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科普中国
孩子离不开玩具,好的玩具,不但可以让孩子开心,还能引起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和思考,而这些品质对孩子日后的发展大有裨益。而且,别看儿童玩具相对比较简单,很多玩具用到的原理其实可以一直用到太空中去。
铁皮青蛙、回力车、八音盒
我们小时候都玩过发条铁皮青蛙……什么?你没玩过?那一定是你经历了铁皮青蛙已经过时而某宝尚未兴起的代沟期。除了小青蛙,回力车、八音盒也都要用到发条。
上发条的时候,我们手上的动能传递给发条,以弹性势能的方式存储在发条里。当松开手时,发条就缓缓舒展,把弹性势能重新转化为动能,让铁皮青蛙呱呱叫着往前跳,让回力车冲向终点线,让八音盒的滚筒拨动琴弦,奏响美妙的音乐。在大人的世界里,弹性势能与动能的转换还能用来做其他事情。比如从远古时代起,世界各地的人们就发明了弓箭,利用弹性势能来捕猎打仗。现在,人们把发条放到机械表里,让它驱动指针转动,或是放进卷尺或吸尘器,让它帮着快速收起卷尺或线缆。老式的沙发里面装的是弹簧,汽车和许多大型精密设备使用弹簧或者液压装置来吸收运动能量,达到减震的效果。而弹簧秤是中学物理课必备的实验设备,甚至在菜市场上,也常常见到手拿弹簧秤的老先生老太太们。
那这和太空又有什么关系呢?咱们当然不可能用弓箭或者弹弓子把航天器直接崩上太空,这个原理在太空中的用途之一,是帮航天员称体重。
你可能会说:不对啊?空间站是微重力环境,弹簧秤也没法称啊?这时就要牛顿第二定律来帮忙了:航天员把自己固定在已拉伸弹簧的一端,当弹簧恢复原位时,同时测量航天员的回弹加速度,就能求出航天员的体重。
陀螺、空竹
陀螺这个玩具,全国各地的叫法虽然不太一样,但是玩法都是一鞭又一鞭,很是好玩。陀螺的个头常常比较小,大个子弓着身子玩一会儿,腰就直不起来了。大孩子和老儿童们适合玩抖空竹,两根棍一条绳,就能抖出许多花样。笔者曾听过:“你给我一个锅盖,我也能给你抖起来。”抖不论陀螺还是空竹,共同的特点是转得稳。为什么它们能转稳?背后的原理是角动量守恒。
角动量是衡量物体旋转的一个物理量,它的方向和大小不会轻易改变。玩过指尖陀螺的小伙伴们都知道,陀螺转起来之后,给它改个方向,就能感受到它强烈的“挣扎反抗”。利用角动量守恒的规律,人们在枪炮的管壁上刻出膛线(也叫来复线),使子弹绕着轴线旋转起来,这样它飞往目标时,就一直弹头朝前,不会在空中翻滚,这样可以飞得尽量远。抖过单轮空竹(包括上面老先生说的锅盖)的玩家还知道,单轮空竹落到绳上之后,会一边自转,一边围着玩家转。这个现象叫“进动”,是守恒的角动量被地球重力“扭转”后“倾倒”的结果,只是它的“倾倒”是朝着侧向进动,而不是直挺挺地一头扎到地上去。感知这个“进动”,装有陀螺的设备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扭转。这种设备叫做“陀螺仪”,是飞机、卫星、太空望远镜、空间站上必备的重要姿态控制装置。
另外顺便说一句,抛开那些高大上的精密仪器不谈,人家陀螺本螺自己就上过太空。
竹蜻蜓、水火箭
竹蜻蜓是中国传统的儿童玩具,它的制作也很简单,一个竹片两端各自削成迎风斜面,中间插根小木棍,两手一搓就能飞上天。
支持竹蜻蜓的物理原理,是牛顿第三定律。
当竹蜻蜓转动起来时,叶片的斜面推动空气向下运动,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于是空气推动竹蜻蜓向上飞。来到大人世界里,竹蜻蜓就成了飞机,包括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背后的终极支持原理,都是要把空气更有效地推向/丢向下方,从而对机翼/旋翼产生强大的抬升力。
