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见证传奇 享受美好 期待重逢
亚运盛会今晚在“大莲花”闭幕,“数字火炬人”再亮相
海沙尔/姚勤毅

9月29日,网球女子单打决赛中,中国选手郑钦文以2比0战胜队友朱琳,获得冠军。这是她在赛后为观众签名。

中国传统中秋佳节,志愿者为结束了一天工作的中外媒体人员制作并赠送月饼形状的黏土摆件。

9月24日,中国泳坛“一姐”张雨霏获得女子200米蝶泳冠军并打破赛会纪录,当天又与队友们一起夺得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冠军并打破赛会纪录。赛后她向媒体与观众展示写有“破茧成蝶”字样的T恤。

中国队女子七项全能选手郑妮娜力赛后扶起对手。

10月3日,中国选手孙启豪获得男子十项全能比赛冠军后与对手交流。

10月1日,中国选手王嘉男在男子跳远决赛中奋力一跃,激起一片“沙浪”,荣获金牌。

9月26日,中国队获得本届亚运会女子七人制橄榄球冠军。颁奖仪式上,中国队球员邀请获得铜牌的中国香港队球员一起合影。

10月5日,中国女篮队员们在夺冠后将主教练郑薇抛起。

扫码看赛场“黑科技”:全球首次用电子狗搬运铁饼 今晚,由亿万“亚运数字火炬手”组成的数字人将再次亮相“大莲花”,见证本届亚运主火炬的缓缓熄灭。举世瞩目的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即将胜利闭幕。
“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这是亚洲大家庭的又一次相聚。回眸盛会,健儿们奋勇的拼搏,观众震天的呐喊,那欢腾的竞技场馆,无不令人难忘。选手们用忘我的竞赛精神,演绎了亚洲体育的最高水平,为世界观众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瞬间。
人们喜见亚洲“00后”“10后”年轻运动员的崛起。从中国最年轻的亚运会冠军——13岁的崔宸曦,到18岁的盛李豪在射击赛场一举打破世界纪录,在他们身上,不难窥见亚洲体育的未来、亚洲的未来。
体育赛场从来都是见证传奇的地方。34岁的中国选手马龙,在为祖国赢得乒乓球男团冠军后宣布,这是他的最后一届亚运会;48岁的乌兹别克斯坦女子体操老将丘索维金娜,也将自己的“亚运会谢幕赛”留在了美丽的西子湖畔。辉煌与荣耀,永远属于勇于拼搏的人们。
亚运会还是一个生动诠释何为真正体育精神的舞台。被誉为中国泳坛“一姐”的张雨霏在比赛中曾一度发烧至39摄氏度,带病上场的她丝毫没有示弱,一人斩获6金。在50米蝶泳夺金后,张雨霏却伤心地哭了——她是为日本选手池江璃花子的一枚宝贵的铜牌而落泪。池江罹患白血病,仍勇敢地与病魔战斗,并重返赛场勇夺奖牌。这对异国“姐妹花”,激动地相拥在泳池边。
作为东道主,中国不仅认真履行申办承诺,全力推进各项筹办和比赛工作,还积极展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各项成果。在本届亚运会上,从赛会管理到赛场运营,从火炬传递到数字人点火,从机器狗担负器材运输任务到超亿人数字化参与其中的云端服务等,杭州“智能亚运”所呈现出的“数实融合”,已充分展现出庞大的实际应用场景,并具有可复制与可推广性。这一切,也正在为亚洲经济新腾飞作出引领和示范。
这是一个丰收和团圆的季节,亚洲宾朋再次欢聚在中国,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亚洲。亚洲人民的团结和友谊不仅见证于赛场、见证于亚运村,更见证于人们的心中。
盛会即将落幕,难说再见。留下那些美好的记忆,期待重逢。
本报记者 海沙尔 姚勤毅摄影报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8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