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病毒样颗粒充当运输载体
先导编辑系统可恢复动物部分视力
科技日报北京1月9日电 (记者张梦然)先导编辑是一种通用的基因编辑形式,可纠正大多数已知的致病基因突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布罗德研究所的科学家设计了类似病毒的颗粒,以足够高的效率将先导编辑器传递给小鼠细胞,以治疗遗传疾病。该研究成果8日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
团队采用了他们之前设计的工程病毒样颗粒(eVLP),以携带碱基编辑器。碱基编辑器是另一种在DNA中进行单字母变化的精确基因编辑器。
研究人员此次重新设计了eVLP以及部分先导编辑蛋白和RNA机制。与之前提供碱基编辑器的eVLP相比,新系统将人类细胞中的编辑效率提高了170倍。该团队纠正了遗传导致失明的小鼠模型中的两种致病基因突变,部分恢复了它们的视力。他们还将先导编辑器传送到小鼠大脑,且没有检测到任何脱靶编辑。
该研究的资深作者、哈佛大学教授、梅尔金医疗保健变革技术研究所所长刘如谦表示,这项研究是蛋白质—RNA复合物递送,首次被用于在动物身上实现治疗性的先导编辑。
研究人员改进了先导编辑药物在eVLP中的包装方式,实现了将其与运输载体分离,并将其输送到目标细胞的细胞核中。
研究人员表示,当颗粒形成时,先导编辑器药物必须有效地包装到eVLP中,在目标细胞进入后必须有效地释放出来。所有这些步骤都必须经过精心编排。
团队已在小鼠身上测试了该系统,纠正了小鼠眼睛中的两种不同的基因突变。在两种基因突变发生的情况下,eVLP纠正了高达20%的动物视网膜细胞的突变,部分恢复了它们的视力。
此次研究还表明,装有先导编辑机制的eVLP,可有效编辑活小鼠大脑中的基因,小鼠大脑皮层中近一半接受编辑的细胞,都显示出编辑“痕迹”。
【总编辑圈点】
先导编辑是刘如谦团队在2019年提出的一种全新基因编辑技术。几年的时间里,先导编辑发展迅速,在多个领域都展现出巨大潜力。虽然,每一次单独的改进都会导致先导编辑的效率略有飞跃,但这些变化共同产生了更大的影响——百倍以上效率的提高。这足以提供与治疗密切相关的先导编辑水平。现在,科学家已通过在动物身上的测试进行了确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0 06: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