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制造名城,三“路”并进勇“碳”寻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3-12-30 08:4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

制造名城,三“路”并进勇“碳”寻

——“碳”索制造业系列报道(上)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军 易蓉

12月26日,全国首台六轴大功率纯电新能源机车在涟钢上线投运,它比传统的内燃机车每年减少碳排放量150吨,相当于种植8200棵树。

株洲冬日街头,一台台纯电动18吨洗扫车正替代传统柴油车扫街,单台一年可减碳排放约67.41吨。

广袤的海上,风电机组叶片的每一次转动,都在输送着清洁的风电,源源不断地向千家万户送去绿色的电能。

这些场景的减碳成效都源于株洲制造业的新“碳”索。

从铁路到公路,再到海路,大力培育“制造名城”的株洲,正三“路”并进地展开“碳”索故事。

铁路:

沿着轮轨,“低碳”产品涌现

娄底,涟钢集团。

全国首台六轴大功率纯电调车机车XNY-001最新上线投运,有序进行着转移、编组、整备和调度。相比传统燃油机车,它每年可节约燃油费用100余万元,有效破解高污染问题,减碳成效明显。

XNY-001是中车株机为涟钢量身打造的一款纯电调车机车。它采用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唯一动力源,搭载首创1200kW超大功率液冷快充设备,支持“3秒一度电”超级快充,并在40分钟充满。充满电后,重达138吨的整车灵活运行,可轻松带动1200吨的铁水罐车爬坡。

近年来,中车株机秉承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将动力电池作为突破点,以混合动力技术为出发点,搭建了完善的新能源机车产品谱系。

株洲是“火车拉来的城市”,从“中国电力机车的摇篮”起步,逐渐形成国内最完备的轨道交通装备全产业链体系,诞生全球首个千亿规模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中车株机的“双碳”实践,只是一个缩影。

从产品源头发力,由制造向智造升级,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龙头持续推出绿色低碳产品,引领相关产品技术沿着“铁轨”不断涌现。

橡胶减振元件一系簧的绿色研发,便是其中典型。

当国内外轨道车辆悬挂减振市场日趋饱和,产品面临行业“天花板”效应,株洲时代瑞唯积极回应“双碳”需求,打破产品“天花板”,开辟海外新市场。

此前,世界第五大铁道车辆制造商——西班牙铁道车辆制造商CAF公司向其全球供应商提出“双碳”要求:减振产品既要保证高性能,还要满足“低烟毒性、低热释放、低烟密度”3项新指标。

谁率先突破,谁就能拿下订单。

天然橡胶、酚醛树脂、硅橡胶等,株洲时代瑞唯反复研究这些高分子材料及其阻燃机理、抑烟机制,最终研发出轻量化的空气弹簧、抗侧滚扭杆、转臂节点、牵引节点等10种悬挂部件,实现悬挂系统减重40%的同时,寿命延长至10年到12年,降低了车辆整个寿命周期的维护费用。

这些研发成果,让株洲时代瑞唯的产品满足CAF公司的“双碳”要求,成功拿下订单,并成为阿尔斯通、西门子等国际知名主机企业的重要战略供应商。

“减了碳、增了效、赢了市场,这就是我们在面向‘双碳’做研发时尝到的‘甜头’。”株洲时代瑞唯总经理谭军说。

公路:

换道胶轮,成果“碳”为观止

12月13日,上海国际客车展。

中车电动打造的C07城市短途公交车正式亮相,它配置最新纯电驱动系统和节能技术,以及蠕行和上坡辅助等。在综合能耗降低14%的同时,它上20°的坡如履平地。

随着C07的推出,中车电动的“鲸系家族”新品车型,实现覆盖城市长、中、短途出行领域。目前,中车电动的公交车订单,已遍及全国,并将“减碳”的胶轮驶向了白俄罗斯、匈牙利、法国、新西兰、韩国……

不止于城市公共交通。

近年来,中车电动将低碳应用场景向城市清洁、物流运输、医疗救护等延伸,不断织密城市低碳运输网络。中车电动能源应用研究院系统方案部部长刘毅介绍,以新能源环卫装备为基础,公司正加速布局氢燃料电池环卫装备,剑指“零排放”目标。

实际上,作为我国第一家获准从事电动汽车研发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中车电动的成立,缘起于株洲轨道交通产业数十年技术的平移。换言之,源于铁路向公路的跨界。