同样是牛顿第三定律,还造就了另一个高级玩具,就是水火箭,好多小伙伴上物理课时都亲手制作过。往密闭的可乐瓶体里打气,猛然推开喷口时,压缩空气推动瓶里的水向下喷出,在反作用力的推动下,水火箭就扶摇直上了(水火箭也有一定危险性,大家千万注意安全)。水火箭和正经的航天火箭原理上已经相差不多,只是推进剂不同而已。而在其他方面,就连“推进剂本身也是负担,需要仔细计算”,都是一样的。
肥皂泡
我们小时候玩吹泡泡的时候,一定都对泡泡上的颜色痴迷过。它是怎么形成的?是肥皂水的颜色吗?为什么颜色一消失,泡泡很快就会破裂呢?藏在肥皂泡颜色背后的秘密,是光的波动性质。
我们虽然通常说太阳光是白光,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白光”,阳光是由许多种颜色(频率)的光组成,不同颜色的光有不同的波长。当同一束光波分别从肥皂泡的内外两壁反射的时候,就会产生两束光波,如果这两束光波正好是波峰叠波峰,波谷叠波谷,颜色就会加强,如果正好是波峰对波谷,波谷对波峰,颜色就会抵消。这样一来,哪种颜色会增强,哪种颜色会抵消,是由泡泡的水膜厚度与我们的观察角度决定的。这种现象叫做“干涉”,产生的条纹叫做干涉条纹。
在重力的作用下,肥皂泡的水会慢慢顺着周边往下流。当泡泡的水膜足够薄的时候,它的内外两壁对任何颜色都无法造成显著的干涉效应。所以,看到肥皂泡褪色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它离崩溃不远了。
利用干涉效应,科学家造出了许多科学观测设备,其中很多是为了帮助我们探索宇宙的奥秘。有些设备在物理发展史上“战功赫赫”,例如迈克尔逊-莫雷干涉实验,直接否掉了以太之前假想的光的传输介质。有些设备大而无形,我们身处其间,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例如著名的事件视界望远镜,由散落在世界各处的若干座射电望远镜组成,它使用“甚长基线干涉”技术,拍摄到了两座特大黑洞的影像。
噗噗船
在《悬崖上的金鱼公主》电影里,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玩具船,宗介和波妞乘坐的“噗噗船“。点着一支蜡烛(被魔力放大了),放在小锅炉下面,小船就噗噗噗地前进了。
在现实世界里,这样的船是真能造出来的。把易拉罐的铝箔剪贴成一个小扁包,插入两根吸管(两根是为了在后续步骤里注水方便),用滴胶封好铝包和吸管结合部位的缝隙,从吸管注入一些水,准备一艘插有一节蜡烛的小纸船,把铝包架到蜡烛火苗上方,把吸管置于水中,就能看到小船噗噗前行了。
驱动噗噗船的发动机,在热机原理里称为“斯特林引擎”,它通过让密闭空间里的气体/液体不断在热区和冷区之间振荡流动,推动引擎做功。斯特林引擎是一种外燃机,是从外部加热的,比起我们更熟悉的内燃机来(比如汽车发动机就是在气缸里烧汽油的内燃机),它的最大特色就是不限热源,不论你是摩擦生热也好,烧柴也好,用电也好,太阳能也好,核反应也好,只要能产热,都能充当热区的热源。这样的话,在太空中都可以用斯特林引擎了。当然,在太空中使用斯特林引擎的话,还有一些细节难关需要克服,例如润滑油问题。
这里说一个低调的好消息,神舟十五号完成的在轨试验中,有一项就是“空间高效自由活塞斯特林热电转换试验”,它在未来载人月球及深空探测任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最后,也要跟小伙伴们强调一下,虽然咱们这篇文章是按照“玩具-理论-上太空”的顺序来组织,但并不意味着用来造大家伙的理论都是从玩具悟出来的,相反,好多时候,是人们先把火箭送上了太空,然后童心未泯的工程师们就开始琢磨,利用这个原理能做个什么东西玩玩呢?
作者:通信技术工程师曲炯
审核: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刘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9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