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万友平
2023年以来,南昌县幽兰镇民生领域累计支出8046万元,占全镇财政支出比重达65%;
投入资金1541万元,对6条农村公路进行升级改造,提升农村道路安全条件和路域环境;
投入资金2717万元,全力支持推进8个样板村建设,为居民改善人居环境;
……
数字无言,却能映照为民服务初心。近年来,南昌县幽兰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措施,把“关键小事”办成百姓心头“温暖大事”,让基本公共服务更为优质均衡,人民群众生活更加殷实富足,民生保障底线兜得更牢更实,留下了一串串保民生、解民忧、聚民心的扎实足迹。
聚焦“急难愁盼”,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
环湖路紧靠青岚湖,风景秀丽。每逢傍晚时分,来这里散步的居民就络绎不绝。在静谧的湖边,南湖村居民万嘉豪一边陪着老人散步,一边欣赏美丽的湖景。南湖断面水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烦心事”成了“高兴事”,万嘉豪感觉心里暖了,心情更是心旷神怡。
听民声惠民生。为了解决群众反映最多的南湖断面水质问题,幽兰镇投资388万元实施水质改善清淤项目,实现污水集中式处理;实施“三池两坝”渔业尾水治理、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基地等项目,有效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促使南湖断面总磷污染不断减少。“原来我们群众的身边小事,就是党委政府心尖上的大事。”群众发出这样的幸福感慨。
一个警示牌、一段防护栏、一块凸面镜,这些看起来毫不起眼的交通安防设施,在关键时候却能够挽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23年以来,幽兰镇投入资金352.5万元,对辖区涂洲-潭林、幽兰-胡陶、流芳-杨树等19条村道的22.68公里隐患路段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为8.2万名群众出行安全提供便利。“现在不一样了,装上防护栏,更有安全保障了,我们开车运菜心里踏实多了。”竹林藜蒿运输车司机章志福高兴地说道。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近年来,该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夯实民生保障、纾解民生难题、增进民生福祉。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 97.7%,保障城乡低保对象2399人,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95.8%;公共服务提级扩面,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家庭医生签约人数达到38294人……翻看过去一年该镇的“民生答卷”,数不清的暖心变化反映着群众不断提升的获得感。在这份答卷上,一笔笔温暖的着墨,绘就幸福的底色,一个个微小愿望的达成,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乡村“硬件”升级,铺就宜居生活幸福底色
孟春时节,走进幽兰镇江陂村龚家自然村,只见村居整齐敞亮、道路平整通畅、环境优美整洁,一座座产业大棚在村庄周围层层铺展开来,十分壮观……如今的江陂村,村里村外焕发着生机,升腾着希望。
看着眼前熟悉的村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龚志良十分感慨:“以前村里杂草丛生,一下雨就寸步难行。现在环境好了,休闲娱乐的地方也多了,住在这里我们心情很舒畅。”在他看来,这几年村里变化的不仅是环境,和谐的邻里关系、高涨的精气神更提升了他的幸福感。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近年来,该镇大力推进“两整治一提升”行动,从摆脱“脏乱差”到追求“洁齐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迈入了新征程。
2023年以来,该镇投入资金240万元,强力推进8个新农村建设项目,补缺提升抓好村组整治建设。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该镇坚持群众“定题”、干部“定责”,并召开专题座谈会26次,让村民把意见需求说出来、把工作不足指出来,实实在在地让“干部干、群众看”变成“凝心聚力一起干”,既扮靓了农村环境,又实实在在的改善了村民的居住品质。
“以前不少村民都想着去城里买房,新农村建设项目实施以后,好多常年在外经商的家官乡贤都搬回来住了。”说起村里的变化,该镇涂村村村民张小单连连点赞,直呼现在的新农村跟城里的小区没啥两样!
共同富裕样板村建设项目工程,让一个个在岁月中失去光彩的老村庄焕然一新;门塘清淤和管网改造工程,让乡村的“主动脉”和“毛细血管”愈发通畅;甚至连村庄不起眼角落里的一块块裸露地也得到有效治理,变身一个个精致小巧的“农家菜园”……乡村发展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串起群众的“幸福链”。
如今的幽兰镇,用在深圳务工的幽兰人万女士的话来说,就是“每一次回到家乡,都能发现新变化、新发展”。
呵护“一老一小”,用心用情守护“朝夕美好”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是事关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问题。为做好“一老一小”服务工作,幽兰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盘活辖区内外优势资源,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拓宽服务供给,推进“一老一小”服务提质增效。
2月18日,临近午饭时间,走近该镇渡头村的“爱心食堂”便闻到一股饭菜的飘香,掀帘一看,厨房里热气腾腾,村里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正在切肉、炒菜、装盘……大家配合默契,为村里老人的午饭忙碌着。
“儿子在内蒙古务工,我一人留守在家,时常因吃饭发愁。如今,村里办起了免费食堂,我的一日三餐都有着落了。”今年82岁的李木金老人开心地说道。
幽兰镇有60岁以上老人达4150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51%。近年来,该镇坚持把做好养老服务作为重点实事工程和民生工程,创新探索“党建+养老”服务模式,在29个行政村实行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与此同时,幽兰镇未成年人福利和保障措施也在不断完善。
“你看,‘青少年关爱之家’干净、整洁、安全,而且有专职人员守护,把孩子放到这里我非常放心。”家住该镇幽兰街社区的居民万娇将孩子交托给志愿者后,就安心地出门去办事了。
自“青少年关爱之家”打造好后,这里的活动轮番开展,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1月30日,在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今年10岁的姜宁收到团县委送来的“微心愿”礼物后兴奋不已。“生活在幽兰的孩子真幸福!”一位陪着孩子前来参加活动的家长这样评价道。
2023年,该镇共为35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63万余元;采取“定制公交”方式,解决了60余名偏远村庄学龄前儿童上下学的安全乘车问题。同时,打造“童心港湾”儿童关爱品牌,全年组织开展126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受益人数达1200余人次。
如今,洋溢在“一老一小”脸上的幸福笑容,是近年来幽兰镇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福祉不断增强的最好注脚。
做好民生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民生的接力棒不断传递,久久为功,用小实事服务大民生,一幅幅温暖幸福的民生图景正在幽兰镇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
审签:郑少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9 2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