基于中车株洲所的“同心多元”战略,中车电动于16年前成立,株洲制造业的“减碳”之旅,也从轮轨领域转向胶轮赛道。

智轨电车,是中车株洲所近年来在公路“减碳”上的典型案例。

驶向四川宜宾,宜宾智轨T1线根据国际权威的PAS2060碳中和规范,经第三方机构认证后, 已获国际最具公信力的PAS2060碳中和认证证书,成为全球首条轨道交通零碳运营线路。

出海马来西亚,全球首辆氢能源智轨电车正在“试跑”。项目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契合马来西亚的绿色环保交通理念,车辆创新采用了70MPa储氢系统和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同时,应用分布式动力系统,让列车结构更紧凑、重量更轻、动力更强。

在向重载公路货运场景拓展的方面,今年3月,中车株洲所联合清华大学、三一集团建成我国首条电气化公路示范线,填补了我国在电气化公路领域的空白。

重载卡车不再马达轰鸣“疯狂”烧油,却长出两根“辫子”——受电弓,并通过它连着电网,在电气化公路上进行移动充电。当重卡超车或离开电气化公路时,“辫子”自动降下并切换到车载动力电池继续驱动重卡行驶。

“移动充电”“充用同步”,电动重卡续航与充电难题有效破解。首条电气化公路示范线的出现,助力牵引公路和矿山运输加速驶入“绿色高地”,为解决全球公路节能降碳运输难题贡献了“中国方案”。

海路:

乘风破浪,“碳”寻逐梦深蓝

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风电是减碳的“主力军”,也是株洲制造业践行“双碳”战略的第三条路径。

今年5月,中车株洲所成功中标国家电投山东海卫半岛南U1场址二期海上风电项目标段一,开启了海陆并进的新征程。

该项目订单中标容量229.5MW,共27台8.5MWD230机组。据测算,在额定风速下,该机组每转动一圈可发电18千瓦时,单台每年可输出约2600万千瓦时清洁电能。

按普通家庭正常用电,此次中标项目每年发电7亿千瓦时清洁电能,可满足约36万户的用电需求,减少20.5万吨的燃煤消耗,减少52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在深蓝大海“碳”寻绿色节能的未来,株洲的制造业不止于风电。

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一号”游轮稳稳停靠。它是装备柴油机+锂电池混合动力电力推进系统的高端双体游船,装载了2MW级船舶直流组网电力推进系统装置,开创了船舶采用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全球先例。这一系统装置由中车株洲所和招商局工业集团联合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深海管线是畅通远洋能源输送的生命线,对其深埋可进行有效保护。近年来,株洲的制造企业聚焦这一方向,发力深海装备,助力了我国深海作业能力的提升。

中车株洲所收购全球第二大深海机器人供应商和国际领先的海底工程机械制造商SMD公司,成立上海中车艾森迪公司,并将轨道交通技术积淀平移,同时,将深海机器人装备引入中国海洋市场。

