渡过黄河,和隋将卫文升大战,逼近长安。在李渊攻克长安后,刘弘基被认为是攻克长安的首功。

在攻克长安后,刘弘基又随同李世民一起征讨西秦霸王薛举,并将其击败。旋即又参加了唐军攻打洛阳的战役,击败了隋将段达、张志等人。

盘点历史上“同卧起”的人物

在李渊建都长安后,刘弘基又和西秦交战,结果因战事失利而被俘。直到李世民击败西秦后,刘弘基才得以释放,并且让他官复原职。不久刘弘基在和宋金刚的战斗中再次失利被俘,不过这次是他自己设法逃脱的。

在唐朝建立后,刘弘基又参加了平定刘黑闼的战役和平息李孝常等人的叛乱,功勋卓越。李世民登基后,刘弘基被封为夔国公,功表凌烟阁。

李世民与刘弘基“同卧起”,只是用来形容刘弘基深受李世民器重,二人关系亲密,丝毫没有同性的意思。

六、田令孜

田令孜,唐末当权宦官。本姓陈,字仲则,蜀人。

咸通年间,田令孜随义父入内侍省做宦官。起初,田令孜的地位很卑贱,后来任小马坊使,负责管理州县官进献给皇帝的良马。但是,田令孜读过很多书,很有智谋。唐僖宗为普王时,与田令孜很要好,两人经常在一起玩耍,田令孜还要陪着普王睡觉。“始帝为王时,与令孜同卧起,至是以其知书能处事”。

盘点历史上“同卧起”的人物

唐僖宗一即位,就提拔田令孜为枢密使,田令孜由一个小宦官一跃而为四贵之一,僖宗在私下里称呼其为"阿父",并委托政事,田令孜恃宠横暴,最后被永平军节度使王建所杀。

很明显,此处的“同卧起”也只是说田令孜早年因照顾皇子起居,与皇子共同生活,别无他意。

其他史书“同卧起”之意

除此之外,唐代所修的正史《南史》《北史》中,“同卧起”也只是用来形容关系密切、共同生活,无任何同性之意。例如《南史》载张弘策“兄弟友爱,不忍暂离,虽各有室,常同卧起”;《北史》载“神武令常山王与同卧起,日夜喻之”等。

再看宋代文献中对“同卧起”的描述,北宋欧阳修在《桑怿传》中,记有巡检桑怿,为剿灭为害地方的匪首王伯,“挺身入贼中招之,与伯同卧起十余日,信之”;北宋苏轼在奏议中称“李愬得吴元济将李佑,解缚用之,与同卧起,卒擒元济。”

盘点历史上“同卧起”的人物

欧阳修、苏轼均为博学多才、名冠古今的文学大家,在行文时,肯定会多方斟酌,用词准确恰当,岂能不知“同卧起”之意?他们在文中使用“同卧起”一词,明显是指朝夕相处根本没有任何指代同性之意。

南宋理学家陈傅良所撰《承务郎陈公墓志铭》中,称墓主“尝语余,吾父春秋高,而吾之室亡矣,因不复娶,以与吾父同卧起者若干年,岂忍一日离也”则更明显。

在元代文献中,许有壬在其所撰的《刘平章神道碑》中,记有“师次益图,大雪,环车为栅,穴地与士卒同卧起”之语。这里的“同卧起”,显然是指墓主与士兵同甘共苦。在其他元代文献中,“同卧起”仍是指关系密切或礼贤下士之意。如“有自北方来归者,与之同同卧起共饮食,示以不疑”。可见,“同卧起”的词义,自南北朝至元代,基本都是用来形容关系亲近、共同生活或同甘共苦,已鲜有指代同性之意。

盘点历史上“同卧起”的人物

在明清文学作品中,“同卧起”也不再是同性的代词。例如成书于明初的《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中有“玄德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终日共论天下之事”的描述。“寝则同榻”,可以说,比“同卧起”的关系还要更近一筹,但作者如此描述,是为了彰显刘备对人才尊敬、亲近的王者之风,无任何指代同性之意。

朱厚照与江彬、钱宁关系新解!

说了这么多,小编只有一个意思,“同卧起”并不一定是指同性关系,那么我们言归正传,明清时期的历史文献中,明武宗与江彬的“同卧起”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绝不是所谓的“为尊者讳”。

江彬是史家公认的佞臣,《名山藏》、官修《明史》等明清时期六部纪传体文献,无一例外,都对钱宁、江彬的乱政行为予以斥责,对明武宗荒唐行径进行批判。这些文献中既记载了明武宗率众公然抢夺女子、霸占已婚妇女,不顾廉耻纳已有身孕女为妃的丑事,又非常形象地描绘了明武宗与山西乐户刘氏交往的风流韵事,而且武宗与刘氏的故事,后来被演绎成戏曲,名曰《游龙戏风》或《梅龙镇》,各剧种久演不衰传唱至今。

盘点历史上“同卧起”的人物

倘若明武宗真的曾和钱宁、江彬发生过同性,清代史家特别是官修《明史》的作者们.一定会对此事大书特书,加以挞伐。奇怪的是,对于荒唐透项的明武宗,各类文献描绘其与钱、江二佞幸关系的亲密程度时,只记载明武宗喝醉时,枕着钱宁睡。而对江彬与明武宗的关系,却只用“同卧起”三个字来概括。