经过创新研发,电力变换装置成功在6000米的深度使用,并应用在水下推进器的驱动、灯控器、水下直流组网等场合,使得“深海机器人”的用能效率提高20%。

去年,中车株洲所推出具有超强作业能力、绿色环保的“水龙号”智能水下挖沟铺缆机,一个海缆作业新时代由此开启,继续开拓着株洲的“碳”索旅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30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业的工业城市株洲,也在把脉产业与时代、加快培育制造名城的路径中,作出更坚定的价值判断,探寻本质、理解需求、找准方向,以产业为牵引实现着“制造名城”株洲的“自我进化”。产业突围
2023-09-12 17:20:00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制造名城走进武汉大学株洲在武汉大学举办招才引智专场推介会,双方签署合作协议; 张平文刘经南曹慧泉参加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正明) 3月26日,株洲在武汉大学
2024-03-27 07:44:00
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
...造业,扬优势、锻长板、办实事、抓落实,大力培育制造名城,以株洲一域之光为全省发展添彩。
2023-02-01 08:59:00
湖南株洲:“厂BA”打出“制造名城”精气神
这个初夏,一场篮球赛事在“制造名城”株洲持续升温,并在6月9日晚迎来热能爆发。当晚,株洲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体育中心)呐喊助威声一浪高过一浪。2023年株洲“厂BA”篮球锦标赛在
2023-06-11 23:06:00
...播好中国声音。因工业而盛的株洲,如今正全力培育制造名城,在加速打造先进制造业的道路上一马当先,成就了一大批彰显中国速度、高度、硬度、精度、力度、深度、强度、准度、密度、靓度、
2023-05-30 08:13:00
2024株洲马拉松鸣枪开跑 1.5万名中外跑者畅跑“制造名城”
...”。1.5万名跑者沿着湘江两岸奔跑,在春光中领略“制造名城”风采,在加速和超越中感受这座城市的干劲和豪情。聚集在赛道旁的株洲市民热情洋溢、振臂欢呼,为选手加油。沿途30个特色
2024-05-04 20:29:00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制造名城政企联谊会 暨市企业家年会举行曹慧泉陈恢清与近300名企业家出席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正明) 荟聚时代英才,跨越星辰大海。2月1日晚,2024年制造
2024-02-02 07:58:00
“人才沙龙”话株洲发展
...势、深厚的工业底蕴,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是真正的制造名城。”“这次活动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也让我们加深了对株洲的认识,感觉这里发展机会很多。”华东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在
2023-07-29 08:08:00
...球为媒,加强政企交流,推动政商亲清联动,为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汇聚众智、蓄势加油。陈恢清向赛事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参赛的各位队员、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诚挚问候和衷心感谢。
2023-07-16 08:53: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
11月14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西藏上空的云层,洒在广袤的露天采矿场上,一台线条硬朗的“钢铁巨无霸”正稳稳矗立。它静静蛰伏
2025-11-17 07:08:00
“双11”大促活动结束,网购物流配送也达到高峰。为进一步规范快递配送行业,提升从业人员交通安全意识,连日来,全省各地公安交管部门深入物流公司
2025-11-17 07:09:00
比亚迪华东首个产业园落地南部新城将建设新能源汽车文化陈列馆,助力新能源产业集聚南报网讯(记者田诗雨严玲)11月15日,占地约4
2025-11-16 08:44: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探访马鞍山汉马科技,看新能源商用车如何“驰骋”新赛道
大皖新闻讯 初冬时节,皖江大地依然生机勃勃。“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了位于马鞍山经开区的汉马科技集团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2025-11-15 15:52:00
补贴“末班车”催热市场 福州迎来以旧换新小高峰
福州新闻网11月14日讯(记者 吴桦真 文/图)近期,随着多项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进入倒计时,福州市民消费热情升温。记者走访发现
2025-11-14 18:11: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记者探访奇瑞“超级工厂”:全自动高速生产线,智能科技感满满
大皖新闻讯 AI视觉系统观察焊点、100%自动化焊接与涂胶、智能装配工作站自动化作业……11月13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南线采访团走进芜湖
2025-11-14 13:14:00
视频制作:陈希河北新闻网讯(记者 王嵩)2025年11月12日,欧拉5正式开启预售,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预售价10.98-14
2025-11-13 17:20:00
11月10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山西中航锦恒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声轰鸣,设备全力运转、人员各司其职,每月近百万套汽车时钟弹簧
2025-11-13 07:09:00
太钢“手撕钢”:从0.02毫米到0.015毫米量产
工作人员展示“手撕钢”。讲述人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首席精密箔材工艺工程师 廖席眼前这张像铝箔纸一样的钢材就是世界上最薄的钢
2025-11-13 07:10:00
高速失速频发,上汽大众多款车型陷入集体维权风波
鲁网11月12日讯2025年10月2日,上汽大众车主田先生(化名)驾驶途观L在高速行驶时,突然弹出 “变速箱处于紧急运行模式” 提示
2025-11-12 19:36:00
民营经济发展一线观察·民企先锋|校企联动赋能冰雪装备 “吉龙特车”助力产业进阶
新雪季即将启幕,冰雪运动热潮席卷全国,冰雪装备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正成为激活吉林“冷资源”、撬动“热经济”的关键抓手
2025-11-12 13:58: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 一分钟下线一台车!世界级智能工厂见证“江淮速度”
大皖新闻讯 七轴机器人挥舞机械臂,年冲压次数高达1300万次;百余台机器人协同作业,焊接火花四射……11月11日,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合肥的江淮新港基地
2025-11-11 23:46:00
作为进博会的八年“全勤生”,丰田此次以“立全球,更中国”为主题,携前所未有阵容参展。丰田中国品牌营销部部长徐一鸣表示,今年丰田展品的特点可以用“梦想照进现实”来形容
2025-11-10 11:49:00
犀重汽车闫明明:与成都互为“合伙人”,以硬核创新重塑新能源商用车产业
2024年7月,犀重汽车30亿元总部的落户,为成都实现了总部在蓉新能源商用整车“零的突破”。近一年后,这家企业便以一项重磅创新回报了城市的期待
2025-11-10 13:59:00
全球最大标准化电解水制氢BOP装置在宁发布水中练“氢”功 提升含“绿”量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通讯员李雪莹)提起“足金”
2025-11-10 07: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