明清史家如此记载,并非是为了所谓的尊者隐、亲者讳,况且明武宗也根本算不上是值得史家尊、亲的帝王。

相对于明武宗,明英宗可以算作一位中材之主,其口碑远胜于明武宗,但清人傅维鳞《明书》和万斯同《明史》,均记载了明英宗和佞幸马良之间的不寻常关系。很显然,这两部文献并未用“同卧起”去表述明英宗与马良之间的同性关系,而是开门见山地说明,并未为明英宗的行为进行避讳。

盘点历史上“同卧起”的人物

对于江彬与明武宗的关系,这两部文献却只称“同卧起”而不言他,足以说明傅维鳞、万斯同两位史家,并不认为明武宗与江彬之间存在所谓的同性关系。

其次,对于显贵来说,“同卧起”并非什么特别怪异的行为。

古代的帝王、显宦、士人,常常会有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怪异行为。如前文提到的刘邦“独枕一宦者卧”,唐玄宗时期,岐王“每至冬寒手冷,不近于火,惟于妙妓怀中,揣其肌肤,称为‘暖手’”;申王“每至冬月有风雪苦寒之际,使宫妓密围于坐侧,以御寒气,自呼为‘妓围’”。此外还有杨国忠的“肉阵”,明人杜驯的“肉屏风”等等。

盘点历史上“同卧起”的人物

如果用今天的眼光看,上述贵胄、显宦的怪异行为,在现代社会或可用“变态”一词来形容,但在古代社会,这些人的这些做法,其实就是一种唯我独尊心态的表现和个人权力欲望的张扬,只是在表现形式上,各有不同而已。

所以明武宗酒醉,枕钱宁而睡的事,对于显贵们来说,并非什么特别怪异的行为。

钱宁作为锦衣卫统帅,又是明武宗的近侍,形同奴仆。钱宁既要负责保卫武宗的安全,又要在一定程度上照顾武宗的起居,这样一个整日陪伴武宗的武官,如果在皇帝醉酒时,悄悄离去,很可能会使皇帝对自己产生不信任感而疏远。为了不失去皇帝对自己的信任,钱宁也只能采用让醉酒的皇帝枕在自己身上的方式来服侍。

综上所述,明代虽然男风盛行,但仅就“枕宁卧”和“同卧起”,来认定明武宗与钱宁、江彬两佞幸之间存在同性关系,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5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关于古人吃肉的7个历史典故
...后辈王衍成功搞死了西晋。王敦、王导又是东晋权臣。07明武宗十四年下令:“全国禁止老百姓养猪。”明武宗下令原因出于两点避讳:诸与皇族的“朱”同音;明武宗本人属猪。明武宗下达禁猪
2023-07-28 21:50:00
盘点中国历史上那些庙号为世宗的帝王们
...厚熜是明朝第11位皇帝,生于1507年,明孝宗朱佑樘侄子,明武宗朱厚照堂弟。明武宗死后,朱厚熜以皇室旁系身份继位,在位期间开创“嘉靖中兴”,算得上有为之君。1567年去世,庙
2023-10-04 13:55:00
盘点历史上五个大贪官,个个贪污无数
...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他利用权势,肆意贪污。他劝明武宗下令各省库藏尽输京师,而从中并吞大量银两。各地官员朝觐至京,都要向他行贿,谓之“见面礼”,动辄白银千两,有的高达500
2023-02-05 22:20:00
盘点历史上人生开挂的五个人
...,28岁的王阳明以第七名的成绩考中进士,1506年的冬天,明武宗朱厚照上台,紧跟着大太监刘瑾开始在官场上兴风作浪,排除异己。这时候的王阳明还是有一腔热血的,他看不惯朝政乌烟瘴
2023-10-03 16:17:00
为什么古代帝王大都短命
...延年益寿。最终使他在四十岁便驾崩于华丽的凤床之间。明武宗朱厚照年轻时英姿勃勃,骑射无人能及,早年也颇有作为。然好色之心害了他,在位期间他纳妃过百,后宫之中还发生了野史所记的“
2024-02-20 21:23:00
彪悍的人生无需解释,盘点历史上三大开挂人物
古往今来,不管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不同的时代都有孕育出时代英雄,他们既被时代所左右,也左右着时代。然而这些传奇的英雄人物中,又有一批另类的存在,他们不见得很成功,但却被世人称
2023-06-06 11:21:00
盘点古代六大小人,坑死了许多大人物
这几个人对于整个历史来说无疑都是小人物,而他们坑死的那些大人物,无一不是赫赫有名的牛人,他们或是战神,或是君王,那么咱们一起来回忆下这些小人吧。第六中行说,这个可以说是有史以来第
2023-04-23 10:11:00
盘点历史上各个朝代的三杰,哪个朝代的最厉害?
...了赫赫战功,同时在历史也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下面我们盘点各朝各代中贡献最大的那些人,这里称他们为三杰!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句话就是形
2023-02-02 21:52:00
中国历史七大传奇人物:袁天罡第三,诸葛亮垫底,第一是谁?诸葛亮临死留下暗招,为蜀汉续命三十年,堪称是一代神人,但即使他智多近妖,中国七大传奇人物,他也只能屈居最末。前六位究竟是谁
2023-01-31 16: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